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遷移在鐘離西鄉的朱世珍一家,不久又搬到太平鄉的孤村。
朱世珍的小兒子朱重八也就是朱元璋),漸漸長大成童,因為家庭困難,朱世珍于是要他自謀生計,于是令他給人家牧牛。
朱元璋起初不願意,但是父親朱世珍多次勸導,朱元璋只好到至里人劉大秀家牧牛度日。
朱元璋所牧的牛,很是用心,經常帶牛去新的草地吃甘鮮的草,那些牛經過朱元璋的喂養,日漸肥壯,頗得主人歡心。如此可見,牧民之道,亦復如是。
元朝的軍師推算出來將來推翻元朝的人已經出生了,並且長大成人了。軍師把自己的推算結果告訴了元順帝。
元順帝听說之後,于是問軍師,這個推翻元朝的人現在大概多大的年紀。軍師說,還是十來歲的小孩吧。
元順帝听了之後,于是派一群元兵去追殺這個未來推翻元朝的人。朱元璋如鼠子躲貓兒一般,到處躲藏。
有一次,一群元兵在後面追趕朱元璋,朱元璋只好拼了命地跑。在逃命的途中,朱元璋遇見一個正在犁地的老爺爺,于是祈求老爺爺救救他。老爺爺說自己沒有地方讓朱元璋躲,只好讓朱元璋躲在剛剛犁過的地溝里。朱元璋為了保住性命,于是按照老爺爺說的,剛好那犁地的地方翻出來的土剛好把朱元璋的身子掩蓋了起來。元兵也沒有發現到他,于是就匆匆忙忙離開了。朱元璋得以保全住性命。
朱元璋素來性格好動,每日與村子里的童子追逐頂角,和那些童子爭著玩做皇帝元帥的游戲,那些童子不服氣的時候,往往被朱元璋捶打,因此雇主劉大秀害怕朱元璋惹禍,便勒令朱元璋回家。
轉眼間到了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發生旱災。
次年四年1344年),霸州人饑腸轆轆,人與人互食。東平東路、陽谷、汶上、平陰四縣都有很多饑餓之人。
話說朱世珍其最小的兒子朱重八長得是相貌魁梧,奇骨貫頂,頗為父母所鐘愛。
春天又發生了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到半個月,因為家庭困難,又逢災年,入不敷出,單靠著朱世珍一個人,哪里能營業糊口養活這家里幾口人呢?
朱家人的生活,一貧如洗,那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忍饑挨餓了好幾天。
不久,朱重八朱元璋)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後去世。大災之年,父母和大哥都去世了,十五歲的朱元璋與二哥甚為悲傷,兄弟二人抱頭痛哭,擦了擦眼淚,還要為父母兄長操理喪事。
家里一貧如洗,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又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朱元璋回憶當時情形說“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
因為家里一貧如洗,又沒有準備棺木,朱元璋和二哥只好用草席把自己父親和兄長他們的尸體卷進去,然後用繩子捆綁了起來,朱元璋和二哥拖著用草席包裹的家人的尸體來到了野外。
包裹著朱元璋父母兄長的尸體的草席剛拉到了野外,中途的時候,突然之間,狂風起,烏雲密布,閃電光起,雷聲轟隆隆地響起,接連著就下起來傾盆大雨,那大雨仿佛天上銀河倒泄,澎湃直下。
朱重八也就是後來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自己的二哥全身上下都被大雨淋濕了,不得已將父兄的尸體往回拉,想要找個遮擋雨水的地方安置父親母親和長兄的尸體。但是始料不及,那雨是越下越大,又起來大風,朱重八和二哥只好先躲在村子的房子里,想等著雨停了,再過去看父母兄長的尸體。
大雨下了好久才漸漸停止,朱重八和二哥連忙過去查看情況,卻沒有看見父母兄長的尸體,朱重八父母和兄長的尸體早已經沒入土中,兩旁邊的浮土流積,竟然高高地攏聚了起來,自然就形成了一個高高的墳頭。
朱重八和二哥見此情形,心中好生驚奇,于是詢問附近的村民,那天然埋尸的地方是鄰居劉繼祖的祖輩產業。
