原本秦羽已經認命,生死由命,勝負天定。
這次縱然自己要戰死了,他只希望仲伯誠、姚武兩人能繼續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下去,這也不枉他的計劃計劃,自己以身作餌也要施行的計劃。
這兩人是自己晚輩自己跟他們也沒有過多的交集,邊軍總帥,跟禁軍主將怎麼可能有什麼聯系,這是株連九族的事情。
秦羽相信他們兩個,從第一次見面他就聊到過自己的計劃,他相信這一定能成。
這也是他用心的一環。
他的計劃環節太多,就怕中途有脫軌的地方,任何一個重要的環節出現紕漏,都會全功盡棄。
這才絞盡腦汁的上奏一封,請來了這兩支禁軍。
一則禁軍是精銳之師戰力自然有所保證。
其二,禁軍中是最不可能有叛徒的。
其三,禁軍有不得不配合自己的理由。
天下百姓或許不知道,但作為一陣封疆,手握重兵的主力,四征大將軍之一的他,幾個皇子出走的事情他得到過密報。
四皇子還通過部將聯絡過自己,如不是草原提前一步動手,只怕他們幾個兄弟就要打起來。
哼,這是天不絕大乾啊,如果草原這群人晚上半年來,是什麼結果還真不一定。
這時秦羽吃準了上意,抵御外敵時候其他的皇子各自奮戰,朝廷一點不作為的話,只怕會失了民心,失了民心就等于失了天下,朝廷絕對不會讓此事發生。
這就是他的機會,北地就是朝廷的一個“舞台”,得了民心,自己也會歸附,這才換來了二十萬的禁軍。
若是地方州府的人,哪怕是湊來三十萬、五十萬人,哼,只怕現在這個時候,馬上就會撤回陵陽城中。
自己戰死,他們只會把所有的過錯甩在自己身上,把所有功勞歸在他們身上。
至于計劃,別說什麼計劃了,說不定還會扣給自己一頂叛國罪人的帽子。
秦羽早在求援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自己可能會有這一天了。
自己可以戰死沙場,十萬邊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戰場是他們軍旅人的歸宿。
能保衛北地千萬百姓,他們就值得。
全軍一心,就在準備最後死斗的時候。
火槍轟鳴之聲響起。
五雷神機!
這是仲伯誠的人來救援了。
秦羽當即仰天長嘯。
而後馬上下令,各個陣營的將軍親自去督戰。
當全軍都準備決一死戰的時候,這是意志力最足的時候,是彈簧最抗壓的時候。
這時候有了一線生機,會激發求生的潛能,同時也會摧毀人頑強的意志,一旦處理不好就會潰不成軍。
整個軍營沒有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可這也是深深刻在每一個人骨子里的人性,是人,就逃不脫。
中軍從東面的渡口營地來,包圍了敵人之後是東西方向的。
喀勒帶人繞後包圍,是從南方而來。
而義勇營的人則是從白草津一帶趕來,是從整個包圍圈的北方。
因為是平原地形的原因,喀勒所在的最南面是看不到北邊被撕開的缺口的。
但是火槍的聲音,他是能听到的。
五雷神機的五連發,還有鳥銃的排射,在他听來就像是一兩千人的槍陣打出來的效果。
只有大乾的精銳部隊才會有這樣純火槍營的編制,難道說雅力翰、乞烈台他們遇到的才是主力?
起初喀勒還以為是自己的部隊連續奔襲兩地,這才導致了雅力翰的部隊信息沒有送到,按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很可能是戰敗了。
不,不對。
是主力部隊,但是人數應該不多,火槍營2000,步營或許會多一些,但是絕對不會多太多,這是一支5000人左右的支援部隊!
步兵從白草津趕來營地,要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支部隊肯定是支援部隊。
喀勒理清了信息之後,他調動所有的預備隊,準備去合圍這伙援兵,5000人而已,不是問題。
平原上,沒有騎兵,只有5000人來支援,這對于喀勒來說,就像是守株待兔一樣,自己在樹下坐著,兔子自己就撞死了過來。
喀勒的計算沒有沒問題,根據他得到的情報,敵人騎兵的部隊已經被自己全部殲滅,剩下的自己也派人驅趕,白草津一線的敵人全部是步兵,根據槍聲和他個大乾交手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就是這樣。
而五雷神機和騎兵,這兩個要素,讓他所有的布置徹底落空。
步陣交鋒,一定是打的難舍難分的那種,一時半會不可能有效的攻破陣線,騎兵就不同了,天生這個兵種就是沖鋒陷陣用的。
而五雷神機的效果在古代,就相當于藍火加特林對于現代的壓制效果一樣,那可是打飛機專用的。
兩軍交戰已經非常耗費體力,無論是拉弓還是揮刀,疲憊之下戰斗力已經有所削弱。
這時候遇上了騎馬過來,生龍活虎的公會精英沖擊。
戰況就好像用剔骨尖刀去切烤紅薯,除了會黏刀刃之外,就沒有其他任何一點的懸念。
海沉舟的大劍在戰馬上掄起來,在他旁邊的伍明就感覺像跟在聯合收割機後面一樣。
一條通路就這麼被齊整整的‘收割’出來。
路途中伍明遇到了在此處壓陣的熟人,破甲隊的萬連雲。
他們順著伍明他們打開的通路,開始穩固防線,然後就有士兵有序的撤離。
伍明問出主帥秦羽的所在,獨自支援過去。
“羽帥!”
伍明親眼看到秦羽之後,這後悔自己怎麼會憑胡思亂想冤枉這個老頭。
此時他是征西大將軍、數十萬大軍的主帥,也是一個老人,在戰場上拼殺的七旬老人。
“速傳令北路軍!停止原先計劃,接應中軍撤回白草津營地。”
這是秦羽見到伍明之後說的第一句話。
“中軍本部斷後,其余人有序後撤,去與左路軍匯合,撤回營地固守。”
命令一層一層傳下,局勢已定。
伍明他們的撕裂防線的速度遠超預料,借著火槍加騎兵的優勢,還讓草原騎兵吃了一點小虧,但畢竟他們人數有限只能掩護主力撤退。
喀勒見狀瘋狂的派人追擊。
在義勇營和中軍本部的全力阻擋之下,十多次的進攻,都沒有取得什麼效果。
直到兩個小時之後和北路軍匯合,這才不得不讓他徹底放下了繼續追擊的念頭。
喀勒知道這次徹底吞下敵軍主力的希望落空了。
這不是他的錯,這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