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要打荊南的消息,很快就在征東將軍府傳開,這引起不小的風波,不少人默契的來見曹昂。
“諸君,這是怎麼了?”
將軍府,正堂。
曹昂露出笑意,看向表情嚴肅的閻象、婁圭、桓階、劉巴、向朗、殷觀、繁欽等一行人,因為這鬧出的動靜,還使不少人聚在堂外。
講這句話時,曹昂瞧見廖立,步騭、衛旌、蔣琬、李嚴等一行人在堂外,伸手道︰“要听就都進來,不听就忙各自差事去。”
廖立、步騭一行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即便不分先後的走進正堂。
曹昂所領的征東將軍府,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沉澱與磨合,已然構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隊,而在這梯隊之外,還有一批尚未及冠的群體,在曹昂的眼里,每代梯隊都要有領軍人物,都要有各自的差事要做!!
事實上曹昂的這一做法是對的。
在曹昂秘密離開襄陽,奔赴各地去視察,而後又轉道前去許都,征東將軍府沒有出現任何狀況,且針對諸州各郡眾縣出現的各種問題,不管是涉政,亦或是涉軍,都妥善的得到了解決,這就是集體優勢的體現。
而曹昂,正是這個集體的靈魂所在!!
這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畢竟聚在征東將軍府的文武,是來自不同地方,出身不一,身份不一,想法不一,想將他們凝聚到一起,可不是嘴上說說那樣容易。
為此曹昂付出了很多。
而這些付出,每個人都看在眼里。
所以他們信服曹昂,願意追隨曹昂。
“公子,荊南這一戰能否推延?”
在此等氛圍下,閻象看了眼左右,沒有猶豫,上前作揖道︰“今下荊南這處地域,不足以讓征東將軍府這般。”
“公子自許都回歸襄陽,這段時日也了解與熟悉將軍府的情況,荊南這一仗,是,將軍府是能打,但這樣一來的話,會讓將軍府承受不小的壓力,一旦前線出現困頓,必將影響來年的種種部署啊。”
“是啊公子。”
婁圭緊隨其後道︰“別的不說,單單是厘清賦稅這一塊兒,在公子離開襄陽的這段時日,于荊北諸郡進行初試,這前後發生了很多事,盡管都得到了解決。”
“但荊南這一戰打起來,勢必會對荊北諸郡產生影響,別的不講,這糧、布等價勢必會有漲幅的。”
“一旦諸價出現漲幅,必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地方秩序,而這也因此會影響到將軍府及各郡縣的部分決策。”
“等到那個時候,在荊北諸郡試行的厘清賦稅,或多或少將受到影響,如此一來怎樣進一步完善?後續在揚、豫、徐三州諸郡的分批試行,也必然會受到影響與波及啊。”
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曹昂心底生出感慨。
這就是他現在愈發強烈的一種感受。
在不知不覺間,曹昂任何一個想法或做法,會對荊、豫、揚、徐四州產生影響,而一旦四州皆有影響,甚至到不了這個程度,就會對許都等地掀起風波,這就是曹昂的地位與權勢在凝聚的具象化體現。
在曹昂離開襄陽的這段時日,肆虐荊北諸郡的宗賊勢力,還有橫行長江的水賊勢力,先後都被清剿殆盡了,這讓征東將軍府繳獲不少錢糧輜重,也查抄不少土地,這對荊北的格局影響是極深遠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動亂既然結束了,那就要鉚足勁發展才對,畢竟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重要的戰事要打。
“不止是這樣。”
閻象停頓剎那,繼續道︰“公子應對軍屯諸事了解過,趕在今歲春耕前,開墾出的軍屯糧長勢喜人,待到收獲之季必有不小收獲。”
“但也因為這樣,使得大批被劃歸軍屯,但尚未開墾的軍屯地,在過去這段時日,被開墾出很多,為此軍器局這邊打造很多曲轅犁等農具,這又間接導致開墾效率提高很多。”
“這些進行登記造冊,但卻沒有耕種的軍屯田,等到來年,是需要大批種糧來進行播種的,且為了確保軍屯田的產量,將軍府這邊會同各地駐防將軍,聚攏與組織大批人手,參與興修水利營建。”
曹昂撩撩袍袖道︰“閻君的意思,是今歲能收獲的軍屯田糧食,僅能維系明歲軍屯開種所需,在這前後能解決軍屯群體口糧所需?”
