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在這亂世紛爭下,有著太多的算計與試探,但這絕不代表著所有人都如此,正如孫香就是如此。
他不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活于世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的。
如果在伐荊最緊張激烈之際,曹昂如果沒有絕對的心胸,就斷然不會叫孫香領兵,去攻打江夏郡的。
畢竟誰都知道,伐荊一役對于曹昂,對于曹軍,究竟是何其重要的。
即便是孫香都沒有抱太大希望。
畢竟他的身份太特殊了。
特殊到如果派他去江夏郡,一旦他有什麼想法,那麼就可能會導致伐荊一役前功盡棄,甚至蒙受巨大損失。
但偏偏曹昂派了孫香。
這對旁人的影響有多大暫且不提,但對孫香的沖擊,那絕對是極大的。
這份信任,讓孫香有些失神。
曾經孫堅死了,他為了確保孫策能護送孫堅離開安葬,就選擇留在袁術麾下,盡管他有能力,但孤身一人待在汝南,這種感受是沒有誰能理解的。
更別提孫策守孝結束,就去了壽春投效袁術,可在這期間,卻沒有寫過一封信給孫香,直到孫策覺得時機成熟了,想借勢脫離袁術,這才給孫香寫了一封信,但這對孫香看來卻是復雜的……
人心啊,總是利己向私的。
對于多數人來講,他們在面對一些事時,考慮的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別的,哪怕是置他人于險境,也會裝作看不見。
而這一幕,在今下的襄陽城體現的淋灕盡致。
“公子,這幾日又有近千荊州兵棄械投效我軍!”
襄陽城外。
曹軍大營。
袁渙難掩激動,跟隨在曹昂身旁,“今下襄陽城外的荊州兵各部,可謂是斗志全無,至于襄陽城內的駐軍也好不到哪兒去。”
“收容的那部分荊州兵,叫文則負責調派吧。”
巡視營寨的曹昂,表情淡然道︰“這段時日,棄械來投我軍的荊州兵,規模快破萬了吧?”
“不止!!”
袁渙忙道︰“已有一萬三千余眾!!”
“呵呵~”
曹昂聞言笑了起來,只是這笑意何其耐人尋味。
自荊州諸族代表趕來後,襄陽城內外的情況,就在悄然間發生改變了,而有持續不斷的荊州兵來投,這就是部分群體的態度。
從此事開始發生,曹昂就知一點,困守襄陽城的劉表,已經失去了部分信任。
在此期間,自南傳回的一則消息,則加劇了這種情況。
即來勢洶洶的荊南大軍撤了。
對于這一消息,曹昂沒有任何隱瞞,直接對襄陽城內射箭傳播,這本該是叫襄陽上下振奮的消息。
但很多人卻高興不起來。
無他。
江陵城被曹軍奪佔了。
這樣就算張羨所部撤了,但此前派駐到江北各處的兵馬,也不可能悉數回援襄陽,特別是知曉在南郡一帶,還活躍著一支曹軍騎兵的群體,他們比誰都要清楚,即便有江北駐軍回撤,只怕能殺到襄陽城外的也很少。
這也導致荊州兵棄械投效曹軍的規模越來越多了。
戰爭又是就是這樣。
相較于攻城略地,攻心才是最重要的。
曹昂就是吃準了人性,所以他才不急著攻打襄陽,畢竟這座城池,今後是要他長期待著的地方。
曹昂不希望因為一場戰爭,就把這座劉表經營的極好的城池給毀了。
當曹昂巡視營校回來,天已經黑了。
“大兄,您說我等何時能攻進襄陽城?”
帥帳內。
蹲在火盆旁烤火的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