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269章 成本巨高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269章 成本巨高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

    而以啤酒、肉腸而出名的戰車國,其平原面積佔比則高達60,山地佔比只有23,高原佔比17。

    大夏國的平原面積佔比則只有可憐的12。

    山地佔比33,高原佔比26。

    眾所周知,平原地形是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形。

    因而大夏的糧食產量不足就顯而易見了。

    就是地形上天生的不足所導致的。

    而核聚變反應堆則能夠提供近乎于無窮的能量,同時為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提供廉價能源!

    解決掉糧食產量不足的問題。

    至于超高強度碳縴維所能夠起到的作用也不小。

    像釣魚竿這種用途僅僅只是其中最微小的一部分罷了。

    趙小侯如果研究出超高強度碳縴維的話,必然就是想要建造太空電梯!

    而太空電梯則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第一道翅膀。

    其如果建成,那麼人類想要將物質運送上太空,或者從太空里采集的物資運送回藍星,其運輸成本將會下降到一個很廉價的程度。

    當然,關于太空電梯這個,趙小侯最初是從科幻小說里看到的,但現在他從一些論文里看到了一些太空電梯的現實構想。

    如果說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是給人類提供無窮食物的話,那麼核聚變反應就是為人類提供無窮的能量。

    至于太空電梯則是給人類提供無窮的資源。

    因為一旦太空電梯建成,那麼就能夠通過廉價的運輸方式,將地表的材料送上太空,建造大型的采礦船,前往其它星球采集資源,送回藍星。

    現在的藍星,很多位于地殼表層的礦藏在人類長達數千年的發展歷史里已經被采掘一空,或者說很多珍稀礦藏在藍星地殼表層里儲量稀少。

    但在其它一些星球以及小行星帶里,這類礦藏的儲量則是藍星地殼表層的數萬乃至于數百萬倍!

    這並不是趙小侯胡亂說,而是早就有天文科學家通過各種手段確定了的事實。

    如果說建造大型采礦船去外星采集鋼鐵這些資源,就算是用上了核聚變反應堆,那估計也會有點虧本的。

    但如果是采集那些珍稀礦藏的話,就很賺了。

    因為有些礦藏,在整個藍星地殼里的儲量也不過幾克!

    少得令人發指!

    好吧,說了這麼多,趙小侯在尋思良久之後,最終還是將鼠標停在了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之上!

    原因很簡單,民以食為天。

    如果能夠擁有這項技術,大夏絲毫不用擔心糧食產量的問題,甚至于可以將大片大片的農田改成其它用途。

    並且還可以借此拉攏一大批國家的支持。

    畢竟在藍星上,糧食產量能夠讓國民吃飽飯的國家還真不多。

    少數三十多個糧食產量富裕到能夠讓國民隨意浪費的國家,基本上都具備了兩點。

    其一正如之前所說,地形優勢足夠明顯,擁有大片的平原。

    其二就是農業技術足夠高,能夠讓農田擁有足夠高的單位產量,讓牧場擁有足夠高的肉產量。

    至于剩下的一百多個國家,要麼就是國家足夠富裕,能夠不斷進口大量糧食。

    要麼這個國家就只能夠讓老百姓挨餓。

    實際上,從古至今,很多戰亂都是由饑餓引發的,或者說因為饑餓讓老百姓嚴重不滿,最終導致了戰亂。

    別的不說,如果大夏能夠掌握人工澱粉合成的量產技術,那麼藍星上至少會有八十個國家立馬倒向大夏。

    誰不想擁有一個能夠源源不斷產出澱粉的工廠呢?

    至于去年3月大夏某研究所發表的人工澱粉合成論文,趙小侯也看了。

    不得不說,他也得為這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點贊,能夠搞定這項技術。

    但他也看出了這項技術的一個致命缺陷!

    那就是成本太高了。

    在實驗室里制造500克澱粉的成本高達225萬大夏幣。

    趙小侯估算了一下,就算是改進工藝,進行工廠化大批量生產,其500克澱粉的成本也將會高達15萬大夏幣。

    這或許將會是人類歷史上價格最高昂的食物。

    其中的原因,趙小侯仔細研究了一下論文,感覺應該是其使用的黴轉換率太低,導致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夠產出的人工澱粉產量太低,能量利用率自然也就低到了一個讓人咂舌的地步。

    這麼說吧,他估計那家研究所所展示的500多克澱粉,前前後後至少用了1年時間才積累起來的。

    要知道,期間光是用電量就超過了一百多萬度,就更別提各種材料的損耗了。

    這樣的產量,也就只有實驗室才能夠承受了。

    換成工廠化生產的話,沒有任何資本會願意投資這樣的工廠。

    趙小侯如果搞人工澱粉合成技術的話,那麼首先就要將500克人工澱粉的成本降低到2元以下。

    否則的話,人家憑什麼買你的人工澱粉?

    買2元1斤的面粉不香嗎?

    人家面粉里還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呢!

    營養可要比單純的澱粉強多了!

    很顯然,想要通過之前這家研究所的實驗路線來實現這一點是不可能的。

    趙小侯想要搞出人工澱粉技術,那麼就必須新開路徑。

    想了想,他就在筆記本上快速打字,將腦海里浮現出來的一些思路記載了下來,之後又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論文,企圖從其他科研人員的論文里找到一些靈感和思路。

    但最終他發現,這些論文里的實驗線路就只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就是利用高達數十種生物黴催化劑來構建一條光能電能化學能的澱粉合成途徑。

    其二就是利用一些光自養生物來實現葡萄糖的合成途徑。

    但這兩種合成途徑,論文是發表了不少,但真正實現工廠化生產的一個都沒有。

    原因還是之前趙小侯所發現的問題,成本太高。

    在實驗室里合成一些澱粉或者葡萄糖都是可以做到的,可一但到了工廠化這一步,就沒法進行下去了。

    研究了一會之後,趙小侯還是感覺自己的生物學水平不夠高。

    還是那句話,400分的生物學水平,或許能夠在實驗室里做到人工合成碳水化合物,但想要將其推進到工廠級別,難度太大了,已經超出了400分生物學的水平。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69章 成本巨高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69章 成本巨高的碳水化合物人工合成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