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派系之爭,不管在任何時期,亦或在任何勢力,再或在任何人下,都無法得到扼殺或鏟除。
唯一行之有效的就是制衡。
有很多事,曹昂要未雨綢繆。
尤其是因為他強勢崛起,才出現的一些苗頭或現狀,如果他不干涉或布局的話,那是會引發嚴重動蕩的。
眼下還不算太過明顯。
曹操麾下各派跟曹昂麾下各派,尚未有直接矛盾或沖突,再加上他們是因為曹操或曹昂的緣故,才得以有今下地位與權勢的,故而在曹氏這一大環境下,沒有出現其他諸侯勢力發生的內耗內斗。
沒機會啊。
內部有許都聚集的漢室老臣,漢室宗親兩大特殊群體,外部有著還算多的諸侯勢力割據,這使得被提拔到對應位置的文武,主要精力全都圍繞內外威脅轉動。
這一時期下的曹氏,其實是處于良性競爭狀態的,在曹操麾下的文武,在曹昂麾下的文武,都鉚足了一股勁兒,想要取得更突出的成績與表現,繼而在曹氏持續擴張下,能夠穩步跟上步伐一起進步。
可是等到在北的汝南袁氏,在南的富春孫氏,真被曹操曹昂父子倆解決掉,外部威脅減弱了,曹昂踏上返回中樞之路,因為曹昂的這一動,會導致某些事也跟著變。
中樞的位置畢竟是有數的,漢室老臣、漢室宗親佔了一部分,最早追隨曹操的要佔一部分,這其實就已分的七七八八了,可曹昂要回到中樞,肯定是要佔一部分的,這樣他的權勢才能確保好。
對于這點,曹操也是認可了。
作為他的嫡長子,真要是從地方返回中樞,肯定是要一些人在對應位置的,不然其影響力怎樣形成?
矛盾就這樣出現了。
曹操曹昂父子倆覺得沒啥,是應該這樣做的,可問題是位置就那麼多,誰留下,誰離開,就成了大問題了。
所以曹昂要提前布局。
給曹植、曹沖、曹震這些今後要從政的弟弟尋得良師,不止是為他們的未來鋪路那樣簡單,這背後還是有別的謀劃的。
政治就是這樣復雜。
曹昂從就任南陽太守以來,對外維系的形象是完美的,這既是曹昂的優勢,同時也成了曹昂的劣勢。
在地方,你曹子修能做的很好。
回中樞,你曹子修同樣要做好。
做不好就會被人詬病。
“兄長,孔明,你們這是給了某一個大大的驚喜啊,哈哈……”
曹昂爽朗的笑聲,打破了書房的平靜。
在旁站著的典滿、許儀相視一眼,眸中無不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在自家公子身邊侍立多年,他們深知曹昂的脾性,眼前所擺放的這些軍器甲冑,顯然是能帶來非凡意義的!
曹昂的目光,掃過眼前一件件軍器甲冑,內心是難掩激動的,這些冷兵器巔峰的出現,意味著曹氏軍力將再上一個新台階。
這些軍器甲冑,凝聚著無數工匠的智慧與心血,如果可以實現量產,這佔據的優勢就太大了!!
陌刀。
元戎弩。
千里鏡。
步人甲。
……
曹昂的神態變化,曹政、諸葛亮皆是看在眼里的,為此二人露出各異神色,相較于曹政的復雜,諸葛亮就顯得感慨頗多。
從賈詡手中接過軍屯、軍工、軍屯學諸事,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一點點被揭開,諸葛亮是既震撼又欽佩。
早在曹昂出任南陽太守時,便開始著手布局,這前後不知砸了多少錢糧,聚攏起多少匠戶學徒,為軍器局夯築一個堅實基礎,這才有了今下的輝煌成果!
曹昂深吸一口氣,頗有感觸道︰“當初局勢不定,無論是內部,亦或是內部,都是有著極大威脅的。”
“為此軍器局的研制方向,以基礎性各式原料,遠程攻城器械為主,在此基礎上梳理與整理各式軍器甲冑,以推動批量生產制式軍備。”
听到這話,曹政內心是有感觸的。
對于他這位堂弟的眼界,他是由衷的感到敬服,如果沒有當初這些基調的話,或許曹氏就不會這樣了。
“子修,某沒有辜負你的期許。”
想到這里,曹政鄭重朝曹昂作揖行禮,“如果不是受船舶司的影響,或許這些軍器甲冑問世要更早些。”
“堂兄,話不能這樣說。”
曹昂听後,笑著朝曹政走去,在伸手攙曹政之際,曹昂繼續道︰“對于我軍而言,想要有序提升戰力,不止要提拔能征善戰之將,培養大批敢于言戰的精銳之士,更要在軍器方面有所突破才行。”
“陸戰上是這樣,水戰上也一樣,更何況今後還要涉足海戰,要知道內江內湖的戰事,跟更難摸準規律的海上,那完全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
“如果沒有水戰上的精進與突破,我軍今後又如何能涉及海上呢?要知道今後征伐幽州,不能只從陸上一處進行啊!!”
諸葛亮的神情變了。
曹昂講這番話是何意,他再清楚不過了。
眼下,冀州尚未徹底平定,可曹昂的眼光,很早就瞄到了幽州之地,要知道該地是極為復雜的。
諸葛亮是未曾踏足過幽州,可通過一些典籍與交流,他是知曉些幽州地勢地理的。
“孔明,軍器局定型的這些軍器甲冑,在接下來可能從快批量生產?”在諸葛亮思緒萬千之際,曹昂話鋒一轉,看向諸葛亮說道。
叫諸葛亮負責軍屯,軍工,軍屯學諸事,正是看重其統籌全局之能。
諸葛丞相的能力,這是無需試探或考驗的,歷史已經做出答案了。
哪怕如今的諸葛亮還很年輕,不過才二十出頭,可其沉穩睿智,早已超越同齡人,曹昂希望諸葛亮能給他很大的驚喜。
按著曹昂所想,如果上述定型的這些軍器甲冑,能夠用于他征伐江東一役,哪怕孫策拼盡所有,想要與自己展開鏖戰,但是憑借著這些戰場利器,曹昂是有很大的信心,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佔據戰場優勢,一旦此勢促成了,那從孫策手中奪取江東諸郡,就不再是什麼長期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