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

第90章 進入市長、市委書記視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半世浮閑 本章︰第90章 進入市長、市委書記視線

    常委會結束後,閻浩波滿心失落。

    他又一次敗了,接連不斷的失敗讓他漸漸失去了耐心。

    他心里清楚,自己如今的處境岌岌可危。

    要是再這樣毫無話語權,他在青陽縣多年打下的根基恐怕將毀于一旦。

    閻浩波的眼中閃過一絲瘋狂,如果張揚跟甦靜瀾繼續施壓逼迫,他不介意魚死網破。

    此時,張揚和甦靜瀾並不知道閻浩波在想些什麼。

    白山鎮成為試點鄉鎮後,這次風波很快就平息了。

    這也讓各鄉鎮看到了縣里對張揚的支持態度。

    既然如此,其他人也不會傻到繼續為難張揚,畢竟誰也不想沒事找事。

    縣委常委會都已經形成了紀要,他們要是再去施壓,那無疑是在和縣委常委會作對,他們可沒這個膽子。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閻浩波。

    那些鄉鎮黨委書記、鎮長以及各大局局長本來就看張揚不順眼,有了機會自然想給他找點麻煩。

    但這次失敗也不能怪他們,他們總不可能真的跑到常委會上去和張揚針鋒相對,那簡直就是自討苦吃。

    當這個消息傳到白山鎮時,張揚嘴角微微上揚。

    他料到甦靜瀾會幫他解決問題,但沒想到是以這種方式 —— 將白山鎮設為《打造新農村》的試點鄉鎮。

    成為試點鄉鎮能享受諸多優厚待遇。

    在政策方面,財政政策會大力傾斜,能獲得更多資金支持,用于農村公路修建、水利設施改善等基礎設施建設,還可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推動產業發展。

    土地政策也會更加靈活,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方面可先行先試,有助于盤活土地資源。

    同時,在項目獲取上也更具優勢。

    農業現代化項目會優先落地,比如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備先進的灌溉和農業機械設施,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新型城鎮化項目也會優先安排,像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污水垃圾處理項目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人才和技術資源方面,政府會引導專業技術人才、高校畢業生到試點鄉鎮工作,還會有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指導,無論是農業種植養殖技術的改進,還是農村電商平台的搭建,都能得到有力支持。

    這些正是白山鎮發展所急需的。

    看來甦大書記已經不滿足于僅僅擔任縣委書記了。

    這次白山鎮成為試點鄉鎮,是經過常委會討論通過的,隨後會上報到市里。

    不出意外的話,市里會批準,之後還會上報到省里。

    不要小看這個試點單位,其意義重大。

    縣委辦副主任冷雨桐打電話給張揚,讓他列出一個規劃綱要交給縣里,縣里再轉交給市里。

    這次,張揚決定親自操刀。

    《新農村建設規劃》

    “1、教育惠民︰

    教育是鄉村振興的根基。

    白山鎮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逐步免除全鎮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費用,包括學費、書本費、雜費、午餐費等。

    目前,鎮政府已積極籌備資金,一方面向上級部門申請專項教育扶持資金,另一方面劃出鎮財政收入的 20 作為教育專項基金。

    同時,還將與本地企業合作,爭取教育捐贈。

    免除義務教育費用後,預計每年能為全鎮每個家庭減輕約 2000 元的教育負擔,讓孩子們能毫無壓力地接受教育,提升鄉村人口素質。

    2、醫療保障提升︰

    為解決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未來五年內,鎮里將逐步實現為百姓報銷五成醫藥費的目標。

    鎮政府會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建設現代化的鄉鎮醫院,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專業的醫療人才。

    此外,還將推動醫療保險全覆蓋,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在此基礎上,鎮財政對剩余醫療費用進行二次報銷,直至達到五成報銷比例。

    這一舉措將極大地減輕百姓的醫療負擔,提升百姓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3、產業發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

    未來三年內,將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

    一方面,引進更優良的果樹品種,建立規模化種植基地;另一方面,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在白山鎮修建 3000 個大棚,將白山鎮打造成為 “大棚之鄉”。

    同時,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建設現代化加工廠,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4、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鄉村發展的基礎。

    白山鎮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加大對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投入。

    完成全鎮所有村莊的道路硬化工程,確保村民出行暢通無阻;升級改造水電設施,保障村民生產生活用水用電穩定。

    5、生態環境保護︰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

    白山鎮將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力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建立垃圾分類處理機制,建設垃圾集中處理點,確保村莊環境整潔;加強對河流、山林的保護,禁止亂砍濫伐和非法排污,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通過以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劃,白山鎮將努力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新農村,讓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當這份報告交到甦靜瀾手中時,她差點忍不住拍手叫好。

    人才,這真是個人才!

