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260章 太缺人手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260章 太缺人手了!

    等他去了一趟萊河市醫院,看了看那些患者的情況,之後來到第一制藥廠的時候就已經是下午三點了。

    此時的生產線正在工程師們的忙碌抓緊檢修。

    而聞訊趕來的錢本偉也將試運行24個小時的產量報給了趙小侯。

    僅僅24個小時,第一制藥廠就生產出了10萬劑量的蛋白質機器人溶液。

    而這個產量只是這條生產線全力運轉的3分之一。

    畢竟試運行本來就不可能讓生產線全力運轉的,只會在最後的三個小時內,讓生產線全力運轉。

    從而試探出一些故障問題來。

    也就是說,這條生產線如果保持全力運轉的話,那麼一天就能夠生產出30萬劑量的蛋白質機器人溶液。

    這可不算少了。

    畢竟蛋白質機器人的合成過程里,會有大量原材料浪費掉的,並不是說有多少原材料輸送進去,就會有同等質量的蛋白質機器人生產出來。

    這壓根就不可能。

    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夠在實驗室里達到18的產出率就算是很高了。

    更何況工廠級別的生產,產出率只會向下滑落。

    趙小侯大概估算了一下,這條生產線在試運行過程里的產出率大概為13。

    經過調整和修復等等之後,生產線的產出率大概能夠提高到15。

    再說了,那些反應釜里面的蛋白質結合都是需要長時間的電磁場震蕩,不是說原材料輸送進去,立馬就能夠產出下一步的產品。

    趙小侯隨後將錢本偉暫時任命為第一制藥廠的廠長,由他重新組建第一制藥廠的管理層。

    之前第二制藥廠的那些管理層將會被錢本偉篩選一番,能力強的肯定會留下,能力差的自然就會被淘汰。

    用錢本偉給他們開會的話來說就是第一制藥廠不留閑人。

    當然,錢本偉也隨即給他們拋出了誘餌,表示自己只是暫任廠長,在經過一年的觀察之後,他將會從現有的管理層里挑選出若干人選,上報給大老板,任命新的廠長。

    這並不奇怪,錢本偉作為小侯科技公司的執行副總裁,也不可能一直待在第一制藥廠的。

    他的專業也不是這個,像第一制藥廠這樣的分廠、分公司的負責人,必定要選擇專業對口,專業能力較強的管理人員。

    畢竟這里更需要技術型的廠長才能夠讓工廠更好的運轉,而不是一個金融管理專業的廠長。

    毫無疑問,錢本偉的話還是在那些管理層的心里激起了浪花。

    他們也不是傻子,知道第一制藥廠未來的前景有多麼寬廣。

    趙小侯在巡視了第一制藥廠後,就讓人帶著第一批三十萬劑量的蛋白質機器人溶液去了萊河市醫院的新院區。

    在經過一個月的建設之後,這座以鋼板房為主體的新院區已經全部完工,並且簡單裝修完成,萊河市醫院從老院區抽調了大量人手于今天入駐新院區。

    當然,萊河市醫院的招聘廣告也在市電視台乃至于省電視台的上星頻道上播放了。

    沒法,現在萊河市醫院太缺人手了。

    光是新院區就需要抽調50名護士,6名醫生。

    這還是最初的抽調,因為按照牛院長的規劃,新院區還要繼續擴大3倍以上,能夠同時容納3000名患者住院。

    畢竟可以預想的是,以後來這里治療的癌癥患者會越來越多,如果不早做規劃的話,後面就困難了。

    要知道萊河市醫院被抽調50名護士,10名醫生到新院區之後,萊河市醫院老院區的運轉就比較困難了。

    實際上護士還好,現在大夏國內護士處于超飽和狀態,每個縣市都有衛校,每年都會畢業海量的護士。

    而這些護士其中大部分是沒法從事護士工作的。

    畢竟那些醫院的護士崗位有限,每年空缺的護士崗位少得可憐。

    因而當廣告在電視台一播放之後,光是萊河市本地,就有三百多人報名應聘護士崗位,至于從附近縣市趕來報名的更多,足足有兩千多人。

    而牛院長最初也就只打算將抽調出去造成的缺口補上,但趙小侯和他喝茶的時候就建議他提前多招些護士,以防止後面缺口太大。

    畢竟即便是剛從衛校等等地方畢業的護士,進醫院也是要培訓的。

    尤其是去照顧那些癌癥病患的護士,就更需要培訓了。

    畢竟癌癥病患的心理狀態以及各方面和普通病人是不一樣的,需要護士更多的關照和呵護。

    也正因為趙小侯給牛院長的建議,牛院長才將護士的招聘數量從50人提升到了200人。

    同時也將醫生的招聘數量提升到了40人。

    實際上,現在抽調到新院區的10名醫生里面,只有4名是腫瘤科的醫生。

    因為萊河市醫院原本的腫瘤科實際上也就剛建立幾年罷了。

    其他的六名醫生則是從肝膽外科、肛腸外科抽調過來的,跟著趙小侯手下的研究員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趕著鴨子上架了。

    不過還好,蛋白質機器人手術的門檻本來就低,並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技術。

    像從肝膽外科、肛腸外科抽調過來的醫生,原本對癌癥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因而也不會誤事。

    但考慮到這種新型腫瘤手術對腫瘤醫生的沖擊太大,牛院長新招的醫生還是將專業鎖定在了腫瘤科。

    對此,趙小侯也是贊同的。

    一項新型技術的出現必然會帶來一些產業的沒落,但趙小侯還是希望對腫瘤醫生的沖擊小一點。

    畢竟人家醫生學習這麼多年也不容易。

    據趙小侯所知,一般來說,好一點的醫院對醫生的學歷要求都是很高的。

    碩士只是起步,大多數大醫院招收醫生都是要求博士畢業。

    就算是本碩博連讀也要8年時間,進入醫院之後又要鍛煉五六年才可能有主刀的機會。

    這麼說吧,大多數的醫生要30多歲在醫院才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外科醫生這個行當的黃金時間又比較短,一般來說上了四十歲就開始衰退了,到了五十歲就基本上拿不穩刀了。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60章 太缺人手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60章 太缺人手了!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