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241章 溫差的作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241章 溫差的作用

    可1300元的食堂幫佣和這日結200元的喂養小白鼠相比,那肯定就有差距了。

    一個是月收1300,一個是月收6000。

    傻子都能看出來。

    因而這幾個學生之後表現得很勤快。

    給小白鼠喂食,喂水等等,沒有半分拖延和敷衍。

    趙小侯給小白鼠們找好了保姆,也就將心思放回到實驗上。

    兩萬小白鼠都是拿來測試蛋白質機器人手術能力的。

    當然,這個實驗過程,就有點不太人道了。

    每次實驗之後的小白鼠都會給趙小侯一種死不瞑目的感覺。

    趙小侯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這些小白鼠的亡魂︰“你們的死是為人類醫學事業做出了貢獻,以後大家會記得你們的。”

    每一批小白鼠在經過蛋白質機器人手術之後,都能夠反饋回來很多數據。

    而這些數據就是李英楠修改程序的基礎依據。

    在大量小白鼠的枉死之下,李英楠編寫的程序在控制蛋白質機器人進行手術的效率是越來越高。

    最初的時候,在程序的控制之下,那些蛋白質機器人切除血管上的部分內膜,都能夠將血管給直接截斷,之後引發內出血,導致小白鼠死亡。

    但到了後面,隨著海量的數據反饋,程序經過大量修改之後,已經能夠做到控制上萬個蛋白質機器人將小白鼠的肝髒粉碎一小塊,但不會導致出血的地步。

    有一說一,這個進步太大了,就連那些研究員都對李英楠在編程上的造詣感到吃驚。

    當然,實際上,正如趙小侯之前必須選擇綜合人才一樣,想要做到這一點,光靠編程水平高超是不可能的。

    還得擁有強大的數學分析建模能力,同時還得對工程學有深入的了解。

    不然你以為控制一群機器人聯合做到一件事情就那麼容易嗎?

    等到兩萬只小白鼠減少到不足一千只的時候,李英楠就表示,程序到了這個程序已經是現在的極致了,想要進一步調整修改程序,就必須使用患癌小白鼠了。

    趙小侯絲毫沒有半點不高興,反倒是之前等得有些著急了。

    很快,現階段最重要的實驗就在患有胰腺癌的小白鼠身上開啟。

    含有一萬兩千個蛋白質機器人的溶液通過直接針刺的方式,輸入到了小白鼠的胰腺位置。

    在程序的控制下,這些蛋白質機器人從進入位置開始,就對附近的癌細胞發動了攻擊。

    等了數分鐘,小白鼠就不太安詳的咽氣了。

    很顯然,這里面出了什麼問題。

    隨後趙小侯就將小白鼠從玻璃皿里取了出來,親自動手解剖,將小白鼠的胰腺切片,放到顯微鏡下觀測。

    觀察的結果,讓趙小侯皺起了眉頭。

    小白鼠的癌細胞基本上被清理干淨了,但健康的胰腺細胞也被破壞了很多。

    一處胰腺主動脈血管破裂,這也就是導致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很顯然,程序控制的蛋白質細胞還不能識別癌細胞,導致一部分健康細胞受到破壞。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李英楠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才睡覺。

    但進程很不順利。

    因為想要讓蛋白質機器人識別癌細胞,是很困難的。

    畢竟蛋白質機器人是依靠程序發射脈沖電信號來驅動的,其沒法在接觸到細胞的時候對程序進行反饋,因而就沒辦法識別細胞。

    李英楠修改程序也就只能做到根據ct照片,在一定範圍內控制蛋白質機器人對癌細胞殺滅。

    但ct照片也不可能精準到細胞層面去。

    說白了,ct照片就好似地圖,程序根據地圖上的癌癥病灶操縱蛋白質機器人對該區域的細胞進行打擊。

    在這個前提之下,ct照片所顯示的癌癥病灶能夠精準到什麼程度,那麼蛋白質機器人才能夠做到什麼程度。

    因而現在李英楠能夠調整的就是讓程序能夠最大化識別ct照片上的病灶。

    但這個也無法改變蛋白質機器人誤傷到健康細胞的事實。

    當然,趙小侯是有這個識別技術的。

    實際上,只需要在蛋白質機器人外殼上結合一個能夠識別溫度差異的蛋白質配件,那麼問題就解決了。

    因為癌細胞由于不是正常發育而來的健康細胞,其內部是有缺陷的。

    當外部加熱或者患者自身發熱的時候,由于癌細胞自身的缺陷,其內部堆積的乳酸將會比健康細胞更高,導致其自身溫度會比健康細胞高出10左右。

    而這個溫度差就能夠讓蛋白質配件識別出癌細胞,在短距離內朝著癌細胞靠近,從而讓蛋白質機器人破壞掉癌細胞。

    而正常的健康細胞不會引起蛋白質配件的反應。

    而這個能夠識別溫度差異的蛋白質配件實際上就在名單上,之前就制備了不少。

    但趙小侯也不可能這麼快就拿出解決方案來。

    畢竟李英楠的聰明程度可要比那些研究員高多了。

    因而之後,趙小侯擺爛了一周時間,等李英楠將程序改得無法再改進的時候,他才召集大家開了一個小會,名義就是聚集眾人的智慧來攻關,解決這個難題。

    當然,如果沒有人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趙小侯肯定是準備自己拿出方案的。

    但幸運的是,眾人撿柴火焰高。

    十多個高智商的人類坐在一起,一番討論之後,就想到了利用溫度差的方式來識別癌細胞。

    並且一個研究員還找到了蛋白質名單上那個能夠識別溫差的d1蛋白質。

    因為他在之前對這個蛋白質的特性進行了一些研究。

    所以一切都齊活了,都沒用趙小侯提出來解決方案。

    這無疑讓他對故人的故智感到佩服。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啊。

    有了解決方案,接下來的實驗就很簡單了。

    將蛋白質機器人溶液注入含有d1蛋白質的溶液內,經過多重電磁場震蕩之後,就讓一些蛋白質機器人的外殼和d1蛋白質結合了。

    當然,這個過程也是經過了幾次實驗才成功的。

    之後就是反復的重試這個實驗,來取得多重電磁場的變化規律,最終確定產量最高的變化規律。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41章 溫差的作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241章 溫差的作用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