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

第110章 先制備個碳納米管吧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湯八爪魚 本章︰第110章 先制備個碳納米管吧

    除了石墨烯之外,這些年不少實驗室也將碳芯片的目標對準了碳納米管。

    相對于多層石墨烯來說,碳納米管在通斷電狀態的調整上似乎更容易一些。

    但碳納米管在制備過程里的統一性還無法做到,並且如何將無數微小無比的碳納米管制成芯片,也是一個難題。

    這些碳納米管在制成的時候,都是浸泡在化學溶液里的混亂狀態。

    總不可能讓科學家們用電子顯微鏡盯著,然後制造一種特殊的納米級工具,將碳納米管一根根的排列好,做成芯片吧?

    當然,科學家們的腦子還是很夠用的。

    有利用磁場來給碳納米管排序的,有利用電化學反應來給碳納米管排序的。

    但至今為止,實驗室里還沒有人研制出一款能夠正常運轉的碳芯片。

    期間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趙小侯這次科研項目,主打就是一個廣撒網的目的。

    因而他僅僅只是在實驗大綱上消耗了10點科研自由點,確保這個科研項目按照實驗大綱進行下去,能夠出成果。

    至于後面,他準備先做實驗,看看情況再說。

    畢竟這科研自由點還是很寶貴的,他要節約,不能亂用。

    之後,他就找到了李教授以及王教授,想要邀請這兩位加入到自己的項目里。

    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

    如果這兩位大佬能夠加入到項目里,趙小侯不知道能夠省多少心。

    只可惜,這兩位教授都拒絕了趙小侯的邀請。

    這倒不是他兩位感覺在曾經學生手下做項目會有多丟臉,完全是因為他倆手上有事,走不脫。

    李清源教授之前籌備的項目終于拉到了足夠的資金,正式啟動了,所以沒時間參與到趙小侯的項目里。

    而王兵教授則是承接了上面分發下來的一個石墨烯項目,也走不開。

    既然兩位教授都沒時間,趙小侯也只能無奈的退而求其次,讓兩位教授給自己推薦幾個能干活的人。

    這也是趙小侯太年輕,沒有學術地位導致的問題。

    他實驗室里那幾個留下來的本科生,暫時也就只能打打雜了。

    要說讓他們直接參與到這個項目里來,他還是有點不太放心的。

    有一說一,項目的總負責人是他,執行負責人也是他,除此之外,他還需要幾個能夠做實驗的熟手!

    這一點,本科生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還好,李教授和王兵教授兩人答應了他的請求。

    幾天之後,就給他推薦來了三個剛剛畢業不久的材料學碩士。

    這三個碩士也都不是普通人,其中一個叫米來娣的妹子是丑德拉斯國的麻省大學材料系畢業的碩士,其余兩個是京北大學材料系畢業的碩士,分別叫張鵬,鄭光輝。

    至于博士,也有,但人家不願意來私人實驗室啊!

    頂尖名牌大學以及國外名牌大學的材料學博士畢業生,誰會選擇一個國內私人實驗室就職的?

    不要自己的學術前途了?

    一輩子給資本家打工?

    這三個碩士就不一樣了,趙小侯了解了一下,他們在學術方面的天賦有點差,就是這碩士學位都拿得有點艱難。

    但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能力。

    而是他們在學術之路上的靈性比較差,很難獨立研究出什麼東西來。

    但對于趙小侯來說,這樣的碩士卻是最實用的!

    因為他們擅長使用實驗室里的各類儀器設備,能夠按照項目負責人的要求,踏踏實實的完成各種實驗!

    有一說一,這簡直就是完美的實驗助手!

    實際上對于很多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來說,他們並不需要什麼天才,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天才!

    他們所需要的就是老實做實驗的工具人,不需要對方有自己的思想。

    因而在了解了這三位碩士的情況之下,趙小侯直接就給他們每個人開出了5萬元的實習工資,並向他們承諾,在三個月的實習期結束轉正之後,他們的工資將會達到每個月7萬以上。

    雖然說這個工資放在京北這樣的大都會上,不算離譜,不少公司的職業經理人的年薪都是百萬以上。

    但對于這種初出茅廬的實驗室新人來說,這份薪水已經算是很高了。

    好多材料學碩士剛畢業那會,每個月能夠拿到上萬,就算是天幸了。

    沒法,任何機構、公司都不可能給新人開多高的工資,除非你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以及能夠帶來的價值!

    趙小侯這一手無疑讓這三個新入職的碩士很感動,感受到了公司對他們的重視。

    這年頭,老板們都特別會畫大餅。

    可問題是大餅這玩意,吃不飽啊。

    真要說你重視我,為啥工資不開高一點呢?

    天天灌雞湯,誰受得了。

    總之,隨著米來娣、張鵬三人的入職,趙小侯的實驗室算是初步完善了人員配置。

    這至少是一個正常的實驗室了。

    有負責人趙小侯,有研究員米來娣、張鵬、鄭光輝。

    還有好幾個打雜的本科生。

    在米來娣幾人入職熟悉了幾天實驗室里的儀器設備之後,趙小侯就將最初的實驗交給了米來娣三人,讓他們先用電弧放電法制備出一批碳納米管來。

    要說這電弧放電法乃是制備碳納米管最簡單最尋常的手段。

    簡單來說,就是將石墨電極置于充滿氦氣或氬氣的反應容器中,在兩極之間激發出電弧,使得兩極之間的溫度達到4000度左右。

    在這種的高溫電弧環境下,石墨會迅速蒸發,之後其凝結生成的就有c60、無定型碳以及單壁或者多壁的碳納米管。

    同時通過控制催化劑和容器中的氫氣含量,可以調節幾種產物的相對產量。

    這種方式來制備碳納米管雖說很簡單,但由于實驗產物種類較多,很難得到純度高的碳納米管。

    因而趙小侯這實際上就是讓米來娣等人練練手,熟悉一下碳納米管的制備,更重要的就是在這個過程里,實驗室里形成一種較為融洽的氛圍,讓大家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

    這對于趙小侯來說尤為重要。

    喜歡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方便以後閱讀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110章 先制備個碳納米管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第110章 先制備個碳納米管吧並對被系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