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常的大型制造企業,其產品的生產,都需要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來支撐。
就比如汽車產業。
一家公司生產的汽車零件,就包含了發動機、框架、輪胎、 座椅、玻璃等諸多配件。
這種配件,通常情況下,絕不是一個公司能夠負擔的起的,必須得有一個上下游制造產業的全面參與,才能將這輛汽車所需的零件全都集齊。
有了這些零件之後,才能在生產車間內將這些零件組合成一輛成型的汽車。
光是一個汽車生產商,就足以養活上下游很多勞動密集型的企業。
可是現在,謝玉東卻做了一件與全世界車企完全不一樣的行為。
他生產的這輛汽車,所有的零配件,全都是自己公司生產的,除了跟上游產業有點聯系外,下游產業他是理會都不理會。
就連上游的礦石冶煉和零部件的制造,謝玉東也只是向一些鋼企要了一些鋼錠等產品,之後的零配件加工,也都是自己的公司來搞定。
就連輪胎都是他公司自己生產的,反正除了最基礎的礦產金屬外,其余的產品,全都是謝玉東自己公司生產的。
他從一開始就為了生產汽車進行布局,中詞公司和異人制造,早就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廠房車間。
比如現在東南銀行投資建設的橡膠公司,現在已經投入了生產,可以為全世界的車企提供輪胎等橡膠產品。
又比如,中詞集團開設的一家鋼鐵制品廠,幾條生產線的產品,都是供應汽車的鋼鐵配件,因為精度高,價格也便宜,現在已經成了好幾個車企的零配件供應商。
在謝玉東開始搞汽車時,他提前布局的這些制造企業頓時都派上了用場,幾乎涵蓋了所有汽車需要的零部件。
至于有些生產不出來的東西,則直接在陶城市新規劃的工業區廠房內,將這些缺失的配件生產出來。
可以說,除了最上游的金屬加工企業外,一輛汽車所需要的全部零部件,謝玉東旗下的企業,全都能生產的出來,且趁成本低,質量奇高。
就像是某個音樂人一樣,作詞、作曲、配樂、後期制作,全都是親力親為,堅決不讓外人賺一個銅板。
謝玉東造汽車也是這樣,所有的配件和發動機,全都是自己的公司生產的,堅決不要外面的公司參與到自己的汽車生產環節中來。
如此一來,就可以做到精準控制汽車的生產成本,同時也能將品控做到最好。
但這種行為,對于整個市場來說,卻顯得很不友好。
這也是謝文龍主動上門勸阻謝玉東的原因。
在國家這個整體環境中,任何一個制造企業都不可能吃獨食。
越多的企業參與到產業鏈條內,就就越能養活更多的人,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越是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
這種企業的利潤可能不是最大,但對于解決人口就業,拉動地方經濟,卻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現在,謝玉東做的事情,卻完全沒有考慮這一點。
他的無人化智能生產車間,已經不需要工人了,就算是需要,也只是需要幾個懂技術的高科技人才,用來對機器進行檢修和處理。
普通文化水平的人,根本干不了這種活,他們甚至看不懂里面的程序,也操作不了里面的設備。
從這點來看,謝玉東的這些工廠,完全解決不了附近居民的就業問題,最多只能算是交稅大戶。
但這對陶城市的領導班子來說,未免有點達不到預期水平。
他們這些人因為品級過低,並沒有資格知道謝玉東的具體身份,只知道謝玉東是凝晶日化的董事長,還是異人制造的總裁。
最關鍵的是,這個謝玉東還是陶城本地人!
現在來老家投資,大家都希望謝玉東能夠為老家提供大批的工人崗位,i解決一下七大姑八大姨的就業問題。
因此他們對謝玉東的到來期望極高,在得知謝玉東要制造汽車時,都興奮的不行,覺得肯定要招收一大批本地人就業。
結果謝玉東只要了是十幾個本地人,主要是用來看大門的,並沒有人參與到公司的具體生產環節中。
因此他們都坐不住了,這才找謝文龍來勸一下謝玉東。
“我自己的公司,我愛怎麼做怎麼做!”
謝玉東面對老爸謝文龍,很是無語道︰“我自己造車玩,關他們屁事!我愛怎麼搞,就怎麼搞!”
謝文龍道︰“你也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企業家了,你怎麼也得有一種使命感吧?投資家鄉,回報家鄉,你總能夠做到吧?你現在一切都搞智能化,無人化,產業鏈條密封化,那咱們地區的老百姓,能得到什麼實惠?”
謝玉東道︰“我交稅啊!我這公司一旦發展起來,肯定要往地方上交稅的!這就是我對家鄉的回報。”
謝文龍︰“交個屁!你這是高科技產業,政府扶持,地方鼓勵,直接免了你五年的賦稅,這五年內,你不會向政府繳納任何稅金。反倒在水電方面,政府給于最大的減免。”
謝玉東笑了笑︰“老爸,我現在要搞的東西,都是真正的高科技產品,石墨烯巨能電池,還有汽車制造,以後都不需要人力了。人類的工作強度和精準度,完全沒法跟機器相比。”
他對謝文龍道︰“至于本地百姓,我會開一個糧食果蔬公司,將農民手里的田地全都集中在一起,然後進行種植蔬菜、水果和糧食,到時候給農村百姓一定的錢財,且給他們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還免費贈送他們剛研發的汽車,算是對他們這輩子為國家貢獻的補償了!”
謝玉東一家人都是農村人,他對農民有極大的感情,別的人他可能不會管,但對于本地農民,謝玉東真的要管一管了。
大家都是人,都是一輩子為國家做貢獻,結果農民交了幾十年的公糧,臨了什麼都沒有,老年補貼,一個月才一百來塊錢,勉強夠吃鹽點火的費用。
這還是生活方面。
至于醫療方面則更加難受。
職工醫療保險的錢,可以每年進行累計,唯獨農民的合作醫療保險,須得年年交,年年清零,而且一年比一年交的多。
搞的普通老百姓都快要交不起了!
最關鍵的是,有了合作醫療,看病反倒花錢比以前還要多了!
同樣的病,在衛生院里走醫保,比不走醫保花的錢還要多!
若是得了重病,在本地的報銷力度還算是高點,一旦出了縣城去市級醫院,報銷力度就減少很多,到了省級醫院之後,最多能報銷百分之四十。
得了重病的人,有哪一個不想去好一點的醫院看病?
那麼你去上級醫院,就得承受醫療費用報銷額度小的結果。
反正無論從那方面來看,最苦的就是底層的這些農民。
謝玉東別的群體他可以不管,老家的這些農民,他必須讓他們活的有點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