“也能解決部分駐軍口糧。”
閻象不假思索道︰“軍屯之策如果能平穩的推行數載,不斷地開墾荒地,吸納部分流民,待到數載後,僅是軍屯這部分所產糧食,不止能滿足征東將軍府所轄諸軍各部,亦能解決司空所轄部分所需。”
難怪每至戰亂時期,都有類似的屯田之策出現,這威力簡直是太大了。
曹昂听後生出了感慨。
因為在他趕回襄陽城後,是認真看過軍屯這部分匯總的,別的不說,單單是在冊屯田兵,總體規模已達二十多萬眾,且這個規模還在不斷地攀升。
也就是說,曹昂在四州劃的軍屯區域,分散各處軍屯的這部分屯田兵,按著軍事化管理模式在不斷開墾軍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在冊屯田兵,是沒有達到直轄征東將軍府的各地大營所定標準,被分流到各地軍屯的新卒,這個新卒,是經歷了較短時間操練的。
他們之中,如果有想法的,那是可以在完成繁重軍屯下,再進行對應的操練,繼而再參加勇卒篩選的,只要通過了篩選,就能重回各地大營編進勇卒序列,一旦諸軍各部所轄兵額出現短缺,他們是優先去補充的。
而進入到諸軍各部序列,一旦遇到了戰爭,只要在戰爭中立下軍功,那就能得到對應的賞賜和晉升。
這是一個完整的晉升循環,關鍵是在這一循環下,是由對應的策略去支撐的,當然曹昂也知道,這種模式只能短期維系,不能長期運轉,不然的話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但是對曹昂而言,先把基本盤穩定下來,待到解決了一些強敵,對應的策略是能及時調整與完善的。
“諸君的意思,昂明白了。”
想到這些的曹昂,笑著看向閻象一行,“在諸君的眼里,這個時候開啟對荊南的戰事,對我征東將軍府而言,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曹昂的話,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他們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公子英明!”
桓階此時上前,作揖拜道︰“荊南四郡之地,除了一個長沙郡,余下三郡眾縣都是地貧人稀,且荊南有一嚴峻問題,是至今都沒有得到解決的,那就是活躍的諸蠻勢力。”
“長沙郡呢,是比較富庶。”
“可經張羨這一鬧,底蘊必然有所受損,即便我軍拿下了荊南四郡,可想要叫荊南安穩卻非易事啊。”
“的確是這樣。”
劉巴此時上前道︰“反觀將軍府這邊,今下的整體形勢是安穩了,但是各項開支是極大的。”
“將軍府在過去清剿宗賊、水賊等事上,還有解決一些突發狀況下,的確是前後斬獲了不少錢糧,這緩解了不小的壓力。”
“但公子不能因為壓力緩解了,就不考慮整體部署,還有來年的各項決策,提出對荊南發動攻勢啊。”
劉巴他們的話,讓一直在听的廖立,步騭、衛旌、蔣琬、李嚴等一行青壯派代表,流露出各異的神色。
通過他們的神情,不難看出有支持不打荊南的,有支持去打荊南的。
不打荊南的想法,總結下來就是荊南固然要收,但是沒必要消耗過多錢糧下去收,畢竟今下的荊南還在混亂境遇下,在這境遇下,荊北安心發展是第一要位,待到荊南支撐不住了,那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既然是這樣,又何須多消耗錢糧呢?
畢竟今後治理荊南諸郡,特別是解決諸蠻肆虐,這都是要耗費大量錢糧的,關鍵是荊南的收獲,在數載,甚至更久下,可能遠趕不上所開支的種種。
“諸君既然講了那麼多,那昂就說說為何要打荊南,如何?”听完劉巴一行所講,曹昂撩撩袍袖,露出淡淡笑意道。
閻象、婁圭一行,廖立、步騭一行,無不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流露出各異神情,隨即看向了曹昂。
曹昂與其他上位者,或者繼承者,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充分尊重麾下每個人提出的意見或想法,不會說刻意的捧誰壓誰,立場不一樣,想法不一樣,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這世上哪有絕對像的兩個人,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要學會理解,當然了,理解歸理解,在大是大非面前,要能堅守好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凝聚好麾下,求同存異嘛。
“打荊南這件事,在昂離開襄陽,巡視各地前,其實昂的想法是不打,因為沒有必要。”曹昂開口道。
“打荊南干啥,荊北這一攤子事,就夠我等忙活的了,更別提豫、徐、揚三州諸郡也有很多事要解決。”
“但在昂去了趟許都,經歷了一些事,跟我父談了談心,昂的想法變了,因為有一戰不可避免。”
曹昂的話,讓不少人眉頭微蹙起來。
這一戰是什麼。
曹昂麾下沒有不知道的。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曹昂笑笑,隨後道︰“而真正堅定昂想打荊南的,一個是昂了解與熟悉了,在昂離開襄陽城後,征東將軍府所做諸事,這一點,諸君做的都極好。”
“一個是昂獲悉了江東的一些事。”
“正是這兩方面的考慮,昂就想到另一件事,一旦跟袁紹爆發戰事,諸君覺得征東將軍府能置身事外嗎?”
“不能。”
面對曹昂的詢問,閻象言簡意賅道。
其他人雖沒有說話,但他們的表情,已表明他們內心所想。
“是吧。”
曹昂伸手道︰“那諸君想過一點沒,到那個時候,前線戰事焦灼下,需要昂離開荊州馳援,別管是直赴前線,亦或是奔赴青州,或趕赴河內等地,荊州這攤子,揚州這攤子,該交由誰來坐鎮?”
曹昂的話,叫一些人表情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什麼要打荊南?”
