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公,張燕是何態度?”
進堂後,袁譚迫不及待的詢問。
“長公子,備此去黑山,未能見到張燕。”
在袁譚殷切注視下,劉備抬手一禮,“備……”
“什麼?!”
袁譚瞪眼道︰“怎麼會這樣!此前玄德公說,前去黑山定能說服張燕率眾投效,以充雁門、定襄兩郡!!”
見袁譚如此,劉備心中暗嘆一聲。
跟先前比起來,袁譚是愈發沒有耐心了。
按著當初所講,劉備是希望促成黑山軍歸置的,有這上百萬規模在,除了填充雁門郡、定襄郡、代郡三地外,還能順勢掌控住雲中郡、五原郡、西河郡北部,由此袁譚麾下勢力能增擴不少。
這還僅是表象的。
一旦上述之勢得以促成,則能使投效袁譚麾下群體心安,不止是這樣,從黑山軍遴選一批青壯,增擴麾下軍隊規模的同時,還能震懾到南匈奴、西部及中部鮮卑,這對袁譚麾下勢力是至關重要的。
可現在呢?
張燕連面都不願見,那這謀劃豈不成了笑話?
自劉備離開平城,在辛評、郭圖書信勸說下,袁譚也有了些改變,他的父親病情似又加重了,這對袁譚而言不失為是次機會,直到許都檄文傳來,袁譚在看到後破防了,這檄文太殺人誅心了!!
即便是再不懂軍事的,都不難看出曹操想一戰傾覆掉汝南袁氏,盡管這仗尚未打響,但影響卻已產生。
“長公子!!”
劉備的聲音響起,讓袁譚從破防下回過神來。
看著眉頭微蹙的劉備,不知為何,袁譚的心底涌出一股怒意。
如果不是因為你,自己又何至于會落得這般境遇!?
“備此去黑山,雖未見到張燕,但卻見到不少黑山部將。”袁譚這一變化,劉備如何能看不出,但考慮到今下的局勢,劉備卻只能裝作看不到,表情正色的對袁譚說道。
“黑山賊固然是張燕在執掌,然听命于張燕的卻不過半,余下那些,僅是表面听命于張燕調遣罷了。”
听到這些時,袁譚的表情變了。
“玄德公的意思,是……”
“長公子,在黑山賊中有數十股規模不一的,願意北上至雁門、雲中兩郡,不過我軍要設法解決他們糧草軍需。”
見袁譚欲言又止,劉備心中暗嘆一聲,隨即說道︰“此外長公子還要表態,叫這些部將繼續統領本部,只要這些能夠促成,則我軍在幽並交匯之地立穩腳跟。”
“趁此機會,長公子派遣能辯之士趕赴南匈奴,以安北將軍之名征召騎卒,屆時便可直面北上曹軍。”
講到這里,劉備直勾勾的看向袁譚。
這是他返回途中,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跟曹軍的仗,是無法避免了。
這次曹操主動出擊,所針對的不止是袁紹,還有整個汝南袁氏,這一戰的規模勢必就小不了。
這就是叫人表態的。
是繼續死命效忠于汝南袁氏,還是說改投到譙縣曹氏麾下?
當觀望的不能在觀望,必須表明態度之下,那圍繞著冀州大地,勢必將爆發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
別人怎樣選,劉備不知道。
但他卻沒有任何選擇。
除了跟曹操對抗以外,再沒有別的路了。
畢竟曹操殺自己的心,劉備是清楚的。
在此等大背景下,除了待在袁譚身邊,劉備根本沒有別的選擇,後續的仗會怎樣,劉備預判不到。
可劉備卻知一點,袁譚要在這場風波下傾覆,那他就徹底沒有退路了。
所以這對劉備而言,是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大戰,至少在這風波下,袁譚的地盤不能有損,還要擴大!!
“玄德公,是譚錯怪您了。”
袁譚面露羞愧,滿嘴酒氣的朝劉備一禮。
原以為再沒有希望了,可誰又曾想到劉備雖未見到張燕,但卻也把一些事做成了,哪怕跟預想的不一樣,可這對今下的形勢而言,卻也算是好消息了。
“長公子無需這樣。”
劉備抬手還禮,對袁譚道︰“眼下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將這些事宜敲定,依著備對曹操的了解,只怕已有大批軍隊,正朝著趙郡、巨鹿郡、安平國等地匯聚,留給我軍的時間不多了啊。”
該做的事情,自己都做了。
接下來的事宜,劉備不想摻和了。
畢竟在袁譚身邊,可不止是他一人,在過去那場動蕩下,是有一批人投效到袁譚麾下的。
這其中有多少真心投效的,劉備不知道。
但劉備卻知一點,這其中想豪賭的卻不少。
這就是冀州與別地最不一樣的地方。
因為經歷的動亂少,故而冀州是很富庶的,連帶著冀州治下的諸族,有很多是很有主見的。
就像袁譚袁尚哥倆相爭,即便是袁紹看出些什麼,但他卻不能表現出來,因為這背後牽扯到的太多了。
‘是時候跟翼德他們聯系了。’
離開正堂時,劉備內心很是復雜。
別看劉備是待在袁譚麾下的,但是其麾下最精銳的一批,是在張飛的統屬下,在代郡一帶駐守的。
而在這過程中,張飛還率部多次出擊,跟邊塞一帶鮮卑展開交戰,這使劉備麾下兵馬增加不少,尤其是騎卒!
當然了,為了避免一些事發生,劉備特意叫簡雍、糜竺跟著前去,派別人,劉備實在是不放心。
眼下對劉備而言,最大的難處是可用之人太少了,即便他用盡各種辦法,想要招攬一些人手為他驅使,可效果卻是很差的。
這叫劉備很是無奈。
曾經,劉備也曾恨過曹昂,如果不是他的話,自己麾下也斷不會這樣,甚至在這份恨之下,劉備還很是羨慕曹昂,劉備根本無法想象,曹昂到底是用什麼法子,在短短數載內,就聚攏起一大批文武在麾下驅使的。
要知道劉備是招攬過人的,知道這其中難度有多大。
不過眼下的劉備,卻已不在意這些了,恨也好,羨慕也罷,這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相反還會影響到判斷,與其那樣倒不如設法解決問題來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