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458章 沒錢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458章 沒錢了

    相對于其他的核能實驗室來說,趙小侯想要建造反應堆,在有1號智能ai的幫助之下,就太簡單了。

    等他將修改好的設計圖重新輸入1號智能ai之後,1號智能ai就控制著上百條3d打印機械臂開始了初步的建造工作。

    這台反應堆的建造地址,趙小侯就選在了地下第六層的一個角落里。

    當然,這也不是在地下第六層里直接建造。

    而是1號智能ai之前就按照趙小侯的吩咐,向下挖了一個巨坑,用來容納反應堆。

    沒法,地下第六層是工廠層,已經被各種機械以及機械臂佔了很多位置,再放個核聚變反應堆,真心有點空間不夠了。

    而地下第五層則是經常被實驗器具所佔滿。

    譬如之前的碳縴維反應釜等等之類。

    至于其它樓層,放一個反應堆也不合適。

    這玩意本身就很重,一個不小心將樓層給壓塌了,就麻煩大了。

    因而趙小侯最終還是選擇向下挖。

    反正之前實驗時制造了不少機械臂,這些機械臂用來挖坑是綽綽有余了。

    只不過這些機械臂的性能一般,等巨坑挖好之後,基本上就報廢了,也只能當成廢料出售或者回爐熔煉了。

    現在唯一的麻煩就是小侯科技公司的資金有點緊張。

    畢竟太空電梯這邊,趙小侯是投入了500億。

    還好,不是一次性投入,並且另外兩方的資金也打了進來。

    否則的話,小侯科技公司都沒辦法運轉了。

    但即便是如此,光是南方大島那邊伐木挖地,以及各種設備,原料的采購,錢就好似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去。

    而趙小侯想要造的反應堆,雖然全程制造都是1號智能ai負責,在成本上較之其它核能實驗室要便宜很多,但光是各種原材料的采購以及制造過程的折舊損耗,電能消耗等等,至少也得5個億。

    這並不是開玩笑。

    要知道,當初401所從國外買了一台二手的核反應堆拿來研究,就花了1.6個億大夏幣。

    而那個時候的大夏幣比現在值錢多了。

    那個時候大城市的房價才2000一個平方呢,而現在就算是房市不景氣了,很多大城市的房價也是在1.82.5萬每平方之間。

    由此可見,這反應堆是真心貴。

    換成現在的核聚變反應堆,任何一台造價至少都在20個億以上。

    趙小侯這個完全就是省了又省。

    最終無奈之下,他就只能聯系鍺碳芯片公司,準備將45納米鍺碳芯片技術給賣掉了。

    但聯系鍺碳芯片公司這邊的情況也不算太樂觀。<、130n、90n以及65n的鍺碳芯片技術打包賣給鍺碳芯片公司之後,鍺碳芯片公司就陷入到了幸福而苦惱之中。

    這些鍺碳芯片技術想要投產,是需要大量投資的。

    因而前兩年,鍺碳芯片一度從盈利變成巨額虧損。

    如果不是鍺碳芯片公司後面是國家支撐,幾大銀行紛紛發放貸款的話,鍺碳芯片公司大概率就倒閉了。

    現在的鍺碳芯片也就陸續將這些鍺碳芯片投產,投入市場。

    要說賺多少錢,還真沒有。

    現在趙小侯提出將45納米鍺碳芯片技術賣給鍺碳芯片公司。

    技術,鍺碳芯片公司肯定是想要的。

    畢竟這種45納米鍺碳芯片的性能,他們是了解的。

     芯片就算是能夠造出1納米的芯片,性能都趕不上45納米的鍺碳芯片。

    實際上,65納米鍺碳芯片的性能就大幅超過了2納米 芯片。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要說45納米鍺碳芯片有些超標了。

    畢竟 芯片的性能開發到極致都比不上65納米鍺碳芯片。

    但對于鍺碳芯片公司來說,更先進的鍺碳芯片技術,也是需要的。

    因為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于芯片性能的要求也是每年都在提升。

    因而就算是將45納米鍺碳芯片技術買下來充當技術儲備也是好的,總歸以後能夠用得上的。

    但現在的問題就是鍺碳芯片公司沒錢。

    倒也不是說一點錢都沒有,而是趙小侯出售45納米鍺碳芯片技術,至少也要100億大夏幣。

    就這個價格已經是趙小侯考慮到之前的交情,降價很多了。

    換成最初的時候,180納米鍺碳芯片技術就要了180億,那也是優惠價格。

    只不過,趙小侯也考慮到了鍺碳芯片公司之前就買了好幾個規格的技術,方才這麼低的價格出售。

    簡單來說,鍺碳芯片公司現在的賬戶上也就只剩下20來個億了。

    之前投入太大,之後很多芯片的賬還沒有完全收回,就造成了這個結果。

    如果趙小侯能夠願意將款項拖延到半年後,鍺碳芯片公司是能夠拿出100億的。

    畢竟現在光是大夏境內的芯片市場,就被鍺碳芯片公司佔領了6成以上。

     芯片只能夠苦苦的熬著,等著最後的滅亡時刻。

    最終,那位鍺碳芯片公司的老總還是很有魄力,索性找銀行又借了100億,用于購買45納米鍺碳芯片技術。

    當然,這筆錢也不是找一個銀行借的,而是找了四個銀行,每個銀行借了25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鍺碳芯片公司之前就向銀行借了不下200億。

    現在又借的話,沒有任何一個銀行願意單獨承擔這樣的風險了。

    或者說,這次四家銀行一起承擔了貸款的風險,下次鍺碳芯片公司想要再貸款,就真有難度了。

    趙小侯這邊交出技術,拿到100億之後,當即就是一陣揮霍。

    之前是沒錢,他才將反應堆的成本壓低到5億的,現在他有錢了,有些應該加強的地方還是要加強的,不能為了省錢,而忽略了之後會帶來的麻煩。

    現在的大夏是個商品市場社會,只要你有錢,市面上的東西都是能夠買到的。

    在趙小侯充足的資金供應之下,小侯科技公司采購部的員工們又繼續開始采購。

    采購到的東西都運往了智能實驗室。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458章 沒錢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458章 沒錢了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