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鏘鏘起鏘起,鏘鏘鏘起鏘起”
這不是秧歌隊又開始巡游了,
是家里的兩個調皮鬼一邊嘴里嘟嘟著,一邊扭動著小屁股,玩得不亦樂乎。
今天是破五,全家都在打掃衛生,
從初一到初五積攢的垃圾,都被掃地出門,送窮神,迎財神。
中午再吃一頓餃子,把初一留下的一起煮上,捏上小人嘴,無口舌是非。
新的一年都遇到好人,開開心心每一天。
對于大人來說,這個年也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要一直吃折籮了,
等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再用點心。
折籮就是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寓意來年不愁吃穿,
上點兒價值就是,體現了珍惜糧食、避免浪費的傳統美德。
小孩子嘛,這個年就過得長了,最少也得是正月十五,
只要有年味兒,過完正月也完全沒問題。
在後世的時候,劉德信小時候也是一直從一進臘月開始就盼著過年,
直到過了十五才依依不舍的從新年的氣氛中走出來。
開始長大以後,劉德信也和很多人一樣,包括小孩子也是,覺得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兒,
總結出來有春晚不好看啦,不讓放煙花啦,大魚大肉吃膩啦,習俗逐漸消失等等諸多原因。
再到後來,劉德信又有了新的感悟,
什麼是年味?
不是老黃歷上印著的大道理,
是老媽炸丸子崩油的滋啦聲,是老爸踩著板凳貼對聯的高大身影,
是每一位親人在臘月里忙前忙後張羅,累的直捶腰還要往你兜里塞糖。
直到有一天,我們覺得自己成熟了,這個太麻煩,那個沒意思,年味就消失了,
以後娃娃的年味兒上哪兒找去?估計也是找不到了。
當家里有老人的時候,年味多少都會有些余溫,
你就明白,年味兒這玩意兒,得有人願意當傻子。
現在輪到自己給小丫頭們一個充滿年味的童年了,
當然這一代人,打小在年味兒里滾大,倒像是把整個春節的熱鬧都腌進了骨子里。
過完年就要去四九城,回家就不能像之前那麼頻繁了。
這段時間,劉德信就一直陪著兩個小丫頭,
趕大集,逛廟會,哪有熱鬧就往哪兒去。
還在這麼小的年紀上,就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快樂,樂不思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節。
集市上很多賣元宵的,都是當場給你滾元宵。
劉德信帶著孩子們趕集的時候,買了幾斤回家。
王玉英也大方了一次,起鍋倒油,做一次炸元宵。
外面金黃酥脆,內里軟糯香甜,
小孩兒吃了都說好。
十五一過,新年就在孩子們的竭力挽留下,毫不留情的溜走了,
家家戶戶又開始為新一年的生活忙碌。
劉德信也開始為回四九城做著準備,
從出了破五開始,每次趕集哄孩子,都會混進儲備物資,螞蟻搬家似的往家拿。
家里空閑著足夠多的陶制大缸,都是以前存放糧食的,讓劉德旺在家都刷了出來,
本地以面食為尊,大米在這兒,多半是熬粥的料,
要說蒸米飯,非得配上肉澆頭才算正經,畢竟大米飯,肉澆頭,才是官配。
都說這玩意兒不頂餓,吃了還泛酸,
小米呢,也是粥里的常客,主打的就是窮人家的人參湯,和蔬菜里的大蘿卜並稱。
這兩樣劉德信就沒放太多,用布袋子裝上百八十斤,換著吃。
白面、玉米面就是主力了,現在的天氣又能放得住,每樣都裝上一大缸,二百多斤。
小麥和玉米粒什麼時候都能放得住,就把剩下的糧缸都裝滿了,千兒八百斤是有的,
以後現吃現磨,劉德旺立功的時候到了。
買的掛面、粉條,順的各類罐頭,保存期夠久,也給家里備上。
新鮮蔬菜,這個村里吃到還是很方便的,只是花樣少而已。
空間出品的雞鴨鵝蛋一茬一茬的收,屋里每樣放十來斤,給大家補充營養,
然後更多的是找瓦罐做腌蛋,大量的做,這個是劉德信的知識盲區,只能看王玉英的了。
以後每次回來,在對家里的物資進行補充就行,
火紅的日子就在前面,吃好喝好用力沖!
這一系列操作,劉德信已經嫻熟無比,完成得是潤物細無聲。
接下來就是一個想法要試試,是劉德信在四九城和田丹在一起出行的那段時間想到的。
當時兩個人天南海北的聊,劉德信沒有收住,聊得嗨了,田丹提了一句你這自學能力挺強的,可以找機會繼續深造。
劉德信就記在心里了,確實不管什麼時候,都會看本本,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不就琢磨著先把初中肄業變成畢業,然後想辦法在四九城搞個高中畢業證,也足夠用了。
至于大學,隨緣吧,這個年代要是當個大學生混子,太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
小地方的初級中學校長,再加上教育系統的現管,小黃魚開道,順順利利。
卷子做了,學籍補了,檔案填了,劉德信終于從小學生榮升為初中生了。
又完成一項任務,是時候出發去四九城了。
離別總是在三月,親情是思念的愁,
“嗚嗚,四哥。”
“嗚嗚,四叔。”
在小寶貝們聲嘶力竭的痛哭聲中,劉德信紅著眼圈,和家人一一道別。
劉德信給小丫頭們許諾了無數好吃的和好玩的,換來的還是讓自己留下來的哭喊。
最後還是大嫂先抱進去小佷女,媽媽和奶奶把小妹拉回屋里才算暫時結束。
劉德信最後抱了一下三哥,
“三哥,家里就靠你了!有事兒多和姥爺家聯系,我也會經常回來的。”
劉德旺也有些鼻塞,紅著眼楮,拍了拍劉德信的後背,
“放心,我會照顧好家里的,你在外面一定要保重自己,實在不行…實在不行,就回家來。”
再次揮手告別,劉德信轉身踏上了通往四九城的路。
三百六十五里路喲,
從故鄉到異鄉,
三百六十五里路喲,
越過春夏秋冬。
四九城,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