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持敕來拜曹昂時,曹昂是錯愕的,他沒有想到郭嘉會來襄陽,畢竟今下的許都是不平靜的。
曹操是攜大勝歸許,這會使其丞相之威更進一步。
可樹立威嚴同樣需要事兒來踫撞。
毫無疑問,郭嘉在許逮捕的一眾群體,曹昂向許押送的一眾群體,必會被曹操拿來做文章。
如此背景下,郭嘉在許幫曹操出謀分憂,無疑是最合理,也是最佳的。
可偏偏郭嘉沒有留在許都,而是秘密趕來襄陽了。
這如何能不叫曹昂錯愕?
可錯愕歸錯愕,曹昂第一時間派人打開中門去迎郭嘉,這種姿態讓征東將軍府上下皆驚,畢竟這可是中門啊。
對于這些,曹昂沒有理會。
因為郭嘉值得!!
在譙縣曹氏取締劉氏問鼎天下,郭嘉是扮演極重要角色的,此等鬼才,心屬曹氏,區區虛禮又算得了什麼?
見到郭嘉後,曹昂跟其好一陣寒暄。
在曹操麾下一眾謀主謀士中,郭嘉是年紀最小的,但卻是頗受曹操信賴的,曹昂跟郭嘉年歲差不了幾歲,所以他們是有不少話題的。
在寒暄了許久,曹昂撩撩袍袖,探身對郭嘉笑道︰“奉孝的氣色,跟先前比起來,好不少啊。”
“嘉要在此謝過公子。”
郭嘉听後,表情正色的抬手行禮,“若無公子當初提醒,還為嘉尋得名醫診治,恐嘉這身體……”
“哎,不說這些。”
曹昂擺手打斷道︰“舉手之勞罷了,奉孝身體無礙,那就是好的。”
郭嘉心生感觸。
在曹昂這里是舉手之勞,可在他這里卻不是這樣。
當初服用五石散,就是為解身體之疾,此物是緩解了病癥,卻也帶來了新的麻煩,要不是曹昂提醒他,還為他找來張仲景、華佗診治,就他這副身體啊,只怕支撐不了多少年。
不過張仲景、華佗他們也提醒了自己,今後斷不能再踫五石散,還要減少飲酒,休養身體才行,不然傷了的元氣很難恢復回來。
‘能改變一個是一個。’
對郭嘉所想,曹昂不知,曹昂的想法很純粹。
那就是要改變郭嘉、李整等文武的命運。
高強度的隨軍征戰下,曹操及麾下文武,在所難免的會有隱疾在身,這要是照看不好,是會爆發的。
所以在南陽時,曹昂就命人找尋張仲景、華佗等人,為的就是及時干預,至于怎樣勸服他們的,很簡單。
就是資助。
當然張仲景不一樣,其本就出身豪族,對于資助並不在意,可只要是人,總歸就是有需要的。
為此曹昂給的,就是征闢張氏子弟。
在這個時代,醫術是不入主流的奇淫巧術,可偏偏又都離不開,畢竟誰能確保不會鬧個災,生個病的?
對于醫術隊伍建設,曹昂是很重視的。
在開設的諸院中,就有醫術這一小類,雖說到現在吧,選擇進修此術的人很少,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終究會多起來的。
因為曹昂會逐步增加扶持力度,直到有一日會籌建對應最高學府,以明確醫術的地位及影響。
“公子對今下的冀州是怎樣看的?”
郭嘉感慨之余,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
他這次秘密赴襄,是帶著重任來的。
不過在講這些前,郭嘉想看看曹昂的想法。
“冀州亂點好。”
曹昂听後,露出笑意道︰“如果昂沒有猜錯,當初奉孝在許大肆逮捕,以至荀令君壓力增大,就是想促成今下之勢吧?”
郭嘉沒有說話。
不過心里卻是不平的。
“相較于曹袁之爭的首戰,這場在去年引起的第二戰,其實意義更為不凡。”曹昂繼續說道。
“袁紹及汝南袁氏,在神壇待的時間太久,以至于天下有很多人,都已習慣了這種境遇。”
“譙縣曹氏在父親的帶領下,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前後不知橫掃了多少不臣,以為漢室掃清隱患。”
“但也恰是這一過程,遠遠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故而仍有多數人,其實對這一變化是不適應的。”
“彩!!”
郭嘉握拳高喊。
“也是這樣,于戰場上擊敗袁紹,甚至將鄴城給攻克了,更多的是一種震撼與沖擊。”對郭嘉如此反應,曹昂是能理解的。
“但是震撼與沖擊過後,能有多少人選擇接受,選擇適應,這是誰都說不好的事情。”
“再者言,冀州跟別的地方不一樣。”
“不是說攻克的地盤越多就越好。”
“所以某也相信,父親看出了這點,也看到了奉孝的良苦用心,這才選擇班師歸朝,而不是繼續攻略冀州。”
“一個亂的冀州,遠比強控的冀州要好。”
郭嘉正色道︰“尤其是在冀州治下,除了袁紹外,還有劉備,跟袁紹離心離德的袁譚,盤踞一方的黑山軍,這其中存有的變數太多了。”
“與其我軍耗費很多,去控制一個不穩的冀州。”
“倒不如我軍穩扎穩打,在各方角逐下,解決內部的同時,在解決外部,這才是對明公最為有利的。”
“只怕奉孝所想,不止是這些吧?”
曹昂笑著看向郭嘉。
“哈哈……”
听到這話,郭嘉跟著笑了起來,“什麼事,都瞞不住公子之眼啊。”
來了。
曹昂知道,郭嘉要講明此來的目的了。
郭嘉是怎樣的人,幾番接觸下,曹昂是了解的。
這是位有奇思妙想的大才。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話,那在史書中留下的筆墨更多,現在他既已改變歷史軌跡,就希望郭嘉之才,能多為曹氏謀勢蓄力。
“公子,這是丞相所書名單。”
在曹昂的注視下,郭嘉撩袍起身,拿出一份名單,走到曹昂跟前遞上,“丞相想將這些人調離征東將軍府麾下。”
咯 。
只此一言,曹昂就心下一緊,在看了眼郭嘉後,便伸手接過這份名單,要調一批人離開征東將軍府麾下,這是曹昂沒有想到的,畢竟今下荊豫徐揚四州有今下安穩,這有一半功勞是靠在曹昂麾下驅使的這幫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