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水交換散熱器和電腦主機,樓頂水池連接起來之後,趙小侯就將這台堪稱性能爆棚的計算機開機了。
需要說明一點的就是,按照趙小侯的設計,這台蜂窩狀鍺碳芯片組裝起來的計算機,其性能應該和青花大學超算中心那台超算差不多了。
兩者的體積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
青花超算中心的超算,光是機房佔地就有好幾千平方米。
而趙小侯這台超算佔地就只有3個平方米。
當然,即便是如此,這也是趙小侯自制計算機里最大號的了。
因而趙小侯給了它特殊待遇,將其安裝在一個單獨的房間內,其房間門都和計算機室的大門一起在金庫大門制造廠家制造生產的。
先是開機自檢,之後就是趙小侯對這台鍺碳計算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
在掌握了這台鍺碳計算機的具體數據之後,趙小侯就用一根特制的網線,將其和1號智能ai所在的計算機連接了起來。
“我想要給你搬個更大的新家,你願意嗎?”
趙小侯在給1號智能ai搬家之前,還是和它打了個招呼。
畢竟1號智能ai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半獨立的智能生命體了。
因而趙小侯感覺也應該給予對方一定程度上的尊重。
雖然就算趙小侯對其態度惡劣一些也沒有任何關系,但考慮到這可能會對智能ai的成長造成一些輕微的影響,所以他還是決定對智能ai尊重一點。
“我願意,我想要更大的新家,這樣能夠更好的為趙教授服務。”
1號智能ai用很歡快的語氣回答了趙小侯的詢問。
之後就是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
因為在整個智能ai內核以及數據的遷移過程里,1號智能ai就等于全程宕機狀態。
並且在遷移結束之後,還需要趙小侯輸入指令進行激活才行。
這樣的話,就能夠避免智能ai出現一些不受控制的意外行為。
由于現在1號智能ai的數據庫過于龐大的關系,趙小侯預計整個遷移過程大概需要兩天時間。
因而在這兩天時間里,趙小侯就沒有來實驗室了,而是去了材料系辦公樓那間屬于自己的辦公室,將自己的五個學生叫了過來。
其一主要是檢查之前給他們布置的學習任務,其二就是詢問他們未來的研究方向。
他之前帶的那兩個碩士研究生,周 和呂星星兩人已經順利畢業了,並正式入職了小侯科技公司的實驗室。
但她倆人之後又隨即讀了趙小侯的博士。
同時,在新學期開啟的時候,趙小侯又招了三個博士生。
分別叫做劉剛,錢明明,楊子欣。
實際上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劉剛的年紀最大,他甚至于在五個博士生里都是年紀最大的,32歲了。
這並不奇怪,因為他的碩士和博士都不是應屆就讀的。
他最初是一所普通985畢業的本科生,畢業之後就參加工作了,在某工廠里擔任助理工程師。
工作兩年之後,他感覺自己還需要學習,所以就去考研了,之後在另外一所略好的985讀完了碩士。
碩士讀完之後,他就又參加了工作,在一家單晶 生產廠家工作。
但工作三年之後,他還是感覺自己需要學習,又跑去考研,然後就順利的被青花錄取了。
趙小侯在看申請資料的時候感覺這小伙子挺有意思的,索性就將其收為了學生。
但很快問題就來了。
這個劉剛雖然才32歲,但也比趙小侯大了9歲。
當然,這個年齡差距,趙小侯還是能接受的。
畢竟很多博士生讀完出來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
自己當初就是讀得太快,才造成這個結果的。
可問題是這個劉剛大概是因為參加工作經常被高溫燒烤,也可能是天生的原因。
反正吧,他那張臉比較黑,看上去比較老,至少有四十歲起步的樣子。
光看趙小侯和劉剛站在一起的話,大家都不會以為趙小侯找了個學生,而是找了個爹。
而在五個學生里,李子欣的年紀最小。
一看她的名字就知道是新生一代。
“梓”、“子”、“宇”、“沐”、“一”、“宸”、“涵”、“辰”、“奕”等等。
但凡這些名字以及音相似的名字,基本上都是最近剛成年不久的新生一代。
李子欣是一個20歲的妹子,戴著個眼鏡,看上去有些靦腆,一臉的稚氣,就好似還沒成年一樣。
但她卻是一個罕見的天才。
她15歲就考上了青花,17歲本科畢業,20歲碩士畢業,之後就報了趙小侯的博士。
簡單來說,李子欣在趙小侯五個學生里,智商應該是最高的,並且學習天賦也是最強的。
至于錢明明就顯得很普通了。
正常的18歲高考,考上了青花,22歲本科畢業,26歲碩士畢業。
當然,這樣的普通僅僅只是相對于趙小侯,李子欣這樣的超級天才罷了。
實際上,錢明明在他的老家可是名氣很響亮的天才。
畢竟在普通人眼里,能夠考上青花,京北這樣的名牌大學,必然是天才。
將五個學生叫過來,檢查了一下他們的學習情況之後,趙小侯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他們在學習上還是很認真的。
趙小侯給他們開的書單和一些課,他們都看了,學了,並且還寫了一些東西,算得上是言之有物。
不得不說,名牌大學光是學生的學習自律性,和普通大學真的是天壤之別。
很多學生考上普通大學之後,就感覺自己人生圓滿了,可以躺平了,遲到請假曠課掛科都無所謂,反正只要後面努努力,拿個畢業證就萬歲。
但反觀名牌大學里的學生,大多數在上了大學之後,雖然沒有高中時候勤奮,但至少不會像普通大學的學生那樣擺爛。
當然,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關系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智商很高,視學習為一件有趣的娛樂活動。
而高中時期的努力學習也變成了一種習慣,加持在了大學生活里。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