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縣里的情況比較復雜,工業基礎薄弱,教育和科技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
但這也意味著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希望你們能發揮自己的專長,為縣里帶來新的變化。”張揚說道。
對于兩人到來,張揚倒沒有排斥心理。
兩人既然能在這個年紀走上這個工作崗位,能力方面肯定沒問題。
只要他們一心為雲棲縣發展使勁,哪怕不站隊他也無所謂了。
這點胸襟張揚還是有來著,不是所有人都站隊他就是對的。
周正陽說道︰“張揚縣長,您放心,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過,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可能還需要您和各位同事的支持。”
周正陽率先表態,作為少壯派,過來肯定不是養老來了。
養老有更好的去處,人大跟政協,每天事情很少。
來雲棲縣,他們也想大展身手。
張揚笑道︰“這是自然,咱們是一個團隊,有什麼問題隨時溝通。”
陸明遠也說道︰“張揚縣長,我也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過,我听說縣里的一些企業對科技不太重視,這可能會影響科技工作的開展。”
來之前,陸明遠打听了下雲棲縣問題。
雲棲縣企業不多,更別說科技投入了,這基本上是個積累的分工!
不過沒辦法,誰讓周正陽有個好娘家呢,看看人家分管的,在看看他分管來著,高下立判!
張揚皺了皺眉頭,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
不過,我們可以先從一些有潛力的企業入手,引導他們重視科技,加大研發投入。”
說實話,這個問題張揚也解決不了。
就算有企業來雲棲縣投資,也不可能是科技企業,更別提科技投入了。
要不咋說出身很重要。
看看周正明分管的行業,絕對好過陸明遠。
不過他也不好說什麼,張揚跟兩人分別聊了兩個小時,交代了下工作問題。
接下來的幾天,周正陽和陸明遠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周正陽帶著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生產狀況、市場需求和面臨的困難。
他發現,縣里的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缺乏市場競爭力。
至于原因,很多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產品附加值低。
如果不進行轉型升級,很難在市場上立足。
周正陽跟企業負責人談了下這個情況,企業負責人也還是攤攤手。
他們也沒辦法,企業轉型升級需要資金和技術支持,他們不但沒資金,更加沒有技術上的支持,要不縣里幫忙解決下?
這個回答把周正陽給難住了。
他剛來雲棲縣,還沒有徹底了解情況,怎麼回答這一問題?
他倒是想支持來著,前提要縣財政有錢啊。
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
如今雲棲縣在搞大建設,可能有錢嗎?
應該沒有。
他都懶得去詢問了,這一情況只能擱淺。
陸明遠則忙著走訪學校,了解教育資源的分配情況。
他發現,縣里的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落後,很多農村學校甚至連基本的實驗設備都沒有。
雲棲縣教學水平還行,可師資力量跟不上,設施跟不上,早晚會被人超越。
好在縣里已經注意到這方面,準備新建學校,不過鄉鎮學校怎麼辦?
光是縣區師資力量跟設施上來,農村上不來也不行。
沒辦法,陸明遠只能找來縣教育局局長詢問下情況。
教育局局長把情況交代了下,這算是好的了,縣長沒來前,教師們連工資都開不出來。
如今能解決了教師工資問題,已經很難了,至于農村教育問題,短時間內怕是解決不了!
除非縣里發財了。
听到這種情況,陸明遠沒有說什麼。
各縣區都面臨這種情況,甚至有的縣區教師去市里上訪,要求解決工資問題。
很多地方教師有的已經一年沒開支了。
之前雲棲縣也上訪過,不過在張揚上任後,沒有再出現教師上訪情況了。
從這里也能瞧出來,縣長在雲棲縣干了不少實事。
既然縣里沒辦法,陸明遠也想有點動作,他打算加強師資培訓,同時,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比如鼓勵企業捐贈教育設備。
既然陸明遠這麼說了,教育局局長能拒絕嗎?
培訓下到是問題不大,所需要的資金不多,關鍵是找企業化緣,怕是有些難,除非是縣長親自出面才行,他們分量不夠啊!
他們找上門,人家未必會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