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跑來,完全忘記了時間,
直到太陽升起。
陽光從東邊散發出一縷縷柔和的金光,撕破了無邊的黑暗。
等會兒,回家是往西跑,應該是從後面過來才對,
怎麼是從右邊照過來的?
劉德信慢慢降下速度,也從那個奇妙的境界中脫離出來。
肯定是走錯路了,
小意思,又不是第一次。
想當年,夜幕下的哈爾濱,冬天零下二三十度,朝著印象中的電子大世界大樓的方向走,準備回學校。
結果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發現不是,還是穿著單皮鞋。
更別說什麼跟著導航找不到公交站啦,胡同里轉圈找不到出口啊,
什麼場面沒見過。
還好跑過來的路上,真有那麼一絲絲金風未動蟬先曉的韻味,一路急行軍,竟然沒有撞上小八嘎的據點炮樓。
在原野上奔馳,還是大冷天的晚上,
沒人會出來折騰。
這年頭北方的農村都差不多的樣子,也不知道自己跑哪來了。
再仔細往前看去,一處院落亮起了燈光。
劉德信再次加快了腳步,打算過去問問路。
來到大門前,才發現原來是一座關帝廟,大門已經打開,能看到里面有廟祝在打掃。
進去打听了一下,終于確定自己在哪兒了。
村子叫泥鰍營,屬于河北大興縣。
還好,沒出省。
誒,不對,
劉德信反應過來,這是後來的四九城的大興吧。
又聊了一會兒,果然,再往北走個四十來里,就是永定門了。
晚上行動從三點開始的,估摸著也就折騰了一個多小時。
發財就是最好的興奮劑啊,
這家伙,三個多小時干了小三百里地。
換算一下,少不得來一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記得非洲有個什麼部落,死亡追逐幾個小時,活活耗死獵物。
咱老劉天賦異稟,又有掛在身,破個記錄而已。
當代麥鐵杖,在世小戴宗。
劉德信敬了一炷香,添了些香火錢,拜了拜關帝告辭出門了。
反正來都來了,怎麼也得進四九城看一看。
這一晚上的行動,劉德信沒有一點疲憊的感覺,反倒是神清氣爽。
用幾句偈子來形容就是︰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沒那麼玄乎,但是確實是有種沉痾盡去的味道。
也許是他終于徹底融入進這個世界了。
這次問清楚了,知道北在哪兒,那就出發吧。
隨著天色越來越亮,路上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推車的,挑擔的,騎驢的,匯聚成人流往北而去。
還好語言是能听懂的,听著一路上的張家長、李家短,劉德信終于看到了城牆和高大的城樓。
永定門。
門口設有關卡,幾個黃狗子在查良民證,順便吃拿卡要。
良民證是必備的,而且之前老羅安排押車的時候給辦了一系列證件,劉德信都隨身帶著。
大冷天的,不是鬼子查崗,流程就沒那麼繁瑣,搜的也不嚴格。
劉德信身上什麼都沒帶,也說是想進城找個事兒做,挨了狗子一腳就進了城。
瑪德,早晚給你一錘子!
拍了拍身上的土,老劉暗罵了幾句黃狗子,邁步進城,開始了第一次的四九城之旅。
感覺很奇妙,就像當年高中去帝都游學,看了升旗,逛了清華和北大,一路上糾結到底要上哪個學校去海族館參觀時,同學吐槽這地兒不掛牌子還以為是市里。
而現在的四九城,和保州城比,差距肯定沒後世那麼明顯,風格差不多。
經過歲月洗禮,建築斑駁陸離,有著厚重的歷史感。
街道寬闊,用磚鋪就,不少地方也是凹凸不平。
兩邊店鋪林立,各種招牌幌子隨風搖曳,特有的京味兒招呼此起彼伏。
那真叫一個說的比唱得好听。
已經有人力車出來跑生意了,車夫們拉著車在大街小巷穿梭。
偶爾有一輛汽車駛過,總會引起路人的指點。
劉德信一路走一路張望,欣賞著這個時代的京城。
不對,現在的京城應該是徽京,還有霧都。
天已經大亮了,各種小吃攤也都擺開了,豆汁兒,焦圈兒,鹵煮火燒,炸醬面,香氣四溢。
呃,豆汁兒不算,那味道有點承受不起。
曾經在北漂的時候去試過,結果就是糟蹋東西糟蹋錢了。
遠不如鹵煮和門釘肉餅能讓人接受。
忙活了一晚上,也該補補了。
現在還沒有落腳點,這人來人往的,空間的東西暫時不能用。
就隨便找個攤子,湊合著吃點兒得了。
劉德信掃了一遍各種吃食,首先排除了豆汁兒這種已經知道威名的,何必再找罪受。
其次排除的就是新鮮的沒吃過的,什麼面茶、排叉,初來乍到第一餐,要穩。
然後就是盡量不選肉的,這年月窮人吃點葷腥,誰在乎什麼肉什麼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德信考慮畢竟是出門在外,萬一吃壞了肚子,那就是自找麻煩了。
一碗小米粥,幾個素包子,劉德信混在人群中,听著老北京們逗咳嗽。
從聊天中得到了不少的消息,現在城里還是有不少地方設卡的,隨時都有鬼子或者狗子檢查,稍有不慎就會挨打,甚至被抓。
而且現在搜刮的更厲害了,都不容易啊。
吃飽喝足了,劉德信交了錢,又和攤主打听了下去天橋的路。
還是那句話,來都來了,一定要看點特色,天橋打把勢賣藝名聲在外,這不摟兩眼,豈不是可惜了。
一路上行人神色匆匆,只有劉德信自己閑庭信步,慢悠悠的逛著,打量著。
同樣是在艱難時期,大城市也不是鄉下能比的,到了八十年後這一切仍然如此。
高手在民間,劉德信時刻記住的,就是身上什麼都不帶,全在空間放著。
誰知道迎面來的,擦肩過是不是一個佛爺呢?
避免一切的麻煩。
等到了地方,好吧,想多了,這年頭生活不易,又天寒地凍的,百業蕭條,還真沒什麼可看的了。
也快到了前門大街了,干脆去紫禁城看兩眼。
劉德信知道現在肯定不像後世維護的那麼好,也不讓進,但是歷史的參與感不能少。
那就繼續腿著去了。
一輛黃包車從面前跑過,劉德信掃了一眼,突然打了個激靈。
怎麼感覺那個坐車的像老羅呢?
什麼情況?
喜歡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請大家收藏︰()年代1944︰我有空間囤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