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些沒有被關進緝查司大牢的官員們,雖然暫時逃過一劫,但也並非高枕無憂。
王一天對他們發出了嚴厲的警告,告訴他們並非沒有罪行,只是鎮北王仁慈,給了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如果他們不知悔改,繼續為非作歹,那麼下一次被清算的可能就是他們了。
周寧正在忙碌地整頓官場,而與此同時,二皇子周立卻收到了一份重要的情報——西疆正在進攻定西關。這個消息讓周立心中涌起了一個想法,于是他立刻找來了鄭為國,一同商議此事。
周立坐在書房的椅子上,一臉嚴肅地對鄭為國說道︰“西疆正在攻打定西關,端親王被牽制在那里無法脫身。如果我們此時出兵進攻凌城,你覺得成功的幾率會有多大呢?”
鄭為國低頭沉思片刻,然後回答道︰“陛下,雖然目前的形勢對我們似乎有利,但裕親王還在凌城,太子必然會有所防備。我認為我們應該先靜觀其變,等待更合適的時機再行動。”
然而,周立自從登上皇位以來,心中一直渴望著能夠擊敗太子周明,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如今這個絕佳的機會擺在眼前,他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呢?
周立眉頭微皺,語氣堅定地說道︰“如果我們現在進攻凌城,太子就會陷入雙線作戰的困境,首尾難顧。這樣一來,我們成功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朕已經決定了,讓鄭虎立刻率領軍隊出兵攻打凌城!”
鄭為國勸阻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若是您下令進攻凌城,太子定然會派遣援兵前往增援。如此一來,鎮北王便會趁機攻打荔城。一旦他成功奪取荔城,便可一路暢通無阻地進軍北州,而我們則是為他做了嫁衣啊!”
鄭為國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太子周明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凌城,到那時,鎮北王周寧極有可能會趁虛而入,坐收漁利。
周立听後,若有所思地說道︰“鄭愛卿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依你之見,我們若派兵攻打益州,又當如何呢?”
益州與中州相鄰,且此地僅有金吾衛右將軍許世昌所率的四萬兵馬駐守。相較于攻打凌城,此時進攻益州顯然更為有利。
鄭為國聞言,趕忙附和道︰“陛下聖明!此時進攻益州,實乃天賜良機啊!益州兵力空虛,正是我們出兵的大好時機。”
然而,周立卻面露難色,他深知許世昌實力非凡,一般的將領恐怕難以與之抗衡。
周立遲疑片刻,終于還是開口問道︰“鄭愛卿,依你看,應當派遣何人率軍攻打益州呢?”
鄭為國一臉恭敬地對皇帝周立說道︰“陛下,微臣認為御林軍副統領趙飛雲是此次出征的最佳人選。”
周立微微頷首,表示贊同。他心中自然清楚趙飛雲的情況,此人因為得罪了許世昌而被罷官免職,但如今周立重新啟用他,也是看中了他的能力和忠誠。
周立當機立斷,下令讓趙飛雲率領十萬大軍火速進攻益州,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將其佔領。
與此同時,太子周明和魏無忌也在商議著周立是否會趁機攻打凌城。
周明皺起眉頭,分析道︰“依我看,周立對凌城可謂是垂涎已久,他絕對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必定會出兵攻打凌城。”
魏無忌深表認同,附和道︰“太子殿下所言極是,為防萬一,我們還是應該向凌城增派三萬兵力,以免鄭虎那家伙趁虛而入,偷襲凌城。”
然而,周明卻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說道︰“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直接派遣火槍營前往凌城即可。這些士兵們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也該到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廝殺一番了。”
魏無忌略作思考,覺得太子的提議確實有其合理性,于是點頭應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火槍營確實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周明對火槍營寄予厚望,他希望這支軍隊能夠像周寧的火槍營一樣,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殺敵無數。
太子周明自認為算無遺策,但他萬萬沒有料到,周立竟然會出人意料地選擇進攻益州,而他之前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防範周立攻打凌城。
趙飛雲在接到命令後,毫不猶豫地率領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益州進發。他心中充滿了對許世昌的憤恨,因為許世昌曾經對他不屑一顧,這讓他倍感屈辱。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親自擊敗許世昌,當面狠狠地羞辱他一番。
趙飛雲深知宜安城的重要性,它不僅是中州進攻益州的門戶,更是打開益州大門的關鍵所在。因此,他決定采用一種巧妙的策略——讓士兵們偽裝成商隊,混入宜安城。
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安排,趙飛雲的隊伍成功地隱藏了起來。他們花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才讓一萬名士兵順利地混入了宜安城。
而此時,許世昌正親自坐鎮宜安城,這也是太子周明對益州放心的原因之一。畢竟,有許世昌的四萬兵馬駐守在此,敵人若想攻下宜安城,至少需要派出十萬以上的兵力才行。
只要許世昌能夠堅守十天,那麼太子周明的援軍必定會如及時雨一般趕到,為宜安城解圍。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趙飛雲竟然率領大軍如狂風驟雨般兵臨城下,而許世昌對此卻事先毫無察覺。
當許世昌得知領軍之人乃是趙飛雲時,他的嘴角不禁泛起一絲輕蔑的笑容。在他眼中,趙飛雲不過是個徒有其表的酒囊飯袋罷了,想要憑借這樣的對手來擊敗自己,進而奪取宜安城,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許世昌打心底里瞧不起趙飛雲這個人,他認為趙飛雲空有一身蠻力,卻毫無智謀可言。然而,就在他對趙飛雲不屑一顧之時,趙飛雲卻毫不遲疑地命令士兵們立刻對宜安城發起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