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去睡會兒吧,等醒了帶你們去看看院子。”
又說笑了一會兒,劉德信看著在座的眾人說道。
“好,酒勁兒也上來了,眯一會緩緩,到時候叫我一聲兒。”
三舅年紀大了,先站起來準備去休息了。
“還有人嗎?”
劉德信又問了一遍,其他人都搖搖頭,繼續在那兒閑聊著。
也是,十八九、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精力充沛,喝的也不多,還沒有要休息的習慣。
還是三哥開口,勸著大舅哥到他們屋里先躺一下緩緩。
倒不是說年紀大多少,不過三十歲左右,只是這一趟下來估計耗費的心神比較多,最好是去睡一覺。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他內耗比較嚴重,屬于身弱之人。
“那你們幾個先在家里歇著,二哥,三哥,你倆陪著點兒,我出去一趟看看行李到了沒有。”
劉德信站起來跟其他人打了聲招呼,隨後又和二哥三哥交代了一聲,攙著三舅往外走去。
“誒,老四,行李要是到了,送到哪兒啊?”
剛走到門口,身後的三哥突然開口問道。
“送到家啊,還能到哪兒?”
“我是說到這兒,還是新房那邊兒?送到這兒的話,那些大件兒還得倒騰一回,太麻煩了。”
“你就是懶,三舅他們又不住那邊兒,送過去算什麼?”
“嘿嘿,我的意思是,請你那個朋友幫我把大件兒送過去,三舅他們的行李拉到這邊兒來。”
三哥這算盤打得好,行李里面就他的東西多,把整個家都搬過來了,其他人都是常用的被褥衣服,和一些常用的東西。
“我看你需要多鍛煉鍛煉。”
劉德信沒有明說,挑簾扶著三舅出門了。
“誒,老四,四弟,德信,你三嫂身子重離不開我,鍛煉不了一點兒,記得說一句啊。”
“行了,別喊了,老四還用得著你提醒。”
三哥坐那兒拼命招手,想等劉德信一句準話,被二哥給打斷了。
酒喝多了以後,雖然算不上撒酒瘋,但是說話的聲量一般都會提升很多,外人听起來就有點兒吵,還有就是容易自說自話,耳朵听不進去了。
三哥剛才就有這個傾向,二哥說他都沒听見,最後還是被一個大脖溜子給鎮住了。
把三舅送到倒座房,劉德信騎上三輪車打開大門出去了。
無中生友了,時間上就得注意點兒,正好出門采買點兒東西,順便從空間轉移一批物資出來。
家里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短時間內的消耗要漲上去很多,要提前取出來做好準備。
要不然剛來的這些人,要是看到家里的米缸面缸空了,估計就該著急告辭走人了。
現在城里的糧食已經又開始漲價了,市局和市政府聯合行動了多次,已經沒有打消那幫糧食販子囤積居奇的心思。
小孩子不听話,要打屁股了。
不過這個出手時間不好說,估計還得等,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動作。
畢竟現在前線還在打仗,四九城的余毒都沒有肅清,干部也出現了嚴重的不足,還有就是組織上還是規勸優先,想著還是治病救人。
只可惜一片良苦用心用錯了地方,有些人和群體,本質上就已經病入膏肓了,听不進去人話。
而且你跟他說人話,它听不懂也好,裝不懂也罷,反正是覺得自己很厲害,你不敢拿他怎麼樣,那叫一個狂得咧。
吃完飯在屋子聊天的時候,劉德信也弄清楚他們為什麼這麼著急,想著趕緊找到工作。
路上的時候,和那幾個板兒爺閑聊起來,本來是打听對方跑活兒一天能掙多少,吃喝用多少,自己心里也好有個譜兒,找工作的時候作為參考。
沒想到听來的消息,好壞參半吧,或者說壞的消息比較重頭。
幾個師傅都說,現在政府非常好,趴活兒掙的錢沒有了雜七雜八的盤剝,撈到手里的比解放前漲得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而且經過這幾個月的整治,城里的治安好了起來,隨著人口的涌入,這活兒也越來越多。
有了盼頭兒,大家伙兒一個個都挺高興。
美中不足的是,這幾個月下來,糧食又開始漲價了。
雖然不像解放前那樣翻著跟頭往天上飛,但是這一直停不下來人們的心里還是嘀咕。
尤其是政府還出門處理好幾次,但是消停了沒多久,就又開始漲價。
弄得大家伙兒又開始緊張起來,有機會就去買糧食囤起來,一點也不想再經歷一次圍城時候的饑餓了。
然後惡性循環就開始了,人們恐慌去買糧,糧店開始囤貨、限購、漲價,老百姓听到漲價更著急了,又開始去搶著買,糧店繼續三板斧。
幾個循環下來,他們就賺翻了,老百姓則是苦不堪言。
只不過有之前的經歷對比,才顯著現在這波漲價不那麼難受。
本來京油子就是四九城的老傳統,代代相傳的,一說起糧食漲價的事兒,那更是唾沫橫飛,罵罵咧咧的停不下來。
頗有一種“一個面包五十萬馬克,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場景再現的感覺。
這一路上听著,幾家人心里其實都有些沉重了,或許有些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開始有些後悔,想著打退堂鼓了吧。
畢竟帶著家人跑到三百里外來挨餓,估計會覺得自己有點缺心眼兒了。
不過劉德信和王安一直在給他們吃定心丸,今天這一餐也展示出了部分實力,心里多少踏實了點兒。
再加上剛過來就灰溜溜的回去,估計這輩子都得被街坊四鄰嘲笑,成為鄉親們茶余飯後的話題,想想這個情景,大家伙兒的心思就又堅定了些。
所以這次借著搬行李的機會,劉德信打算運一批物資回家,補充下之前的消耗,順便兒徹底打消三舅他們幾家的疑慮。
帶著壓力去找工作,干工作,是很容易出事兒的,還是提前清除掉隱患比較好。
劉德信先騎著三輪去了趟前門,把各個店鋪逛了一遍,買了不少東西,接下來就回去新房開始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