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傳奇

第361章 東華收徒滅虎患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王鐘亭 本章︰第361章 東華收徒滅虎患

    第361章 東華收徒滅虎患

    卻說鐘離權來到這山莊草房旁邊獨自站立了許久,忽然听見莊內有人,正在吟詩一首。詩曰︰

    自樂平生道,煙羅古洞間;

    逍遙多放曠,身伴白雲間。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扳;

    康床孤夜坐,圓月上前山。

    鐘離權听畢,喃喃自語道︰“此碧眼胡僧真是饒舌也。”

    忽然一個老人身披白袍裘,手扶青藜杖,開啟門來,拱袖于鐘離權前,曰︰“來者可是漢大將軍鐘離權乎?”

    鐘離權將軍聞言,心下大驚,知道眼前這個老人肯定是一位奇異的高人,于是向前揖禮而答道︰“是也。”

    身穿白袍裘的老人說道︰“何不寄宿于山僧之所?”

    鐘離權道︰“不才受命征討吐蕃,因兵失利,而單騎奔逃,逃難在路途之中,遍尋了客舍僧房,卻盡是草茅荊棘。不才方沿路尋問,已經饑餒不堪。幸好遇到一位胡僧將小人引至莊所,得睹尊顏。乞望先生容留,不才自當報答。”

    白袍老翁聞言,讓鐘離權走入自己的莊子之中,然後拿出茶水放在桌子上面,倒茶給鐘離權喝,並且也拿出來珍藏的酒水和胡麻飯用來招待鐘離權。

    白袍老翁因而勸謂鐘離權說道︰“功名富貴,總是浮雲,戰斗攻圍者,乃是為凶器也。閣下可曾看見萬古以來,江山有何常主,富貴榮華又有何定數?轉眼異形之間,就猶如黃粱一夢乎。若貧道行年差長,看破世情,閑居自在,遠脫樊籠,雖然不能入道超凡,庶幾不若塵世所羈矣。將軍,你又何必去苦戀功名,勞心俗慮?”

    白袍老翁又說道︰“鐘離先生現在兵敗,是被吐蕃軍隊襲擊軍營,受火攻乎?”

    此時的鐘離權已經是饑餓無力疲憊不堪,于是對老人哀求道︰“先生神機妙算,一定是奇人高人,鐘離權願意拜老先生為師,求先生指點迷津。”

    那白袍老人聞言,原地轉身,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一位身穿繡著八卦圖案的黃色道袍,頭戴蓮花冠的,仙風道骨的美髯道人。此人正是是東華上仙是也。

    東華上仙,名王玄甫,天下道教全真道始祖,又名王少陽、東華帝君,後稱北五祖之第一祖。有人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也有傳聞王玄甫是漢代初期之人。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而不傳的功法。遂隱于昆崳山中,修養性命。

    又王玄甫為東華帝君所化身也。號少陽,又號東華子。系天仙東王公所降生,乃亦稱為東華帝君,生于戰國時。《金蓮正宗記》雲︰“東華帝君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人也。”乃引之入道……在人間數百歲,殊無衰老之容。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東華帝,又曰紫府少陽帝君。度門人正陽子鍾離雲房,嗣弘法教。

    《全真列祖賦》載︰“龍漢以前,赤明之上,全真之教固已行矣。但聖者不言而天下未之知耳。逮我東華帝君王公者,分明直指曰︰此全真之道也,然後天下驚駭傾向而知所歸依矣。帝君乃結庵于青海之濱,受訣于白雲之叟,種黃芽于岱阜,煆絳雪于昆崳,陰功善被于生民,密行遠沾于後裔,然後授其道于正陽子鐘離公者。”這里明確說東華帝君姓王,其師為白雲叟。

    帝君姓王氏,字玄甫,道號東華子。生有奇表,幼慕真風,白雲上真見而愛之,曰︰“天上謫仙也。”乃引之入山,授之以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先生得之,拳拳服膺,三年精心,盡得其妙。遂退結草庵以自居,篆其額曰東華觀。韜光養晦百有余年,而人未之知也。後徙居代州五台之陽山中,今有紫府洞天,山下有道人縣。在人間數百歲,殊無衰老之容。開闡玄宗,發揮妙蘊,陰功濟物,玄德動天,故天真賜號曰東華帝君,又曰紫府少陽君。授度門人正陽真人鐘離雲房,嗣弘法教。所有聖跡,不能具述,全真之道,由此監觴,故立之以為全真第一祖也。這是所見較早記載東華帝君王玄甫生平事跡的文獻。

    王玄甫在人間百年,殊無衰老之容。王曾學道于赤城霍山 ,服青精石飯,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內見五髒。王玄甫又得白雲上真真傳,精修三年,盡得其妙。于是背負雙劍,行俠仗義。欲除惡揚善時,運太極真一之氣,則雙劍騰空飛起,事畢復還。有詩贊曰︰“隱隱龍樓靄瑞霞,風流紫府少陽家。昆吾高聳光千丈,初放全真第一花。

    東華上仙于是點化鐘離權,將其收為弟子。賜其號雲房,並且傳授他飛劍的法術。

    這個時候,那個蓬頭卷須、碧眼的胡僧也出現在東華子華陽真人王玄甫的身邊。這個胡僧立刻顯出真身,頭戴金箍束蓬發,眼大如銅鈴,濃眉飛入鬢,此奇仙怪人就是鐵拐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鐵拐李笑了笑,對東華子王玄甫說道︰“東華兄,你有緣度化此人,我此番前去兜率宮尋太上老君去。據老君所言,玉皇大帝有意讓你我尋找人間有德之人修行,集合八仙,揚我玄門。”說罷,鐵拐李騰雲駕霧飛走了。

