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8萬公里以下,距離白矮星越近,這種引力潮汐影響就會越大,會將戰艦撕扯成好似一縷縷的柳絮,而這些柳絮一般的戰艦殘骸最終會掉落到白矮星表面,在強大引力壓的作用下,壓縮為白矮星一樣的物質,變成白矮星的一部分。
當然,相對于射程能夠輕松達到數億乃至于數十億公里的超級粒子炮來說,白矮星的這點引力攻擊範圍就太短了。
如果超級粒子炮的射程是一根用來拔河的長繩,那麼白矮星的8萬公里引力範圍就只等于長繩上一根肉眼不可見的植物縴維。
但有一說一,在趙小侯看來,第二種白矮星改造方案無疑更具有軍事戰略價值!
原因很簡單,雖說將白矮星改造為布滿粒子炮的刺蝟,固然能夠讓白矮星變成一座巨大的火力炮台,在遠距離上就能夠摧毀敵人的艦隊。
但這顆白矮星現在的直徑也就只有2000公里左右,而殲星號戰星的直徑則有4800公里。
也就是說,即便白矮星上部署了粒子炮,其全力開火的威力也是遠遠比不上殲星號戰星。
說白了,既然這樣,與其費時費力的改造白矮星,還不如多改造幾顆直徑4000公里以上的大型戰星更劃算一些。
要知道,光是那顆用來改造穩定白矮星的黑色圓球,其造價就足以用來改造10顆大型戰星了!
如果僅僅只是改造出一顆火力遠不如大型戰星的白矮星戰星的話,就性價比太低了一點。
因而最終,趙小侯還是選擇了第二套改造方案。
將白矮星改造成為一顆引力戰星!
實際上這個方案也是系統獎勵那套技術里用來改造中子戰星的常規方案。
只不過改造引力白矮星戰星可要比中子戰星簡單太多了。
如果那顆黑色圓球用來改造中子星的話,其技術含量,成本等等都要比白矮星那顆黑色圓球高出百倍不止。
這也是趙小侯為啥要先用白矮星改造來試試手,而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改造中子星的主要原因。
整個大夏文明現在還負擔不起改造中子星的成本!
別以為現在大夏掌握了萬能工廠,行星殖民球,電磁場固化,反物質,戴森雲等等技術,看上去大夏完全不缺資源,所有資源的獲取成本達到了歷史最低,能量近乎無限化等等,但實際上,真要是開始改造中子星,整個大夏現在的資源投入進去都是不夠的。
之前那顆黑色圓球,可是停下了戰艦等等軍事,民用艦船,星際太空站建設等等工程,動用了所有萬能工廠聯合制造,甚至于消耗掉了5分之一的反物質儲備,最終才造出這麼一顆黑色圓球。
這麼說吧,這顆黑色圓球,稱得上是大夏的科技工業明珠,無價之寶了。
既然確定了後期改造方案,趙小侯也沒有耽誤時間,隨後就帶著人忙碌了起來。
簡單來說,第二套白矮星的改造方案,雖然去掉了白矮星的武器系統等等東西,但由于需要動用白矮星的引力作為武器,因而對于其內部要求就更高。
就必須在白矮星強化引力的時候,其內部空間保持一個正常的引力壓,否則的話,在白矮星內部的操作人員等等都會被壓成原子餅干。
趙小侯的這套改造方案,至少能夠將白矮星的引力強化3倍以上。
因而其內部空間的固化,對內部引力壓的削弱,引力波強化器等等設備都必須一一安裝到位。
而在這長時間的改造過程里,太空軍高層都有點怨聲載道了。
沒法,所有戰艦工廠停工,資源都拿去用在白矮星改造上了。
這無疑讓太空軍的擴軍計劃受到了極大阻礙。
但太空軍高層們也只能在指揮部里小聲埋怨兩句,也不敢拿出去說。
畢竟趙小侯改造白矮星,最終的受益者還是太空軍啊。
大科學院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將白矮星拿去打仗的。
打仗就是太空軍的事情。
當然,這些高層在小聲埋怨的空閑時段,心里也會暢想。
畢竟殲星號戰星的厲害,他們也是見過了。
但殲星號戰星也就是只是用水星改造而成。
而用白矮星改造而來的引力戰星會有多厲害,他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肯定比殲星號戰星厲害很多很多。
“從沒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啊。”
這是某位太空軍高層在進行模擬太空戰爭演練時,忍不住感嘆出聲的話。
畢竟大夏進入太空時代前後也就這十多年時間,太空軍的高層們以前模擬的戰爭演練這些也都是在藍星地表,海面,大氣層里進行,和現在的太空戰爭完全就是兩碼事。
他們也在不斷的學習進步之中,並且將以往的戰爭經驗,戰爭邏輯,戰爭計謀等等在不斷的太空戰爭模擬演練里推陳出新。
不管怎麼說,在整個大夏的太空體系都朝著白矮星改造項目全力傾斜之後,白矮星的改造也在飛速提升之中。
前後用了1年零2個月時間,那顆白矮星終于改造完畢。
趙小侯此時正在這顆白矮星內部巡視查看。
簡單來說,這顆白矮星內部空間里有著很多設備儀器,能夠控制引力增強和削弱。
並且其內部還是一個直徑超過30公里的立體城市,在極限程度下,可以容納90億人口。
當然就算是極限程度下,每個居民也可以享受每人1000立方米的私人空間,只不過其余的公有空間會大幅縮減。
而如果在極為舒適的條件下,那麼白矮星內部可供10億人口很舒服的居住下去。
也就是說,這顆白矮星可以當成大夏文明最後的退路。
遇上滅頂之災,無法對抗的強敵等等,完全可以將整個大夏的人口裝入白矮星,然後一溜煙跑路。
因而在接下來,白矮星還會進行城市化的裝修改造,只不過這樣的裝修改造相對于白矮星本身的改造,成本就低太多了,無非就是星際太空站的復制粘貼一類罷了。
而在這個過程里,白矮星依然可以進行相關測試實驗以及最終交付給太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