曹昂沒有理會這些,語氣鏗鏘道︰“說的更直白點,是為了避免昂離開荊州後,有人想趁此機會,以荊南作為跳板,繼而攪亂我荊北安穩。”
“荊北荊南,只有皆安穩了,那才不會出岔子。”
“昂待在襄陽城坐鎮,跟不待在襄陽城坐鎮,那將會面臨的境遇必將不同,這點諸君應該沒意見吧?”
閻象他們沒有說話,但他們的表情,已經表明他們心中所想。
平日里,曹昂在襄陽或許不顯現,但曹昂不在襄陽城,這很多事就是不一樣,這就是主心骨的作用。
“打荊南,是有不小的損失,關鍵是這個損失還沒有必要。”
曹昂向前探探身,“但是這賬不能這樣算,一旦說昂要離開荊州,需要有人頂上時,卻發現沒有人能頂上,那諸君覺得昂領兵在外能安心嗎?”
曹昂的這番話,就體現出大將的作用。
在非戰時階段,或許不需要大將出面,可一旦在戰時階段,任何人都要靠邊站,唯有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才能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現在在曹昂麾下,只有一個人能起到這作用,那就是樂進,此人的資歷,能力,戰績,是讓所有人都信服的。
但只有樂進,這根本滿足不了曹昂的需求啊。
真的到曹昂出動時,曹昂麾下能不調些猛將悍將?能不調些大將坐鎮?靠曹昂一人,這仗能打好?
真要能,那曹昂就太厲害了。
可問題是不能啊。
“于文則的能力,諸君都是有目共睹的。”曹昂繼續道︰“叫其領著大軍征伐荊南,昂不覺得荊南一戰會打多久,還有黃漢升、文仲業他們領兵同行,這仗要打太久,都不用昂說什麼,他們都會羞愧不如的。”
“至于說肆虐荊南的諸蠻,荊南大勢只要被我軍掌控,剩下的,不就是逐步進剿,逐步安置嘛,這對我軍而言很難嗎?”
“還有,昂之所以要打荊南,還有兩方面的考慮,一個是江東方面,一個是交州方面,趁著現在局勢還算明朗,我軍主動出擊拿下荊南,總好過他們都安穩下來,到時聯手阻撓我軍奪取荊南要好。”
曹昂比誰都知孫策的野心有多大。
一個江東,是滿足不了孫策的胃口。
尤其是曹昂做了一些事,避免孫策被刺殺,繼而想使孫策不斷消耗江東諸族,為後續奪佔江東謀勢。
既然有些事變了,那就要有針對的調整才行。
荊南四郡,他現在不設法奪佔,等到曹袁之戰爆發,萬一孫策來個破釜沉舟,想通過荊南作為跳板,殺進荊北,那他到時不就被動了?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象請求隨軍出戰。”听到曹昂所講種種,閻象的想法有所改變,遂向曹昂作揖行禮道。
對魯肅的能力,閻象是認可的。
但是對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懿他們,閻象還是覺得他們太年輕了,叫他們隨魯肅一起,協助于禁等將奪佔荊南,萬一出現什麼偏差,這損失對征東將軍府來講太大了。
“立,願為公子分憂!”
“琬,願為公子分憂!”
“嚴,願為公子分憂!”
在閻象話音剛落,廖立、蔣琬、李嚴等青壯代表,紛紛上前作揖行禮道。
曹昂見到此幕,臉上露出淡淡笑意。
叫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懿他們,跟隨魯肅一起去協助于禁等將奪佔荊南,這是曹昂的計劃之一。
目的是為了磨礪他們,就跟歷練于禁他們,提高他們資歷的想法是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人才培養必須始終緊抓著,不能有絲毫的松懈,不然過去斬獲的優勢,就會逐步喪失掉。
“諸君無需身肩要職。”
想到這里,曹昂撩袍說道︰“叫諸君去參與征伐荊南之戰,那征東將軍府的秩序,豈不是要出岔子了?”
“荊南的仗要打。”
“但征東將軍府也不能亂套啊。”
“昂相信,有子敬他們在,足以確保文則他們奪取荊南了,要是顧荊南,卻輕征東將軍府,那豈不本末倒置了?”
曹昂的話,讓閻象他們一時語塞。
歷練與重用廖立、蔣琬、李嚴他們,是曹昂肯定會做的,不可能說有了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懿他們,曹昂就不重視其他人才了,但是人和人的舞台是不一樣的,不能一味地都塞到一起。
荊南這一戰,曹昂要叫諸葛亮、龐統、徐庶、司馬懿他們參與,還是和魯肅一起參與,最重要的目的是收他們的心。
叫他們經歷這一戰後,至少不抗拒征東將軍府的征闢,等到那個時候,曹袁之戰一旦爆發了,有些人是要留在襄陽的,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
而有些人啊,是要跟隨曹昂離開襄陽的,龐統就是其中之一,而除了龐統他們外,像廖立、蔣琬、李嚴他們也會跟著走,這才是他們施展才華的舞台。
只要曹袁之戰落下帷幕,取勝的是曹氏,有些想法啊,就會伴隨著大局的變化,而出現對應改變。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