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737章 我44歲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737章 我44歲了

    畢竟現在大科學院掌握的中子戰星改造技術以及簡並態技術比當初提升了不少。

    如此一來,兩者一拍而合。

    大科學院鎖定的8顆中子星里,有2顆比較近,其中一顆距離太陽系大約7光年,另外一顆距離太陽系大約12光年。

    而剩下的6顆中子星就比較遠了。

    最遠的一顆中子星距離太陽系足足有171光年,而最近的一顆中子星則有43光年。

    當然,距離遠了一點,也不算太大的問題。

    畢竟對于掌握了空間折疊跨越技術的大夏來說,這無非就是多空間跨越幾次罷了。

    並且這還能夠多收集一下遠距離空間折疊跨越的數據,為研究空間折疊跨越器的下一代做好準備工作。

    畢竟現在的空間折疊跨越器用在中子戰星身上,蓄能時間還是有些長了。

    趙小侯這邊的空間折疊技術剛剛補全到71,那邊就傳來了好消息。

    兩支中子星改造小組已經順利抵達那兩顆中子星附近,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投放中子星改造器。

    而趙小侯也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實時觀看了量子通訊器傳輸回來的畫面。

    畢竟每次改造中子星的過程里都充滿著風險,一個不小心中子星再度超新星爆發都不是不可能。

    因而趙小侯覺得自己還是盯著一些比較放心。

    投放中子星改造器的過程很順利,之後中子星改造器沒入中子星,就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了。

    而這個時候,往往都是最危險的時候。

    最要命的就是由于中子星那恐怖的引力干擾,會讓一些監控數據失真。

    而科研人員這邊發出的調整信號也可能因為中子星引力而失效。

    雖說到現在為止,中子戰星的改造成功率高達百分之百,但從理論上來說,依然有58的不可控失敗率。

    但不管怎麼說,這兩顆中子星的改造過程依然好似被上天祝福了一樣,最終順利的改造成功。

    看到科研人員和軍方人員進入中子戰星沒有任何問題後,趙小侯連太空軍特意舉辦的慶祝宴會都沒有參加,而是轉頭就回了空間折疊技術項目組。

    他急啊,雖然中子戰星的確厲害。

    但隨著中子戰星的長期使用,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其本身小巧的體型使得其儲備的能量遠遠不足以讓其進行長時間的作戰。

    就拿現在剛剛改造好的兩顆中子戰星來說吧,科研人員們這次帶過去的反物質也就只夠這兩顆中子戰星回程時空間折疊跨越之用,如果像之前2號中子戰星那種路上還要管一下閑事的話,回來的能源就不夠了。

    沒辦法,中子戰星別的不說,光是其常規航行啟動的能量就足夠讓一艘主力艦常規航行一年時間不停息了。

    更別提曲率航行以及空間折疊跨越了。

    小巧的體型,巨大的質量,使得中子戰星變得無比腿短。

    就現在而言,如果讓中子戰星遠征的話,其作戰半徑最多也就只有20光年頂天了。

    雖然這20光年估計會讓眾多低級文明驚嘆無比,但對于現在的大夏太空軍來說,是不夠的。

    因為一艘主力艦如果滿載反物質的話,通過空間折疊跨越,能夠輕松前往300光年以內的恆星系。

    因而趙小侯才會這麼急著想要將空間折疊技術補全,如果能夠將空間折疊技術補全的話,那麼中子戰星的能源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中子戰星將會成為真正的戰略性武器,就好似藍星曾經的核震懾一樣。

    不過話說回來,別看空間折疊技術和空間折疊跨越技術就只差2個字。

    但實際上,空間折疊技術的補全難度要遠高于空間折疊跨越技術,至少是5倍以上。

    原因很簡單,雖說兩種技術從本質上都是同源,都是利用空間折疊來實現的技術。

    但空間折疊跨越技術是一次性的利用空間折疊,將人送到紙張的另一面就不用管了。

    而空間折疊技術則是永久性的利用空間折疊,將空間折疊之後要固定下來,使得一個空間的實際體積要遠大于肉眼在外看到的部分。

    顯而易見,空間折疊技術的實現難度要遠高于空間折疊跨越。

    一次性的難度和永久性是沒法比的。

    還好,現在趙小侯也不是單打獨斗了。

    有了充足算力的智能ai在真光腦的加持下,還是很強的。

    單純依靠磨時間,時間長了,也能提升一點點補全率。

    而能夠被趙小侯帶在身邊的科研人員也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一些經過知識灌輸的年輕研究員,他們較之那些年長的科學家更具有靈性和熱血。

    有的時候,趙小侯都感覺有些麻煩的問題,這些年輕研究員往往能夠提出一些比較好用的建議來。

    當然,這也不奇怪。

    往往趙小侯組建新的科研項目時,挑選匯聚到他身邊的科學家都是年富力強的中層科學精英,而研究員基本上都是年輕一代里的巔峰。

    這麼說吧,在大夏實行全面義務教育制度,信用券制度到現在,大夏境內已經沒有了因為貧困而輟學的孩子了。

    所有孩子都有書讀,並且都能夠一口氣讀到大學畢業。

    這就使得天才不再被遺落。

    再加上智能ai的不斷篩選,但凡智商較高,在理工科方面有天賦的孩子,最終都能夠加入到大科學院里。

    而加入大科學院里在智商和天賦最高的學生,都會在經過幾個項目組的鍛煉磨煉之後,加入到大科學院的人才庫里。

    直到趙小侯組建新的科研項目時,2號智能ai就會向趙小侯進行推薦。

    因而能夠加入到趙小侯新組建科研項目的年輕人,那絕對都是大夏這個年齡段最為杰出的一批。

    思維反應速度快,知識儲備足夠,智商拔尖,科研經驗也合格,再被趙小侯帶在身邊,可以說這些年輕人將會是大科學院未來的巔峰都不為過。

    好吧,到了這個時候,趙小侯才恍然發現,自己竟然都44歲了。

    不過話說回來,以他400多歲的壽命,44歲還很年輕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737章 我44歲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737章 我44歲了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