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383章 大夏工程院評選大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383章 大夏工程院評選大會

    就這麼一下,將機會給毀掉了,趙小侯都不能原諒自己啊。

    當然,以他現在的學術成就,有一說一,如果這次評選大會將他給選掉了,很難說國內輿論會是個什麼樣子。

    沒法,光是他現在拿的國際獎項,在國內絕對是傲視群雄,唯我獨尊的狀態了。

    次日,他穿著一身讓自己年紀驟然增大10來歲的老氣衣服,在工程院來車的接送下,前往位于京北東區的工程院。

    這還是他第一次來到工程院這樣的學術殿堂。

    這句話沒錯,在大夏國內的工程科學技術界里,工程院就是一座屹立在最高處的學術殿堂。

    只不過,這次過來,他是參加評選大會的,因而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到處轉轉。

    車子在門口檢查之後,就直奔工程院的大禮堂。

    這里就是評選大會舉辦的地方。

    沒辦法,工程院現有的院士就接近千人,而按照現在的評選規則,每個現任的院士可以推薦2人,但每個候選人,必須有五名院士的推薦提名,同時其中四名院士必須是本學部的院士。

    就拿趙小侯來說,他能夠來參加評選大會,就說明他已經有五名院士的推薦提名,並且里面至少有四位院士是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的院士。

    但每個院士可以推薦2名候選人。

    按照以往的數據,去年參加評選大會的候選人接近700人。

    因而也就只能在工程院的大禮堂里舉行評選大會,否則其它地方還真塞不下這麼多人。

    大禮堂到了,趙小侯帶著李飛下車。

    只不過李飛是沒有資格進去大禮堂參加評選大會的。

    他只能在外面的接待處等候。

    還好,外面的接待處有茶水供應,有專人負責,不至于站在太陽下被曬成人肉干。

    趙小侯在接待處簽了到,就自己進去了。

    他進去的時候,大禮堂的後排座位上已經坐了不少人。

    趙小侯一看就知道,這些家伙和自己一樣,都是院士候選人。

    目光一掃,趙小侯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座位上都有名字和單位的標簽呢。

    青花大學的候選人,都坐在一起。

    趙小侯走過去後,有些愕然的看到了李教授和王教授兩人,並且最讓他無語的就是,他的座位正好在這兩位教授河中間夾著。

    李教授和王教授見到他,還很熱情的揮手招呼他坐下。

    趙小侯面色有些僵硬的在兩位老師中間坐下。

    不過還好,坐了一會,他就適應了。

    “李教授,王教授,你們這次也是參加院士評選?”

    趙小侯沒話找話的問道。

    “是啊,我都參加好幾年了,次次我都候選,但次次都沒能選上。”

    李教授皺著眉頭輕嘆道。

    這也不奇怪,次次來參加,次次都陪跑,換成誰,心情都不會太美妙。

    “老李想開點,我們陪跑算個啥,他們再厲害,有我們培養出諾獎得主厲害嗎?”

    王教授別看平時比較嚴肅,話很少,但他是會安慰人的。

    這話一出,李教授頓時神色就變得好了很多,看向那些候選人的目光也變得猙獰了起來。

    之後,在李教授和王教授的介紹下,趙小侯也加入了青花候選人們的閑聊之中。

    要說現在候選人多的單位,就京北青花等等十幾所名校,再加上國家科研體系和軍工體系這些。

    至于普通的985學校,院士少,候選人自然就少。

    但別看青花有二十多個候選人,但青花材料系就只有趙小侯,李王教授三人。

    這還是因為這幾年,材料系的確很牛的緣故,否則的話,按照以往的慣例,派來陪跑的都是李教授和王教授換著來,反正他們也知道自己選不上。

    但這次,他們有信心,相信趙小侯能夠選上。

    雖然不是自己選上,但自己的學生被選上,這何嘗不是一種榮耀。

    沒多久時間,候選人所處的後排就坐得差不多了,之後就是姍姍來遲的院士們。

    他們倒也不算遲到,只是比既定時間早一點罷了。

    他們是坐在前面十幾排的。

    最後抵達大禮堂的則是9位學部主任。

    他們坐在了最前排。

    之後就是工程院院長上台作為主持人,說了一些話。

    大概就是這次到會的院士有多少名,候選人有多少名等等之類。

    之後就是按照各學部先後順序進行評選。

    最先開始的就是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所有這個學部的候選人都得先離開大禮堂,到外面去等候結果。

    趙小侯第一次參加這樣重量級的會議,自然也就有些好奇和緊張。

    等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的候選人都出去了,然後是全體院士排成一行,上台進行不記名投票,都投到台上那十個大投票箱內。

    大投票箱旁邊則是站著工程院院長和兩位副院長以及一些工作人員,執行監督職責。

    雖然之前開會的流程都進行得很快。

    但到了這一步,就顯得很緩慢了。

    沒法,院士們的年紀都不小了,最最年輕的也都有56歲了,六七十歲的比比皆是。

    更何況,他們常年都待在實驗室里,身體狀態就更比不上年輕人了。

    光是上台去投票,接近千人,這個過程需要多久?

    想一想就明白了。

    還好有十個投票箱,實際上速度也不算太慢。

    趙小侯坐在座位上,腦海里尋思了一下智能實驗室的事情,投票就結束了。

    之後就是在院長,副院長以及幾個臨時挑選的院士的監督下,工作人員將投票箱里的票取出,現場進行唱票。

    這個過程就更快了,沒二十分鐘,結果就出來了。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足足有80多個候選人,結果就只有8人給評選上了。

    也就是說,評選上的機率只有十分之一!

    要知道,每個能夠成為院士候選人的學者,那都是在自己專業里都是拔尖的科學家,都是享受國家津貼的重要專家。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不是說你在你專業里厲害,就能夠評選上院士的。

    其一是要看你的學術成就,其二就是看你的學術成果對國家有沒有重要用處等等。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383章 大夏工程院評選大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383章 大夏工程院評選大會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