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599章 行星殖民球-生物版本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599章 行星殖民球-生物版本

    將行星殖民技術生物線路從原來的31補全到了51。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一個里程碑。

    因為生物線路的補全較之機械線路要難上很多。

    這幾乎就是開闢一條新的科學道路。

    不過得益于之前的藻類基因改造技術,趙小侯補全生物線路還是輕松了不少。

    並且在補全到51之後,難度會進一步降低。

    因而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里,趙小侯就基本上處于閉關狀態了,全身心將精力用在了生物線路的補全上。

    要說在這三個月時間里,除了他之外,也有200多名生物相關方面的科研人員在廢寢忘食的努力研究。

    雖然他們並不知道全部的東西,趙小侯將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小項目交到他們手里。

    但即便是這些小項目,成功任何一個,其產生的價值也能夠讓大夏現在的生物科技突飛猛進。

    這並不奇怪,畢竟行星殖民技術本身就是3級文明後期才能夠掌握的技術。

    而現在的大夏,在生物科技方面也僅僅只算得上1級文明中期頂天了。

    兩者之間的科技差距足足有300500年的差距。

    三個月後,趙小侯終于將行星殖民技術的生物線路補全到了90。

    而隨著補全到90,接下來的工作就變得簡單多了。

    他預計最多再過半個月,就能夠將生物線路補全。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不能將所有精力用在生物線路的補全上了。

    因為還有其它很多事情,需要他出面。

    譬如尚在沙漠地區開礦挖礦生產的行星殖民球,各種數據報告需要他查看,同時,也需要他將行星殖民球的技術升級成立研究項目,分配到一些科研人員手里。

    除此之外,星際太空站終于全面建成,這種大事就需要他出面去主持竣工儀式,畢竟大夏高層乃至于科學院,工程院院士都將要在網絡上出席這次竣工儀式。

    沒法,倒不是說他們不可以上太空,而是他們這把年紀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基礎病在,上太空的風險太大了。

    因而網絡上舉辦竣工儀式更安全一些。

    最後,趙小侯還需要去確定最後六座太空電梯的地址。

    隨著時間的流逝,4,5,6號太空電梯已經全面竣工投入運行,接下來就是7,8,9,10,11,12號太空電梯的地址選擇。

    至于4,5,6號太空電梯的竣工典禮,趙小侯都沒有去參加,全權由錢本偉代表他出席主持。

    因而接下來,他的事情真的很多。

    從1號智能實驗室地下第六層上到地表,趙小侯重新感受了一下明媚的陽光,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之後,連飯都沒吃,就乘坐那架微型版本的太空采集船前往沙漠地區。

    要說這架微型版本的太空采集船,也算是趙小侯現在的專用代步工具了。

    只不過,這玩意出行一次,就有點太勞師動眾了。

    首先需要向上面申報飛行線路,然後沿途的雷達站以及飛行師都會得到通報,避免出現誤會。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影響是相當大的。

    因而趙小侯在踏上微型版本太空采集船之後,就通過智能手表聯系2號智能ai,了解了一下太空交通工具項目組的進展。

    就現在而言,太空交通工具項目組的進展還是很順利的。

    他們已經將太空采集船的技術吃透,並且已經研制投產了三款太空交通運輸工具。

    分別就是能夠乘坐30名乘客的太空交通艇1型,能夠乘坐100名乘客的太空交通艇2型,以及能夠乘坐300人的太空交通艇3型。

    這三種太空交通艇主要的任務就是運輸人員的,除此之外都擁有一定的倉庫,能夠運送一些來自藍星的商品。

    簡單來說,這三種太空交通艇至今總共生產了150艘,勉強構建起了太空電梯太空端、月球基地、星際太空站乃至于太空礦石提煉廠、太空農場之間的交通干線。

    不過這些太空交通艇並不適合在大氣層里飛行。

    因而趙小侯查看了太空交通工具項目組的進展之後,隨即就在1號智能實驗室里組建了一個項目。

    大氣層飛行物研究項目。

    他將1號智能實驗室里的幾位資深研究員都塞入了這個研究項目里。

    同時給他們開放了反重力飛車技術的權限。

    這幾位資深研究員之前都是在戰斗機引擎和單晶熔煉爐項目組里干活的,現在能夠加入到這個大氣層飛行物研究項目,心里也是相當激動的。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反重力飛車技術這種近乎于黑科技的存在,能夠讓他們產生足夠的科研激情。

    這種技術研究好了,無疑就會大幅改變人類的生活。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趙小侯的初衷僅僅只是想要研究出一款自己代步的交通工具。

    畢竟微型版太空采集船拿來充當代步工具,太不方便了。

    但再不方便,這個時候,趙小侯只能用著。

    等微型版太空采集船降落時,已經到了沙漠地區。

    那個行星殖民球形成的小型工業區現在經過不斷的自我擴張,已經擴張到了200畝。

    其現在產出的不僅僅只是普通的鋼鐵和有色金屬錠了,而是構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簡單工業體系,能夠滿足數十萬人的生產生活工作需求。

    簡單來說,現在這個行星殖民球已經完成了最初的設計要求。

    畢竟機械線路的行星殖民技術本來就是為了在某個行星上快速鋪開工業體系而建造的。

    相反,生物線路的行星殖民技術則是更傾向于高速采集行星上的各種資源。

    當然,兩條線路實際上到最後都是異軌同路,達到采集資源,生產各種工業、農業產品的目的。

    趙小侯在完成對行星殖民球的實地情況勘察之後,並沒有將這個行星殖民球收走,而是將其留在了原地,將其租借給了大夏的金屬采礦集團。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就是這玩意本來就是最初的實驗品,其充滿了各種問題,並且性能沒有達到趙小侯的要求。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99章 行星殖民球-生物版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99章 行星殖民球-生物版本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