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538章 微觀宇宙3.0版本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538章 微觀宇宙3.0版本

    之後,趙小侯又對碳基納米機器人進行了檢測。

    完成鈦基和碳基納米機器人的檢測之後,趙小侯就暫時放棄了其它類型的納米機器人的後續檢測以及制造。

    這並不奇怪,要說這納米機器人里成本最低的應該就是 基和鐵基納米機器人。

    因為 和鐵這兩種原料也是最便宜的。

    但問題是,不管是什麼主料制造的納米機器人,它們的制造成本其實都是一樣的。

    總體成本之所以不一樣,就僅僅只是因為原料價格不一樣。

    但問題來了,相對于那點原料價格而言,制造納米機器人過程里的電力,設備等等才是大頭。

    當然,這只是因為實驗室制造的關系,等到納米機器人進入到工廠化生產之後,其制造成本也會大幅降低。

    到那個時候,原料成本在制造成本里的佔比也會隨之升高。

    但不管怎麼提升,原料成本在制造成本里的佔比也不會太高。

    因為趙小侯以後派遣太空采集船前往小行星帶采集礦石,並自行提煉的話,就能夠將原料成本打到一個可怕的低價。

    這麼說吧,現在純鈦錠,十多萬一噸的市場價。

    但等到太空礦石提煉廠建立起來,那麼這個純鈦錠的成本就不會超過一萬每噸。

    甚至于能夠降低到幾百元每噸,幾十元每噸都不是不可能。

    畢竟等到太空工業發展起來,一切東西不管是能源還是材料都是取之于太空,所消耗的不過就是一點宇航員的腦力和時間罷了。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接下來,趙小侯就利用鈦基納米機器人和碳基納米機器人作為原料,借用1號智能ai的龐大算力,先制造了一款超越時代的掃描隧道顯微鏡。

    這種顯微鏡在藍星已經被各國研制出來了。

    大夏也不例外。

    趙小侯之前就以自己雙院院士的身份去查閱過這種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制造技術資料。

    而憑借他現在的能力,以及納米機器人和3d打印機械臂的加持,所制造出來的這款掃描隧道顯微鏡,擁有極高的分辨率,甚至于能夠觀察到原子層面的動靜。

    其橫向空間分辨率與縱向空間分辨率分別可以達到0.06納米與0.005納米。

    可以這麼說,原子在這款顯微鏡下,就好似一群微生物一樣清晰可見。

    並且在零下265度的超低溫環境下,這款掃描隧道顯微鏡能夠通過特殊的電磁探針來精準的移動原子。

    說白了,這款掃描隧道顯微鏡就是納米機器人制造的核心設備之一。

    其科技含量差不多領先藍星科技80年到100年以上。

    之前制造出來的納米機器人直徑過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掃描隧道顯微鏡性能不夠。

    當然,納米機器人的制造核心設備可不僅僅只有這款掃描隧道顯微鏡。

    還有其它數種核心設備。

    趙小侯都一一的制造了出來。

    這些核心設備的精度較之前一代又有了不小的提升。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新的微觀宇宙就新鮮出爐了。

    趙小侯將其取名為微觀宇宙2.1版本。

    其相對于微觀宇宙2.0版本在性能上有不小的提升,其制造出來的鈦基納米機器人直徑縮小到30納米。

    這也算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

    但在趙小侯看來,這個進步還不足夠大,沒有達到更新換代的程度。

    新一批納米機器人的用途就不是充當制造新一代微觀宇宙2.1版本的原料了。

    而是被趙小侯拿來制造了新一代的3d打印機械臂。

    新一代3d打印機械臂的性能較之上一代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打印出來的微觀宇宙3.0版本,不但體積縮小到了1米直徑,並且生產出來的納米機器人直徑也縮小到了9納米。

    這麼說吧,這樣的納米機器人可以直接組合形成45納米工藝的鍺碳芯片。

    因為碳基納米機器人里就除了作為主料的碳原子之外,也有一些鍺原子的。

    隨著微觀宇宙3.0版本順利通過1號智能ai的檢測,趙小侯也就暫時放下了納米機器人研制的工作。

    因為9納米的納米機器人已經足夠用上好久了。

    並且鍺碳芯片的制造也不需要納米機器人來幫忙。

    畢竟納米機器人現在的制造成本可要比鍺碳芯片高太多了。

    並且現在納米機器人產量有限。

    他準備先將納米機器人一部分產量庫存起來,一部分產量則是分配到太空端,月球基地,太空采集船等等太空設施艦船上去。

    而庫存的那部分納米機器人等到存到一定量之後,他是準備拿來制造萬能工廠的。

    簡單來說,萬能工廠乃是3d打印機械臂的升級版本。

    趙小侯看過其兌換價格,30萬自由科研點。

    系統也對這萬能工廠進行了明確的說明。

    萬能工廠乃是五級文明才能夠掌握的技術。

    其能夠制造五級文明以下包括五級文明的所有設備儀器。

    當然,趙小侯肯定是兌換不起這門技術的。

    並且他打算制造的萬能工廠也就只是一個山寨版本罷了。

    趙小侯估計這個山寨版本的技術含量也就只是3級文明左右罷了。

    但即便是如此,如果這個山寨版本的萬能工廠能夠研制出來的話,那麼就相當厲害了。

    僅僅一個山寨版本萬能工廠就能夠取代一個三級文明的全部工業體系!

    但不管怎麼說,納米機器人差不多也就研制到這個地步了。

    至于3納米的納米機器人就需要長時間的套娃來慢慢磨了。

    這只是一個復雜又簡單的枯燥重復任務,所以趙小侯就交給了1號智能ai。

    以1號智能ai現在的剩余算力,都需要3個月時間,才能夠進展到3納米級的納米級機器人。

    由此可見這個任務的枯燥程度。

    畢竟到了9納米這個程度,即便是套娃也不一定能夠繼續縮減納米機器人的直徑。

    有的時候很可能制造出來的微觀宇宙還不如之前的微觀宇宙呢。

    因而就需要長時間內的反復制造和試錯。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趙小侯也準備暫時給自己放松一下了。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38章 微觀宇宙3.0版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538章 微觀宇宙3.0版本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