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棚桃也下來了,洪泰再次來到文丘縣。
他投資的果蔬加工廠已經開工了,這次他投入了3000萬試試水。
如果效益好的話,後續還會加大投入。
提及工廠籌備,沈文星著實幫了不少忙。
起初,沈文星得知洪泰涉足果蔬加工行業,心里難免有些膈應,畢竟兩人曾是同行,這行業蛋糕就那麼大,多一人分羹,壓力自然不小。
可洪泰這人能屈能伸,每次見到沈文星,姿態放得極低,一口一個 “沈哥” 叫著,虛心討教行業經驗,態度誠懇得讓人沒法拒絕。
時間一長,沈文星也漸漸釋懷,想著就算洪泰不進來,眼饞這行業利潤的大有人在,遲早也會有其他人入局。
洪泰既然已經來了,說不定還能憑借自身實力,擋住一些潛在競爭者,從長遠看,未必全是壞事,兩人關系也就慢慢緩和,處得還算融洽。
這其中多虧了張揚從中巧妙周旋。
大家本都是朋友,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可不希望日後老友踫面,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
平日里,張揚沒少開導沈文星,化解他心中芥蒂,這才讓局面慢慢緩和。
有想法正常,換做張揚,同樣會如此。
沒有想法才不正常了。
也就是張揚,換做其他人開導,沈文星未必會買面子。
到達文丘縣,洪泰便去查看工程進度。
廠房主體已基本完工,各類設備也陸續到位,安裝工作有序推進。
對于工程進度,他還算滿意。
按照這速度,預計兩個月後,工廠便能正式投入使用。
視察結束,洪泰和張揚吃了頓飯就離開文丘縣。
隨著一輛輛滿載蔬果的貨車緩緩駛離,文丘縣百姓的錢袋子愈發鼓了起來。
這一切的繁榮景象,百姓們心里都清楚,離不開一個人——張揚。
自從張揚來到文丘縣,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與項目相繼落地,從最初推動蔬果種植產業,到引入深加工項目,再到如今市場的蓬勃發展,一步一步帶領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百姓們對張揚滿是感激,街頭巷尾時常能听到對他的夸贊。
如今張揚在文丘縣的聲望已經無人能及。
哪怕之前的孫正雄也不行。
縣城中,商場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充足的資金注入,讓工程進展順利。
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建築工人們干勁十足。
按照目前的進度,明年這個時候,一座現代化的商場將拔地而起,為文丘縣的商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老街改造項目更是進展迅猛,原本破舊的老街如今已煥然一新。
古老的建築經過修繕,保留了原有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的設施與風格。
青石板路重新鋪設,街邊的店鋪招牌統一規劃,古色古香中透著時尚氣息。
預計七月份之前,老街就能徹底改造完畢,成為文丘縣的一張嶄新名片,吸引更多游客與消費者,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這就是張揚來到文丘縣一年後的改變。
之前的文丘縣曾頂著貧困縣的帽子,經濟發展滯後,百姓生活困苦。
但在張揚的領導下,短短一年間,文丘縣成功甩掉了貧困的包袱,實現了華麗轉身,一躍成為西海市gdp增長最快的縣區,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也遠超其他縣區。
這一斐然成績,不僅在西海市引起了轟動,更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與贊揚。
省委書記特意表揚了西海市市委書記王啟鳴和市長趙秉毅,肯定了他們在推動縣區脫貧與經濟發展方面的卓越領導。
被省委書記表揚的王啟鳴心情格外舒暢,整個人容光煥發。
省里下轄諸多地市,其中三大貧困縣,西海市就獨佔兩席,長久以來,這一直是壓在王啟鳴心頭的一塊巨石。
如今,這兩個貧困縣成功摘掉了貧困帽子,這份政績實打實擺在眼前,誰也無法抹殺。
雖說西海市目前在全省經濟排名中依舊靠後,但貧困縣的成功摘帽,已然是了不起的突破。
尤其是青陽縣與文丘縣一路高歌猛進,發揮出強勁的經濟帶動效應,來年,西海市極有可能擺脫多年來經濟墊底的窘迫局面,甚至有希望躋身全省經濟排名前十。
這一預判並非無的放矢,青陽縣在特色農業產業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上成果顯著,文丘縣憑借蔬果種植及深加工產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經濟飛速增長,兩縣宛如西海經濟發展的 “雙引擎”,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正逐步改寫西海市經濟格局。
王啟鳴深知張揚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他越想越覺得張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年紀輕輕,便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在文丘縣大刀闊斧搞改革、謀發展,帶領百姓脫貧致富,盤活了一方經濟。
青陽縣能有今天,也離不開張揚當初打下的堅實基礎。
可惜啊,王啟鳴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惋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揚太年輕了,雖然能力出眾,政績斐然,但在論資排輩的官場體系中,想要再次獲得晉升,有些難。
如果可以,他還真想給張揚個副市長當當,看看他到底能不能為西海市帶來變化!
