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
喀勒命令士兵吹響號角。
這是總攻的命令,不僅能提升士氣,還能讓被包圍的部眾听到,給予他們希望。
萬馬奔騰,這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正面沖鋒。
贏!
自己必須打贏!
這是喀勒的信念。
戰馬奔出了千米,只有千米距離的時候。
喀勒這才看清對面那銀甲將軍的容貌,竟是一個白須白發的老者。
就在這時候,喀勒心中一顫。
還有五百米距離,他看的更清楚了,他沒有看錯。
這位老將手中提著一個人頭!
那個發飾......是乎黎揚首領。
三百米的距離,老將手中的人頭被高高扔出。
對面陣型開始變化!
如同犬牙交錯一般,一部分人前突出來。
兩百米。
這種陣線沖鋒一旦跑起來,就沒有停下來的可能。
前面是人,後面還是人,整整齊齊六千多人馬組成的長長一條陣線,分散繞開也不現實。
一百米。
從他們出現在清晰的視野中,到沖鋒上前,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分鐘。
剛剛被自己殲滅的那支隊伍,連變陣都來不及,而此時眼前之人卻已經嚴陣以待,這就是差距。
大乾軍陣中。
一隊一隊的士兵列陣等著重騎沖來。
“勁弩營!射!”
“投矛隊,二十步,投!”
“金槍隊,起!”
“陌刀隊,列陣!”
隨著秦羽身後的令旗揮舞,鼓聲擂動。
犬牙前突的一陣一陣,紛紛啟動。
四五米長的鉤鐮槍抵地而立。
第二陣所在的勁弩營萬箭齊發。
緊接著的陌刀隊填補在犬牙凹陷的空處。
一個個高大漢子手中握著破甲投矛準備投擲。
50米。
這所有的一切,全部映入喀勒的眼中。
3.5秒之後。
兩軍相接!
鉤鐮槍所立處,戰馬滾倒、長槍崩斷。
混亂之中緊接著從陣型疏松處鑽出了一手持鋼鞭,一手提著鶴嘴鋤的破甲隊。
另一側,陌刀隊出,還未及近,投矛飛射。
前排中者當即落馬,而後陌刀隊出陣填上空缺,大刀掄轉如飛,整個前陣馬隊被阻斷。
有準備沖擊的騎兵時,後方必有投矛飛射,攻勢被阻而後陌刀跟上,所過之處人馬盡斷。
可金槍隊也好、陌刀隊也好,秦羽的部曲一共就只有五千人,畢竟擋不住整條防線。
正面第一陣雖然擋住。
可其他處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兩翼還是被沖擊撕裂。
500米外就是第二陣線的沖擊。
1000米外,還有第三陣線的沖擊。
再之後,則是壓上的兩萬三千人步兵。
秦羽這邊也並不好過。
現在的情況,是秦羽包圍了‘兀蘭兀圖’,喀勒在外圍馬上就要包圍秦羽。
什麼戰略、戰術,在這個時候都沒有用了。
這是戰斗中最難的一種場面。
三方里被包圍的兩方都沒有機動的空間,就只能死斗。
“喀勒宗王,你應該回到後方去指揮。”
哈喇昆抽刀砍翻一人,抬手接住了射向喀勒的一支投矛,而後奮力的投了回去,連穿三人!
“現在不同于剛才!”
“不,我不會離開,有主帥在身旁,勇士們才能更勇猛的殺敵!”
喀勒怎麼會不知道他自己現在所處的危險。
但是他不願後退,如果自己也躲在安穩的後方,他和大乾的那些將領又有什麼區別?
他能走到今天,絕不是憑著手段狠毒這一點,讓士兵們看到自己的主帥縮在安全的後方,而他們卻要沖在最前拼命?這不公平。
草原上可以沒有先進的技術、可以沒有優良的裝備、甚至可以沒有安穩的生存環境,但絕對不能沒有公平。
他們都是上天的子民,是雄鷹一樣的男子漢,每個人在草原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公平。
喀勒雖是宗王,也有七檔的戰斗力,在戰場上殺敵自保是沒有問題的。
就在這時。
呼的一聲,哈喇昆手中的彎刀被一支投矛打飛。
他抬眼看去,剛剛的那個銀甲將軍騎著戰馬沖將過來。
中途但凡有擋在他路上的人馬,他手起刀落,地上便出了一具尸體。
哈喇昆不敢小覷,剛剛的力道竟能打掉自己手中的刀,他的實力絕對不在自己之下。
就在這個時候,都倫夫提著雙刀也沖了過來。
哈喇昆在馬上一翻,從地上撿起一把三米長槍,雙腿一夾沖向了秦羽。
喀勒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哈喇昆主動出擊了,這只能說明一件事,那老將的實力,足以威脅到自己。
秦羽一眼就認出了喀勒的裝扮,他心中暗自竊喜,自己只是想布一個局出來吸引來戰。
沒想到居然引來了敵人的主帥,如果此時拿下了他,就用不上之後的事情了。
可自己的投矛被擋住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沒有那麼容易。
事到如今,他就想試一試。
哈喇昆故意放慢了馬的速度,這樣自己會和都倫夫同時攔截。
高手過招,每一步都會讓自己處在最優的結果上,這就是哈喇昆的戰斗風格。
兩人過招,這時候多出了都倫夫這一個變數,自己就已經佔據了絕大的優勢。
秦羽在馬上,看到了哈喇昆的動作,心中早就有數。
春秋大刀,據說是關二爺的成名刀法,這小小伎倆他豈會沒有應對之法。
只見他單手提著大刀。
負碑功內功勁力散于全身。
斬馬勢!
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個武學道理了。
人騎在馬上,手握長桿兵器,大刀3米長短,正常持握在三分之一處,刀身的攻擊距離就是兩米之外。
而騎在馬上,還有馬身子馬頭的距離,約有1米2的樣子,這時候的實際攻擊距離就只有80厘米。
這樣想要攻擊到馬上的敵人,就必須車身交錯才能。
而斬馬勢的核心技術,就是通過更大的力量,讓三米長刀的持握更長,甚至極端到握住刀末的位置,可這樣就需要極大的力量。
秦羽現在就握在了六分之一的位置,整把大刀就有了兩米五的攻擊距離。
而此時他的目標也不是馬上的敵人,而是他的馬頭,這樣又能爭取到一米二的攻擊距離。
此消彼長之下,這就是三米七的優勢。
時機,就在這一瞬,這種感覺已經很久都沒有了。
大刀掄轉如飛,手起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