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

第121章 見兩位尚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北大荒 本章︰第121章 見兩位尚書

    石鎮清看到這爺倆的鬧劇。

    趕快走了過去。

    他听到楊銳的名字,算了算時間。

    知道這個小男孩就是未來主張變法圖存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銳。

    他命人將父子拉開。

    楊成煦看到石鎮清被眾多文武官員簇擁。

    嚇得他趕快磕頭行禮。

    “各位將軍,我教訓兒子,多有得罪,多有得罪……”

    石鎮清說道︰“楊成煦,我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這天府大學堂是我主張改制的。未來會增加許多新式學科。即便你怕清兵卷土重來,又何必阻攔你兒子求學呢?你不過是清朝的一個秀才,也許你兒子的未來前途會遠遠超越你。”

    楊成煦偷瞄了一眼石鎮清,緊接著又叩了三個響頭。

    他磕磕巴巴的說道︰“這……這個我說的不算,還需要小兒決定。”

    他狠狠瞪了一眼楊銳。

    九歲的楊銳仰著頭對抗著楊成煦。

    “我就要來天府大學堂學習,有何不可?你要做辮民你就做,我還要割了辮子,我也要做長毛。”

    楊成煦氣的幾乎就要瞪死兒子。

    不過礙于石鎮清在此,他不敢發作。

    他硬是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翼王,我們是平頭百姓,不敢跟著做那些改朝換代的事情,請翼王開恩放我們回去吧。”

    石鎮清怒斥道︰“楊成旭,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朝代興衰有輪回,你應該明白。目前清朝朝政腐朽,民不聊生,我石達開舉義旗伐清,所過之處,萬民響應。你難道覺得我會放棄蜀中,還是保護不了川民?”

    “小民不敢胡說,只是都說那曾國藩殺人不眨眼,只要有咱們太平軍佔領過的城。不分青紅皂白,他都屠殺一空。”

    石鎮清冷笑道︰“既然如此,你覺得他如果攻進成都,你還會幸免于難嗎?”

    楊成煦被懟的啞口無言。

    “這……”

    一旁的邱雲機說道︰“楊成煦,翼王勤政愛民,罪不累其子。昨日城內巨商陳宦海冒名屠殺百姓,蓄意嫁禍我太平軍。翼王也只是懲罰首惡,將他全家流放攀枝花,並沒有過多的殺戮。與曾剃頭相比,天壤之別,這氣象你還看不明白嗎?”

    楊成煦嘆口氣說道︰“哎,我並非不知道,而是為了保全犬子。”

    一旁的張遂謀也說道︰“翼王有心栽培人才,听說你兒子能將唐詩三百首倒背如流。可見記憶力驚人,何不在此繼續深造?”

    石鎮清接話道︰“關于學習的費用你不必擔心,楊銳的學習費用全從聖庫里出。對于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也要獎勵。未來我打算將聰慧的孩童送往國外留學,繼續學習西洋學科,為天下百姓效力。”

    楊成煦被感動。

    他一個長頭磕在地上。

    拜謝道︰“今日犬子沖撞翼王,因禍得福,多謝翼王厚恩。”

    楊銳也跟著給石鎮清磕了一個頭。

    石鎮清這才揮手讓楊成煦送楊銳回到學堂。

    一場鬧劇過後,蕭浚蘭帶著李惺和牛樹海兩位大儒到了。

    牛樹海恭敬的給石鎮清施了一禮。

    “牛樹海拜見翼王。”

    石鎮清沖其點了點頭。

    李惺也同樣見禮後。

    石鎮清看著李惺手中寫就的一首詩。

    還未等他開口,蕭浚蘭就一把扯下。

    交到了石鎮清面前。

    石鎮清細細讀了一遍︰“

    昔日勤王上玉京,桃花馬上請長纓。

    萬里征戰掃侵賊,震地威名白桿兵。

    金印又傳三世將,旌旗爭認娘子營,

    至今秋雨秋風夜,隱約笳聲雜紡聲。

    “好詩。”

    石鎮清連說三個好字。

    李惺不覺羞的滿臉通紅。

    李惺這才解釋道︰“我昔日曾過去女將秦良玉的練兵場舊址,至今仍能夠想象當時白桿兵北擊八旗兵的雄渾。今日在校場偶見娘子軍營喊殺震天,聲如驚雷,果然巾幗不讓須眉。”

    石鎮清點頭說道︰“老翰林這首詩做的果然非同凡響。若不是我來到此地,你做的這首詩怕也會因為清廷的文字獄,而擔上反叛謀逆的罪名。”

    李惺用鼻子哼了一聲。

    憤慨地說道︰“老夫兩袖清風,何懼之有,大不了下了大牢,被處斬就是。”

    一句話說完,石鎮清頓感李惺的豪邁。

    石鎮清繼續問道︰“老翰林如何看待此時的朝廷?”

    李惺面帶痛苦的神色說道︰“哎,我本已經年過花甲,不想涉談國事。奈何屢屢听到亡國之聲,我與牛樹海幾次談到國事,都是心中淒涼。我在翰林院當差之時,眼看著大清國力日漸衰微,百姓困苦不堪,國家災禍不斷,內外交困。或許這就是王朝末年的征兆吧。”

    李惺嘆口氣繼續說道︰“據我觀察,西太後慈禧並非女皇武則天,也只是學其表而無其實。她在宮中每宴180道菜。而百姓卻食不果腹,正如杜甫所言,生女猶得賣青樓,生男埋沒隨百草。現在整個國家禮崩樂壞,何談禮儀之說。這也是我拒不接受禮部尚書的原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石鎮清歸勸道︰“自古飽腹而知禮,待我施行鈞田後,讓百姓們安居樂業。再勞煩老翰林廣宣儒家文化,造福百姓。況且四川新定,學子渴望讀書考取功名,博得一官半職。未來我還要開科舉,以成全士子們建功立業、報國之心。”

    李惺見石鎮清說的誠懇。

    不好再拒絕。

    于是答應道︰“翼王三番請我,我再請辭豈不是不識抬舉?既然翼王想要為百姓打江山,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再盡綿薄之力,為天國延攬人才。”

    李惺當即跪拜于地,對著石鎮清叩了三個響頭。

    石鎮清一把拉起李惺。

    當即跟他說起改革學科的意思。

    李惺也算是見多識廣,而且讀過林則徐的《四洲志》。

    他曾經曾向咸豐進言過勸其變法革新,但是卻差點丟了腦袋。

    他知道咸豐並非英明之主,在失望之下,後來就索性避談國事。

    石鎮清接著又說道︰“李尚書,我天國從51年開始起義以來,戰死沙場的將領都無名無分。我的意思,在成都北郊建一座天國將士陣亡碑。將所有為天國作戰犧牲的將領名字鐫刻上去。以受後人瞻仰。”

    李惺雖然一直關注太平軍的起事,但是了解不多。

    于是說道︰“既然翼王吩咐。待臣調查後再著手此事。對于翼王攜大軍大破成都的經過,我已經听蕭浚蘭說過,這參將薛忠良,還有刺殺田興恕失手的妓女于幼薇自然也要寫在石碑上。”

    石鎮清點了點頭,他又轉頭看向一旁的新任刑部尚書牛樹海。

    向其問道︰“牛尚書,你可有何新舉措告知本王的?”

    喜歡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請大家收藏︰()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方便以後閱讀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第121章 見兩位尚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第121章 見兩位尚書並對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