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572章 智能實驗室需要更多的人才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572章 智能實驗室需要更多的人才

    同時2號智能ai給了趙小侯一個建議︰招收一些醫學專業的科研人員。

    以便在智能實驗室內開啟幾個醫學研究項目。

    這種要求,趙小侯直接就批準了。

    畢竟這也是智能實驗室未來的走向。

    趙小侯是準備將智能實驗室發展為全科目的研究所。

    因為現在的智能實驗室主要還是將精力集中在材料,機械,芯片等等基礎項目上,所產生的應用研究項目,也只是這些基礎項目的少許衍生罷了。

    像醫學,生物等等項目都沒有建立。

    就連趙小侯也只是因為系統獎勵的緣故,去搞了搞藻類基因方面的研究。

    這對于趙小侯的未來計劃而言,是有缺陷存在的。

    因為趙小侯的未來計劃就是讓大夏全面進入太空,雖然大夏原有的地表領土也會保留,但在計劃執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大夏超過90的人口,肯定都會進入太空的。

    而到那個時候,人類在太空長期生活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就必須考慮到了。

    趙小侯的設想是對人類的基因進行調整,使得人類更適合在太空生活。

    但這個基因調整就涉及到醫學,基因學等等學科的研究了。

    因而現在初步搜羅一些醫學人才,基因學人才等等也是未雨綢繆了。

    實際上,以趙小侯現在醫學界的名氣,想要招人真心很容易。<也就是人事部經理調動人手,hr們則各自帶著幾個助理前往各大學舉辦小侯科技公司智能實驗室專項招聘會。

    青花大學自然也是招聘會舉辦地之一。

    小侯科技公司的一位hr帶著幾個hra就來到了青花大學,與青花大學的學生處以及就業指導中心等部門餃接商議好之後,就在青花大學醫學系和生物系之間的一塊空地上將招聘大會的棚子給搭建了起來。

    學校也對相關院系的學生進行了通知。

    因而等到招聘大會召開的時候,來應聘的學生數量絡繹不絕。

    當然,小侯科技公司這次招聘的學生至少也得是本科生畢業,碩士就讀2年以上的。

    智能實驗室可以給他們實習機會,同時在碩士畢業之後正式入職。

    這次招聘會,光是在青花大學就招聘了23人。

    用青花大學學生處領導的話來說,那就是趙院士將他們學校醫學系,生物系等等院系的精英都招光了。

    這並不奇怪,因為這23人里有11位博士,22位碩士。

    並且學校之前都是有意願讓他們畢業後留校的。

    想一想就知道,畢業留校之後,擔任講師,當幾年講師,搞搞研究,之後慢慢的就可以當上副教授,教授,功成名就,舒舒服服的享受人生。

    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跟隨趙院士。

    雖然大家都知道就算是進入了智能實驗室,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趙院士的指點或者進入趙院士的項目組。

    但在他們看來,趙院士的智能實驗室應該是全大夏乃至于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了。

    就光這個,就值得他們爭先應聘了。

    換成平時,他們可沒有機會進入智能實驗室啊。

    平時能夠進入智能實驗室的都是各學校本科生里的精英。

    他們去實習,留在智能實驗室的機會自然是有的。

    相反,這些研究生想要去智能實驗室實習,也有機會,但較之本科生就要少上很多了。

    畢竟科學院和工程院聯手搞的那個實習培訓計劃,主要就是針對本科生。

    實際上,最初第一批進入智能實驗室實習的本科生里就已經有人被研究員看上,然後被收為學生,就在智能實驗室里就讀研究生了。

    這並不奇怪,在之前,智能實驗室的研究員那就是只是研究員。

    但在開始收學生之後,趙小侯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因而他就和青花,京大等名校進行一番溝通之後,將智能實驗室的研究員分別掛靠到了這些學校里。

    工資獎金什麼的,還是由智能實驗室發放,但這些研究員則擁有了這些學校的副教授,教授職稱。

    從而有權利收取研究生。

    而他們收取的研究生,在畢業後,還是進入智能實驗室就職,一樣擁有老師掛靠學校的畢業證和學位證書。

    這樣一來,智能實驗室的吸引力就變得大了很多。

    雖說來智能實驗室實習的本科生一樣要參加各學校統一的研究生考試等等。

    但他們的老師都是智能實驗室的研究員,並且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研究項目里去。

    最終,在各學校舉辦的招聘大會,總計招收了500多名待畢業的碩士,博士。

    他們的專業各有不同,但在畢業後,就能夠直接入職智能實驗室。

    同時,他們這個時候就可以向智能實驗室提交自己的研究課題了。

    2號智能ai在經過審核之後,由趙小侯進行最終審核並批復。

    由于他們剛進入智能實驗室的原因,趙小侯特許給他們每人給予了500科研點。

    而這500科研點基本上能夠進行一個小型科研課題的所需了。

    並且他們還可以聯合起來,將手上比較稀少的科研點聚集起來,搞個大型科研項目。

    當然,這一切的選擇都在他們自己手上。

    趙小侯是不會進行干預的。

    畢竟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了,並且他們也剛進入智能實驗室。

    趙小侯感覺還是讓他們先自己搞一下研究,這樣更利于他們融入智能實驗室內。

    當然,在以後,等到這些新人熟悉了智能實驗室,對科研上手了,趙小侯也會下發一些自己需要的研究項目。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趙小侯對反重力飛車的設計圖有了更多的了解,因而將其補全到了43。

    而這個時候,去木星勘探的太空采集船隊成功抵達月球基地。

    他們除了帶回了木星乃至于眾多木星衛星的情況信息之外,還開采了大量的氨、甲烷液體,水冰等等物質一同帶來。

    這並不奇怪,因為其中一顆木衛巨大無比,直徑達到了5000多公里,比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大。

    同時其上的水資源乃是藍星的11倍以上!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72章 智能實驗室需要更多的人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72章 智能實驗室需要更多的人才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