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

第215章 接山觀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黃昏藏書人 本章︰第215章 接山觀景

    一行人背著雙肩包,挎著水壺,手持一桿索撥棍,下端嵌入五枚銅錢,一路發出叮當的脆響聲。

    這索撥棍是放山之人必備的,通常是用鐵梨木,黃楊木等制成,棍體保留樹皮以增加防滑性,總長度約為1.7米。

    它的用處也很多,最主要的還是撥草尋參和防身用,有時也會通過敲擊樹干,傳遞聲響。幫助隊員判斷彼此方位,避免在密林中走散。

    上面嵌掛的銅錢同樣有講究,忌用含“光”字年號,如“道光”,“光緒”這樣的。因為“光”寓意人參逃遁,眾人毫無收獲。最好的銅錢是“開元”年號,這樣能圖一個好兆頭。金戈眾人用的銅錢就是“開元”年號的,這還得多虧了之前山匪的那批藏寶。

    放山抬參可是個危險的活計,這茫茫長白山林,當中危機四伏。不但有毒蟲威脅,同時還要防止麻達山、誤入干飯盆,這可是要命的,所以常見的都是“拉幫伙”。幫伙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幾人,二十幾人,但肯定都是單數,寓意“以參補雙”。也有單人活動的,這樣的人被稱為“撮單棍”。

    眾人一路跟在老洞狗子身後,不對,現在得叫老把頭了。由老把頭先行,二把頭姜文易緊隨其後,腰棍金仁軍位居第三。這三個都是有經驗的,後面幾人則是第一次放山,也叫初把式,負責墊後。金戈留在最後面,路上一群人也不多言,只管跟著老把頭前行。

    這時節的山林根本就沒法走,全憑老把頭的個人經驗和判斷,兩山之間的溝壑和溪水邊都要繞道而行,防止山洪暴發,遇到危險。

    路上時不時地傳來老把頭敲擊樹干的聲音,後面人听見,用同樣的節奏回應著。

    待到一片陌生的山林,老把頭沒有急著尋找野山參,而是招呼眾人一路向著四周最高處的山頂爬去。

    眾人雖心中疑惑,但都深知老把頭經驗豐富,必有其深意,便默默地跟在他身後,朝著山頂奮力攀爬。山林中荊棘叢生,道路崎嶇難行,初把式們不時被劃破衣衫,或是被凸起的樹根絆倒。

    金戈在最後方,時刻留意著隊伍的情況,確保沒有人掉隊。他看著前方老把頭穩健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這老把頭在這長白山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有他在前頭領著,眾人仿佛多了幾分安心。

    隨著海拔的升高,四周的景象逐漸浮現在眾人眼前。老把頭站在最高處,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四周的山林。

    片刻之後,他緩緩抬起右手,指著遠處的一片山林︰“那片林子看著還不錯,咱們先往那兒去看看。”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那片山林郁郁蔥蔥,與其他地方並無太大差別。

    大個子瞧了半天也沒瞧出啥名堂,口中不自覺地嘀咕起來,“這不都是林子嘛!就是比這兒的紅松大點,有啥不一樣的?”

    正準備轉身的老把頭,听了大個子的話語,眉頭皺了皺,臉色陰沉下來,目光嚴肅地望向大個子。

    不等老把頭說話,金仁軍已經樂出聲。“來來來,我幫你把這棵樹拿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快步走到一棵大紅松下面,手中握著一把快當斧,在那比劃著。

    老把頭瞧著金仁軍的模樣,忍不住也樂了起來。笑了兩聲之後,這才開口說道︰“之前就跟你們說了,進了林子就不要亂說話。你說的啥,就要拿啥。”

    大個子被老把頭和金仁軍的反應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撓了撓頭,嘟囔著︰“不就隨口一說嘛,還能真有啥講究?”

    金仁軍笑著停下手中的動作,走到大個子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兄弟,這林子里的規矩多著呢。咱老把頭在這行里那可是經驗豐富,他的話可不能不當回事兒。”

    老把頭看了大個子的神色,微微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放山可不簡單,這些規矩都是祖師爺傳下來的。你要是想吃這碗飯,就得按規矩來。”

    眾人听了老把頭的話,都不禁臉色凝重起來。大個子也意識到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臉上露出一絲懊悔之色,忙說道︰“老把頭,我這不是不懂嘛,以後肯定注意。”

    金仁軍聞言,搖了搖頭,指著那棵大紅松旁的一棵粗大的樹杈子說著。“剛是跟你鬧著玩的,但這林子還是要背。”說著直接兩斧子砍下那樹杈子,轉身插在大個子的後腰上。這也就是參幫里的背林子,其主要目的就是讓人盡量少說話,以便集中精力尋找野山參。

    老把頭見到大個子背上林子,點了點頭,目光再次望向那片山林,說道︰“這片林子看著普通,其實暗藏玄機。我已經老了,既然你們想吃這碗飯,我就把我會的教給你們。那林子處于向陽背風的緩坡,正是窩風朝陽的好地方。像這樣的地方,最有可能找到野山參。這在參幫當中,叫做接山觀景,是很多老把頭的不傳之密,能學多少就看你們的本事。”

    觀過山景,老把頭帶著一群人下了山,向著剛剛選擇的那片林子走去。大個子背著那沉重的樹杈子,起初還覺得有些別扭,走起路來都不太自在。

    但他瞅著老把頭和金仁軍那嚴肅又認真的神情,便漸漸老實起來。一路沉默不語,來到那片林子的山腳下。

    老把頭四處打量了一番,最終選定一處面南背北,窩風朝陽的前坡,後崗坡下有水的地方。這在參幫里叫做壓戧子。

    壓戧子是放山生活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大事。戧子壓在哪,哪里就是家。放山人在戧子里吃飯、睡覺、避雨、休息。

    壓好了戧子,老把頭又用三塊石頭搭成個小廟。放山人稱“老爺府”,也就是采參祖師的“老把頭祠”。

    這個位置一般都離戧子很近,選個大石頭下或大樹下搭建。每天吃飯前,把頭或端鍋的都要給老爺府上供飯。

    在一片樹葉上放上一點飯,如果第二天一早發現供飯沒有了,或讓小動物吃了,說明山神老把頭來收供了,就意味著老把頭會保佑能挖到大棒槌,每天早晚把頭都要帶領參幫拜老爺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方便以後閱讀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第215章 接山觀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第215章 接山觀景並對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