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

第61章 十四年的期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甯青兕 本章︰第61章 十四年的期盼

    為了日後的躺平生活,家里的蟑螂必須清除。

    就這樣,劉德信每天都過著充實的生活,

    工作,跟蹤記錄,抽空摸魚逛四九城。

    為了更好的記錄美好生活,每次出行的時候,

    劉德信都把運動相機綁在衣服里面的胸口,做好隱藏,

    記錄下來的視頻,晚上都在空間轉到硬盤存儲起來。

    以後這都是第一手的歷史資料,估計只有自己才能欣賞了。

    為了城市發展,四九城的城門將來僅存“一對半”,

    “一對”是內城正陽門,俗稱前門的城樓和箭樓,“半”座指的是德勝門的箭樓。而真正意義上的古城牆,不足四百米。

    這一次希望能給人們多留下一些印記。

    在地圖開疆的過程中,劉德信還發現了一個替代方案,

    王府井開了一家紅光照相器材店,專賣照相機、膠卷。

    就是有點貴,徠卡相機得要大洋大幾百,膠卷更是要一直燒錢,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

    敢情從源頭就是已經是了。

    不過劉德信呀咬牙,還是拿下了一個,

    手里的太先進,拿出來扎眼,拍出來只有電子版,又沒有配套的打印機,

    只能私下偷拍,個人珍藏,等時間到了才能拿出來當成修復的。

    正好手里有白嫖的資金,買一個光明正大的拍,

    做一個歷史的見證者,記錄美好生活。

    而且劉德信自己又有足夠的空間存儲東西,已經開始收集各種物件了,

    不止是之前打包截胡的古董,日常用品也囊括在內,

    畢竟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例如各種報紙,劉德信就一直訂閱和收集,看完的也保存的好好的,絕對有歷史價值,

    空間保存更是絕配,萬無一失。

    今天劉德信沒有出門,就和老羅在店里面看著最新的報紙。

    頭版頭條刊登就是重磅消息,

    歷史課本上的經典圖片,用另一種方式展現在劉德信眼前。

    不過確實沒有課本上的清晰,畢竟那個好像是歷時十年畫的油畫

    “嘖嘖,怎麼選何啊,他之前戰爭中表現那樣,不合適吧。你看看,這腰比鬼子都彎,晦氣。”

    劉德信翻看報紙,指著圖片對著老羅低聲吐槽。

    “不選他選你啊,以後說話小心點,特務早就進城了。照片角度問題唄,親也是親的利益,敗軍之將他哪能還親。”

    老羅打量一下四周,拿過報紙掃了幾眼,又扔在桌上,也低聲回道。

    “誒,外面好像又有動靜了,我去看看什麼情況?”

    劉德信耳力驚人,跑出去查看一番,

    “老百姓又開始搞活動了,我看街上有好多商家也掛上了旗子和標語,咱們也跟上吧。”

    老羅听完彎腰從櫃台下拉出一個箱子,

    “這里面是之前準備的旗子和標語,都貼上吧。櫃台上也準備些,估計會有人需要。”

    劉德信接過箱子,把東西都掏了出來,遞給倆伙計,

    “去後院弄點漿糊貼一下,旗子也插上。”又想了想,轉身問老羅,

    “四九城是不是也有受降儀式,得再準備點,到時候人應該會更多。”

    老羅點了點報紙,“好像是說10月份吧,群眾可以觀禮。”

    “可以啊,到時候估計人少不了,咱們都提前過去吧。”

    劉德信一听很是高興,這也是名場面啊,

    說實話之前只記得徽京那個儀式,其他的都沒什麼印象,現在可得參與進去這一歷史時刻。

    下一次重大活動,可就是開天闢地的大典了。

    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一次,

    有機會參與進去,祖墳冒青煙了。

    這次是民眾的自發活動,劉德信也跟著出去,順便拿相機出去,為後面的重大活動做個預演。

    不得不說,劉德信換上青年裝,帶上畫家帽,脖子上相機一挎,新聞記者的風采就出來了。

    現在還不是後世“新聞學的含金量還在上升”的樣子,

    這麼一打扮,還比較受人尊重。

    出去一樣,劉德信是嘬著牙花子回來的,

    什麼都想記錄,忘了這是膠卷時代,  一頓拍,中間去補充了膠卷,

    每一次按快門,都像是听到付款xx元整。

    錢也花了,一定得搞出點東西來,以後一定要弄個大大的院子,建個華夏記憶博物館,

    也對得起這頓忙活了。

    這段時間,城里每一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尤其是學生們,

    肆意的青春遇上久違的勝利,踫撞出激情的火花,

    那眼神里的斗志昂揚,讓看上去瘦弱的身軀,比脆皮大學牲顯得更有力量。

    ……

    這一天,秋高氣爽,殿前廣場上人山人海,

    南北長街,也到處都聚滿了人。

    劉德信和老羅帶著兩個伙計,早早的就來到現場,也被眼前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嚇了一跳。

    之前就想到人多,只是沒想到有這麼多。

    好家伙,老話兒說得好,人一過萬,無邊無沿,

    這都不是過萬了,太多了,還好來得早搶個前排,要不然只能在外面街上湊合了。

    這時候的故宮破破爛爛的,和後世花幾十塊錢預約去參觀的,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好多地方都是坑坑窪窪的,地磚都破了,沒有修補,一片一片的冒出很多草,甚至還有些草都長得到膝蓋了。

    也是,這麼多年下來,各階層都在努力救國,沒精力顧得上這些。

    典禮開始,軍號長鳴,禮炮震天。

    前排全是歷史名人,說出來都是如雷貫耳的那種,還有不少外國人,

    可惜就是太遠,拍不清楚。

    儀式開始,首先是升旗,奏歌,

    隨後小鬼子列隊入場,兩邊的群眾像是水沸騰一般,歡聲雷動,

    “華夏萬歲!”

    “勝利萬歲!”

    伴隨著此起彼伏、響徹天地的口號,典禮儀式按照程序繼續進行

    簽字,獻刀,

    每完成一步,都引動著在場所有人們的歡呼,並傳遞到場外的街道上,像是一道道波紋蕩漾。

    典禮只有短短的二十五分鐘,但是目睹這一幕的在場國人無不群情振奮,

    可以說等了這一幕整整十四年!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方便以後閱讀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第61章 十四年的期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第61章 十四年的期盼並對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