于是朱重八于是和自己的二哥向鄰居劉繼祖商議此事,劉繼祖听說這樣的事情,心里不由得感到驚訝,心中暗想︰這朱重八生來就奇異,當年出生的時候,屋子滿是紅光,如今這孩子父母兄長去世拉到野外,居然天下大雨,其尸體入地,流沙聚攏成墳堆,老天爺如此作怪,莫非有些來歷,不如順天行事,樂得做個大大的人情,將此地慷慨送給他們好了。
于是劉繼祖說道︰“既然你們父母兄長都已經埋在那里,那麼這塊墳地就歸你們朱家好了。”
朱重八和二哥听後,甚為感激。史書中稱朱元璋父母埋葬之處為鳳陽陵,就是此處。
朱元璋兄弟,自然是很感謝劉繼祖。不想,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朱元璋的其他兄弟又染病去世了,只剩下了嫂子和佷子兩三人,孤苦伶仃,淚涕滿襟。
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為了活命,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佷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從此音訊全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輾轉徘徊,無處可去,只身來到了皇覺寺。
寺院里的和尚見寺院來了這麼一個少年,問了緣由。朱重八說自己父母早亡,沒有去處,不知不覺在外面流浪到此處。
此時皇覺寺的高彬住持,看見了眼前這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想起來多年前的曾經來到皇覺寺拜訪自己的那個和尚和自己說過的話︰將來未來的明朝天子會來投靠皇覺寺,會留在此處。
高彬住持雖為住持,但是上一有皇覺寺里戒臘更高的長老。
那皇覺寺的長老說道︰“佛門廣大,慈悲為懷,既然此子無處去,就留下來吧。”
朱重八覺得留在皇覺寺也挺好的,免得再受那許多的苦累,于是朱重八就拜了長老為師,做了僧徒。
不料,沒多久,長老圓寂,寺院里的眾僧又看不起他。朱重八是有時飯後敲鐘,有時要閉門守夜,雖然皇覺寺的住持高彬和尚有和那些僧人說明道理,讓他們對朱重八不要過分區別對待,但是實際上沒什麼效果。
可憐的少年落魄的朱元璋,白天吃飯吃不飽,晚上睡也睡不好,險些做了陰溝里的餓死尸,要重新轉世輪回。唉,受的苦中苦,以後方為人上人乎?
那時候的朱元璋實在是煎熬不住了,可想來想去,在這里又能混下去多久,又能有多少活路?現在的世道呀,是死的人多,活的人少,不得不死里求生。于是朱元璋就忍著氣,攜了些行李,托著缽盂,雲游四方,隨處化緣募食。途中是登山越水,風餐露宿,說不盡行步是艱難困苦 。
朱元璋到了合肥地界,頓覺得寒熱交替,四肢沉重疼痛,身子動彈不得。朱元璋只得尋了一座涼亭,暫時在涼亭之中休息,全當現在的涼亭就是住宿了。
此時濟公和尚在靈隱寺的禪房里打坐,禪定之際,以天眼神通觀察到未來的明朝開國天子正在受苦受難,並且身上染了痢疾。
于是濟公和尚用法力喚出土地之神,說道︰“勞煩土地神,通知合肥當地的土地公,未來明朝天子身受大苦,你讓當地的土地照顧一下朱元璋。一定要保住此子性命的周全。”
土地公聞言之後,點了點頭,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土地神又叫福德正神,其神不是只有一個,各個地區都有當地的土地之神。管理當地人民壽命山地水流變化之事情。
故臨安土地神用傳法之音傳訊息給合肥的土地神。
合肥土地神得知之後,吩咐身邊兩個穿著紫袍的招福童子過去暗中照看朱元璋。
朱元璋在昏迷的時候,覺有紫衣人兩名,陪在左右。朱元璋感覺口渴,睡醒過來,忽然看見身邊放著兩個生梨子,和一個燒餅。朱元璋此時,覺得腹中饑渴,于是拿出燒餅便吃了起來,又吃了梨子解渴。吃了就睡了過去。迷迷糊糊地在涼亭里睡了幾天,身上的病痛竟然就消失了,恢復了飽滿的精神。
頓時就神清氣爽,朱元璋抬頭看了看周圍有沒有紫衣人,卻沒有發現什麼形影,只是涼亭邊,自己剛剛醒來,肚子蓋的不知道從哪里來的被子。朱元璋也無暇思索,便起身收拾被囊,繼續游行化緣。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