    卻說鐘離權得東華真人王玄甫的指示,匆匆忙忙地趕回到家里。

    鐘離權先是看望其家人,其家人聞鐘離權和很多士兵與北蕃戰敗,蹤跡杳然,皆以為鐘離權已經戰死于軍中,舉家號哭掛孝。

    鐘離權至此突然歸來,一家人見狀,自然欣喜無比。

    家人問其敗陣根由,鐘離權備言其故。及至單騎自逃,迷失山谷,得胡僧引路,仙翁傳道數端。

    其家人听聞,便對鐘離權說道︰“當日你誕生的時候,曾有異光數丈之端,紅光照滿整個房屋。剛剛出生就能言語,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不哭不笑,過了第七天卻又張開說自己身游紫府,名書玉冊之句,我們固知當有異常之遇,不應死于劍戟之中也。”

    于是鐘離權的家人便設大筵慶賀鐘離權安全回來,盡歡而罷。

    鐘離權回到家里,住了幾天,鐘離權心中思量︰自己戰敗,損兵折將,卻私自歸家,當今朝廷若有听聞,必然深加其罪。到時候恐怕會連累家人,今得仙劍之道,時刻不離,乃欲問跡修真,不如舉家全部搬離此處,免得皇帝派人圍剿我全家大小。

    想到這里,鐘離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全家人,並且說讓他們和自己離開原來住的地方。

    適其父之兄弟鐘離簡者,亦是仕漢為郎中,性格素來仰慕仙道,早早就棄職舊家。

    鐘離簡聞鐘離權權之言,甚至是喜而不寐,即欲與之同行。

    鐘離權于是辭別了家眷,用飛劍法術,讓一家老小搬離他處。然後鐘離權身披道服,執著拂塵,梳著兩角帶髻,二人飄然竟投華山三峰而去。

    道經小溪,見白鷺立山澗邊浴水,鐘離權謂鐘離簡曰︰“鳧之頭何短?鷺之頸何長?欲斷彼續此,其可能乎?吾以天下之事,其不可長短者固多也。吾人誠然識破機關,至道即在眼前,天地皆吾掌握。但世人情欲難割,所以大道不達也。”

    議論未終,忽然听聞到猛烈的喊聲,聲大而地上的樹木大力震動搖晃。

    鐘離權和鐘離簡往其大風大聲的地方看過去,發現原來是眾人正在追逐一只巨大的斑斕猛虎也。

    但見那只大老虎是生得肉額金楮,威猛無比,且屢屢出山傷人食人。

    此老虎壽命極長,曾經吃了鐵拐李的前身李玄原來的身體,害李玄不得已借尸還魂。因為吃了修仙修道之人的軀體,這個老虎成了精怪,壽命很長。沉睡了很多年,甦醒過來就到處去傷人吃人。

    當時有一個寡婦的兒子,年紀才十來歲,有一天和僕人入園林里摘取水果,被這只大老虎噬食之,其母又悲又恨,傷心怨恨至極,竟訟于本縣縣令,悲傷痛哭,當場吐血。

    縣令見狀,非常同情這個寡婦的遭遇,哀其悲情深切,當場下令讓獵戶率居民捕殺這個害人的老虎。

    當地獵戶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各個手持長槍短械,鳴鑼將大老虎圍至山下。

    其虎在山間大吼一聲,奔騰下嶺,連傷數人。

    猛虎咬牙咆哮,依附在南山之陽而立。但見追逐老虎之人,大半驚倒在地。其中不乏有勇敢之士,亦揮著刀槍,伸臂觀望,不敢向前。

    適逢鐘離權和鐘離簡行至其處,眾人看見鐘離權身體魁梧,狀貌清奇,于是互相謂言︰“若得此人共搏此虎,一定能消滅這個老虎。”

    其中有一個中年漢子對其他的獵戶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個人看起來是個修道之人,修道之人以救人為本,救度眾生為己任。我們何不迎他來和我們一起,請求他為我們消滅這個害人的大老虎。”

    眾人听了這個中年漢子說的在理,于是紛紛向鐘離權走過去,一起來到了鐘離權道士的面前,跪下來,求助道︰“道長救命呀。這個老虎傷害多人,本縣出令剿捕,可其虎勇猛非常,今在我們數人,互相與之斗爭,卻沒有傷到這個老虎。伏望道長仁慈助力,為民除害呀。”

    鐘離權聞言,還未及答復,其叔父鐘離簡謂之道︰“這個孽畜如此作害,你說雲已得青龍劍法,為何不試之?”

    鐘離權答︰“諾。”

    話音剛落,鐘離權即取劍在手,大喝一聲,望山谷擲去。那大老虎大叫一聲,鮮血淋灕,墜于山下。眾人見狀,連連稱異,齊至拜謝。請問其姓名,鐘離權笑而不答,但收劍歸鞘。二人自相談論而離去。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濟公傳奇》,方便以後閱讀濟公傳奇第361章 東華收徒滅虎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濟公傳奇第361章 東華收徒滅虎患並對濟公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