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季泉因為無辜牽扯了人命官司,被押解送到了州衙,再次遭到了嚴刑拷打。
鄂秀才滿腔的冤氣,每次都想著要和胭脂當面對質;可是雙方只要見了面,胭脂就痛罵不已,他只能張著嘴,無法辯解。因此,他被判了死刑。如此反復拷問,經過好幾個官員審問,都沒有不同的招供。
後來,這個案子交給了濟南府的通判。當時吳江正在擔任濟南的知府通判,他一見到鄂秀才,盤問過鄂季泉,就感覺他不像是個殺人犯。為此,濟南通判吳江就暗中派人慢慢地調查他的情況,並且讓他講出實情。
听說了鄂季泉的經過,吳知府于是更加堅信鄂季泉是被冤枉的。他認真考慮了幾天,才開堂審問。
吳太守先問劉胭脂說道“有其他人知道你同鄂季泉訂約的事情嗎?”
劉胭脂答道“沒有。”
“遇到鄂秀才的時候,還有沒有其他人在場嗎?”
胭脂還是回答“沒有。”
吳知府再次傳鄂秀才上公堂,說了好話勸慰他。
鄂秀才說“我曾有一次經過她家門口,只見舊鄰居王氏和一個女子從里邊出來,趕緊回避,未曾說過只言片語。”
吳知府一听,于是就呵斥胭脂說“剛才你說旁邊沒有別人,為什麼會出現一位鄰家婦人呢?”
吳知府說完,就準備要對劉胭脂動刑。
劉胭脂見狀,心里一害怕,連忙解釋說“雖然王氏當時在我旁邊,但是我同她並無關系呀。”
吳知府听了二人的解釋,馬上停止了審訊,傳下令去抓捕王氏前來公堂問話。
幾天後,王氏就被拘捕了。吳知府又不許她和劉胭脂見面,為了防止她們倆會串通口供,拘捕到王氏,吳知府就立馬開始升堂審問王氏,于是問王氏說“你可知道誰是殺人凶手?”
王氏答道“不知道。”
吳知府騙她說道“劉胭脂都已經招供了,劉老漢被殺一事你也全然知情,你還想隱瞞嗎?”
王氏大喊道“冤枉啊!那小淫婦自己想男人,我雖然答應過幫她當媒人,但只不過是開玩笑罷了,他自己把奸夫勾引回家,我怎麼會知道啊!”
吳知府仔細盤問了一番,王氏這才把前後的對胭脂說的玩笑話講述了一遍。
吳知府听了之後,便叫將胭脂傳上公堂來,大怒質問道“你說她不知情,為什麼她現在又說了答應給你做媒的話呢?”
劉胭脂哭著說“我自己不成器,致使父親慘死,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結案,不忍心連累他人。”
吳知府于是問王氏“你開玩笑後,可曾向他人說過?”
王氏供稱“沒有跟誰說過。”
吳知府聞言,勃然大怒說“夫妻之間經常在床上,應該是無所不言的吧,你怎麼能說沒有講過的?”
王氏于是供稱道“我丈夫長期出門做生意,還沒回家。”
吳知府听了,說“雖說如此,但是是戲弄別人的人,都會喜歡去笑話他人愚蠢以此來炫耀自己的聰明。你說再沒有對誰說過,你想騙誰啊!”
吳知府于是下令將王氏的十個指頭夾起來。
王氏沒有辦法只能把實情招供了“曾經跟宿介說過。”
吳知府便把鄂季泉放了,派人前去抓捕宿介。
宿介到公堂交代案情後,于是招供說道“小人確實不知道呀。”
吳知府說“好人不應該夜晚宿妓!”便下令要對宿介大刑伺候。
宿介嚇得只好招供情況“小人到劉家去騙胭脂冒充鄂秀才確有其事,但是自從繡鞋丟失以後了就不敢再過去胭脂家里了,殺人的事更不可能,而且小人也不知情呀。著實不知情。”
吳知府大怒道“爬人牆頭的人有什麼事干不出來!”
吳知府于是又命人動刑。宿介承受不住嚴酷的刑罰只能招認。
吳知府于是將招供記成案卷,呈報到上級衙門,人人皆贊吳太守斷案如神。鐵案如山,宿介只有伸著脖子等待秋後處斬了。
而真正的凶手毛大卻逍遙法外。宿介雖然生性放蕩,品行不端,但是有個非常善良聰明的姐姐。宿介的姐姐一心供奉濟公活佛,听說了弟弟被冤枉成為殺人犯的事情,非常著急,于是每天對著供桌案上的濟公畫像跪拜。
此時濟公活佛正在觀世音菩薩道場普陀山紫竹林之處與善財童子談人間之事宜。
據舊華嚴經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為福城長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涌現,故稱之為善財。其後受文殊師利菩薩之教誨,遍游南方諸國。先至可樂國參訪功德雲比丘,受念佛三昧門。繼之,歷訪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夜天、仙人、天女、婆羅門、長者、醫師、船師、國王、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听受種種法門,終至普賢菩薩道場,證入無生法界。普賢菩薩為其稱贊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華嚴經》中記載白敘︰“善財”童子為尊上 文殊菩薩曾住過的福城中長者五百童子之一。出生時,家中自然涌現許多珍奇財寶,因而取名為“善財”。不過“善財”童子卻看破紅塵,視財產如糞土,發誓修行成就道業。尊上文殊菩薩某次說法時,“善財”童子前往請教如何修持菩薩道,在尊上文殊菩薩指示下,“善財”童子開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創造了佛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善財”童子在普陀洛迦山拜謁尊上觀世音菩薩,得到指點教化後亦示現成為菩薩。但在明代民間小說《南海觀音全傳》里,善財童子卻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現︰善財是個孤兒,在大華山過著苦行生活。為了驗證他的誠心,妙善公主也就是觀音)要土地公找眾仙假扮強盜、惡棍,欺凌她並使她跌落斷崖,此時,善財毫不猶豫地隨她一起跳了下去。這份真誠的求道心,使善財童子隨侍在觀音菩薩身旁。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