不過,王啟鳴暗自下定決心,往後一定要多給張揚創造機會,讓他在更廣闊的舞台上施展才華,為西海市的發展繼續發光發熱,助力西海市早日實現經濟騰飛,在全省經濟版圖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一旦西海市經濟起來了,他也可以憑借著政績更進一步。
全省誰不了解曹書記?
只要你能把經濟發展起來,曹書記會毫不吝嗇的提拔你。
這也是為什麼在曹省長接任書記後,全省都在拼命的拉企業,搞經濟。
官當到這種程度,誰不想更上一層樓?
他王啟鳴也想啊。
不光王啟鳴,就連市長趙秉承對張揚的表現也很滿意。
最開始趙秉毅內心對提拔張揚極為抗拒。
張揚太過年輕,如此迅速地崛起,讓趙秉毅難以接受。
在他看來,即便張揚能力再強,也應按部就班,等個三五年,積累足夠資歷再提拔不遲。
然而,省里施加的壓力太大,尤其是曹書記上任後,公開表明 “不換思想就換人,地方經濟發展不起來,就是官員的錯,沒有任何理由可找”。
趙秉毅去省城匯報工作時,因西海市經濟持續墊底,被領導嚴厲批評,這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
西海市作為全省經濟的 “拖油瓶”,一旦省里決心換人,市委書記有責任,而主管經濟發展的他,更是首當其沖。
在這種巨大壓力下,他才不得不啟用張揚,讓其擔任縣委副書記兼任常務副縣長。
沒想到,這個張揚如此給力。
僅僅在文丘縣待了一年時間,便助力文丘縣成功脫貧,經濟增長速度更是一躍成為全市第一,確切地說,是全省第一。
放眼全省,哪個縣區的經濟增長速度能超越文丘縣?
答案是沒有。
當然,文丘縣原本經濟基礎薄弱,處于墊底位置,基數小,增長速度相對容易提升,這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但不可否認的是,張揚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領導能力和創新舉措,讓文丘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讓趙秉毅對他刮目相看。
如今,趙秉毅滿心期待,盼著張揚能在未來創造更多奇跡,為西海市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驚喜。
張揚可不曉得兩位領導對他非常滿意,他正在為文丘縣下一步做打算。
就在此時,楊俊茂敲門而入︰“張書記,剛才市里辦公室來電話,市里決定召開一次經濟發展經驗交流會議,邀請文丘縣作為典型代表,分享脫貧致富與經濟增長的經驗。”
張揚听後,微微皺眉。
說實話,這個風頭他不想出。
其他人會怎麼看他?
可現在好像由不得他。
市里下達的命令他能拒絕嗎?
不能!
幾天後,經濟發展經驗交流會議在西海市大禮堂召開。
全市各個縣區的領導齊聚一堂,目光紛紛聚焦在文丘縣的代表們身上。
張揚作為主講人,站起身來,條理清晰地開始介紹文丘縣的發展歷程︰“各位領導、同仁,文丘縣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幾個關鍵因素。
首先是因地制宜,我們深入調研文丘縣的地理環境與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蔬果種植產業,並引入深加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按理說,應該是孫鳳鳴來講,他是縣委書記,可趙秉承點名讓張揚來。
對此張揚很無奈。
別看孫鳳鳴表面上不在意,內心肯定不會舒服!
不過張揚能有什麼辦法,反駁了趙市長?
他可不敢!
台下的縣區領導們听得認真,不時低頭記錄。
有的頻頻點頭,對文丘縣的發展模式表示認可;有的則提出疑問,就具體實施細節進行探討。
會議現場氣氛熱烈,交流互動頻繁。
會議結束後,不少縣區領導圍攏過來,向張揚取經,希望能將文丘縣的成功經驗帶回自己的縣區……
喜歡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請大家收藏︰()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