    甦靜瀾第一次有了將張揚納入甦家陣營的想法。

    她做夢都沒想到,青陽縣這個嘎達竟然能冒出這樣的人才。

    看完報告後,甦靜瀾在上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準備將其遞交給市里。

    ……

    ……

    趙秉毅,西海市市長,此刻正專注地看著這份《打造新農村》規劃。

    他反復翻看,足足過了半個小時,才抬起頭看向坐在一旁的甦靜瀾,難以置信地問道︰“甦書記,這份規劃真的是出自那位鎮長之手?”

    他實在難以想象,什麼時候鄉鎮領導有如此強悍的能力了。

    這份規劃別說是鄉鎮領導,就算是市里的發改委,也未必能寫得出來。

    不過,他相信甦靜瀾不會騙他,因為她根本沒有理由這麼做。

    甦靜瀾回答道︰“嗯,他叫張揚,今年 24 歲,擔任鎮長還不到 3 個月,之前是安木鎮副書記。

    上任後,他先是解決了安木鎮果子滯銷的問題,讓白山鎮村民的平均收入超過了 3000 元。

    之後,他成功招來四家廠子,一家食品廠,三家玩具廠,總投資超過 3500 萬,預計未來每年能為鎮財政帶來 700 萬以上的稅收,同時還能為當地提供 2000 多個就業崗位。

    隨後,他開始規劃商業街,也就是步行街,號稱青陽縣第一條步行街。

    三十個門店,每個門店售價十萬,全部售罄。

    商業街開業當天,客流量超過五萬,即便現在,每天也能保證 3000 多客流量。

    接下來就是修建大棚,種植棚桃和香瓜,他們已經和省城批發市場簽訂了合約,等果子成熟,省城就會來收購。

    光是棚桃和香瓜,預計每家每年收入能再增加 到 元的收入。” 對于白山鎮的情況,甦靜瀾了如指掌,因為她一直在密切關注。

    趙秉毅愣住了,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如此有才華,怪不得敢提出《打造新農村》計劃。

    甦靜瀾接著補充道︰“對了,市長,白山鎮的大棚都是鎮里出資修建,每個大棚每年對外承包,租金一萬,而成本只用了 5000 元。

    可哪怕如此,每次有大棚流入市場,都會被搶光。

    為了讓大家都有資本來購買大棚,和當地信用社合作,可以申請農業貸款,這也讓更多的百姓能夠買得起大棚。”

    听到這話,趙秉毅驚訝得張大了嘴巴。

    也就是說,一旦 3000 個大棚修建完成,白山鎮光是靠這些大棚每年就能收回 3000 萬資金,再加上稅收,每年收入超過 4000 萬。

    這可是一個鄉鎮啊,一個鄉鎮每年淨收入超過 4000 萬,簡直太驚人了!

    而且這還沒算上其他收入。

    直到此刻,張揚算是正式走進了趙秉毅的視線。

    一個鄉鎮領導能讓市長記住,實屬不易,而張揚做到了,盡管是通過別人的嘴介紹。

    趙秉毅確實被震撼到了,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一個鄉鎮竟然藏著這樣的人才。

    說實話,看到這份規劃以及听了甦靜瀾的介紹後,他真想把這個年輕人調到市里來,在白山鎮實在是太屈才了,他需要更廣闊的舞台來施展才華跟抱負,而這樣的舞台他能提供。

    或許是看出了趙秉毅的心思,甦靜瀾趕忙說道︰“市長,張揚是宗書記一手提拔起來的。”

    她可不能讓趙秉毅把張揚調走。

    在江寧省、西海市,甦家沒有任何根基,如果不搬出宗副書記,趙秉毅肯定會把張揚調走,她根本阻攔不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趙秉毅怔了一下,隨後無奈地嘆息一聲,拿起文件,“唰唰” 地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帶著文件和甦靜瀾去找市委書記王啟明。

    王啟明的反應和趙秉毅差不多,得知下面有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後,也起了愛才之心。

    但當他知道張揚是宗祿的人時,也打消了這個念頭。

    宗祿是誰的人,王啟明再清楚不過了。

    還是算了,這個後台惹不起啊。

    而且關鍵是慕容部長在年底可能會晉升……

    喜歡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請大家收藏︰()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方便以後閱讀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第90章 進入市長、市委書記視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第90章 進入市長、市委書記視線並對分手後︰前女友仰望我登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