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關守將柳大成聞言,猛地轉過頭來,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副將,厲聲道︰“你剛才說的話,我就當沒听見!但若你再敢說出如此擾亂軍心的話,定斬不饒!”
副將無奈地嘆了口氣,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說的都是大實話。溪水關如今已被朝廷棄之不顧,繼續堅守下去確實已無意義。
朝廷既然都已經放棄了他們,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投降或許才是明智之舉。
可是,柳大成對朝廷的忠心卻堅如磐石,他決心與溪水關共存亡,絕不投降。
鄭虎派出的探子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于歸來,他面色凝重地向鄭虎稟報了溪水關的情況。
鄭虎原本並未料到福親王竟然已經開始對溪水關發動攻擊,這讓他意識到福親王顯然也是擔心自身遭受攻擊,因此才如此急切地想要攻佔溪水關。
鄭虎毫不猶豫地下令部隊急速行軍,因為探子親口告訴他溪水關正處于極度危險之中,如果他不能及時趕到,恐怕溪水關將難以守住。
與此同時,福親王站在溪水關外,凝視著這座久攻不下的關卡,心中愈發焦急。他不停地催促士兵們加緊進攻,希望能盡快突破敵軍防線。
站在一旁的周權見狀,連忙勸慰道︰“父王,您不必過于焦慮,依我看,天黑之前我們必定能夠攻下溪水關。”
然而,福親王卻憂心忡忡地說道︰“我所擔憂的是二皇子一旦得知這里的戰況,便會派兵前來支援溪水關,如此一來,我們就會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所以必須爭分奪秒,盡快拿下此地。”
天色漸漸暗下來,夜幕籠罩著大地,然而福親王卻沒有絲毫停止進攻溪水關的意思。
就在這時,一名探子神色慌張地飛奔而來,氣喘吁吁地跑到福親王面前,滿臉驚恐地喊道︰“王爺,不好了!距離我們二十里的地方發現了一支敵軍,粗略估計大概有十多萬兵馬啊!”
福親王听到這個消息,心中猛地一沉,仿佛被重錘擊中一般。
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看來二皇子已經識破了他的計劃,否則援兵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抵達。
福親王當機立斷,立刻下令鳴金收兵。隨著一陣急促的鑼聲響起,原本正在激烈攻城的士兵們紛紛停止攻擊,迅速集結起來。
福親王放棄了那些龐大而笨重的攻城器械,率領著他的部下馬不停蹄地向距離溪水關最近的臨水城撤退。
當鄭虎率領著士兵們匆匆趕到時,只見福親王的軍營里已經空無一人,只剩下一片狼藉和空蕩蕩的營帳。
鄭虎心中暗罵福親王跑得比兔子還快,同時也不禁對他的果斷決策感到欽佩。
而另一邊,柳大成遠遠地望見了鄭虎隊伍中的旗幟,心中頓時涌起一股難以抑制的激動。
他恍然大悟,原來福親王之所以會突然主動撤退,正是因為援軍已經抵達。這個發現讓柳大成信心倍增,他相信只要有鄭虎的支援,溪水關一定能夠守住。
柳大成立即下令打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鄭虎的到來。
當鄭虎的身影出現在視野中時,柳大成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
他快步上前,拱手作揖,聲音略微顫抖地說道︰“鄭將軍,您辛苦了!陛下沒有忘記我們啊!”
鄭虎微笑著回禮,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他顯然沒有想到柳大成會如此激動,畢竟在這種艱難的局勢下,人們往往容易失去信心。
柳大成的心情此刻可謂是百感交集。原本,他對朝廷的救援已經不抱太大希望,甚至覺得自己和這座城池都已經被朝廷所遺棄。然而,鄭虎的到來卻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他內心的黑暗。
柳大成定了定神,問道︰“鄭將軍,此次您帶來了如此眾多的兵馬,想必陛下定有重要旨意吧?”
鄭虎點了點頭,將目前的局勢詳細地向柳大成講述了一遍。他告訴柳大成,福親王現在已經退守臨水,而他的軍隊則被死死地堵在了中州。
只要能夠阻止福親王離開中州,讓他無法獲得補給,那麼擊敗他便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柳大成听後,眉頭微皺,沉思片刻後說道︰“鄭將軍,福親王定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必定會想盡辦法讓南洲出兵,繼續攻打溪水關。畢竟,對他來說,溪水關已經是他最後的希望了,他必然會拼死一搏。”
鄭虎一臉自信地說道︰“我這次帶來了整整十五萬的精銳兵馬,再加上你手中原有的兵力,守住溪水關簡直是易如反掌,你完全不必擔心南洲會出兵來攻打我們。”
柳大成听後,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鄭虎的說法。
實際上,早在福親王的大公子周權決定進攻溪水關之前,他就已經未雨綢繆,提前派遣軍隊將方圓百里範圍內的糧食全部搜刮一空。
因此,如今的溪水關不僅兵強馬壯,而且糧草充足,根本不存在後顧之憂。
然而,形勢卻在此時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原本佔盡優勢的福親王,此刻卻因為失去了補給線而陷入了絕境。
想要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搜刮糧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此一來,要想突破當前的困境,對福親王來說無疑是難如登天。
只見福親王面色陰沉地坐在首位,一言不發。
下方的將領們更是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畢竟,誰也沒有預料到局勢會突然變得如此被動,而且目前的情況對他們極為不利,稍有不慎,恐怕所有人都將葬身于此。
就在一片死寂中,大公子周權終于鼓起勇氣打破沉默,說道︰“父王,依兒臣之見,如今我們的處境已然十分艱難,倒不如與太子進行談判,主動放棄中州所有的城池,換取我們安全撤回益州的機會。
這樣一來,我們便無需再為補給的問題而憂心忡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