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磅礡。
宛縣城不復往日熱鬧,這場毫無征兆的大雨,一連下了數日,然而在一處卻表現得極其忙碌。
鎮南將軍府。
“子敬,你也趕回來了?”
沐浴更衣後的劉曄,被天策衛帶到一處,走進之際見到魯肅跪坐一處,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什麼,不由有些生詫。
“子揚。”
魯肅下意識抬頭看去,見是劉曄,忙將手中內參放下,撩袍起身朝劉曄抬手一禮。
劉曄見狀忙抬手還禮。
“子揚也回來了?”
在彼此行禮後,魯肅這才開口道︰“淮水沿途勘察怎樣了?”
“還在加緊勘察。”
劉曄皺眉道︰“公子如此急著召我等歸宛,難不成是出什麼事了?”
魯肅一時不知該怎樣講。
劉曄見狀就知定有大事發生!
自受曹昂征闢,到鎮南將軍府任職,隨曹昂班師歸宛,劉曄被委以重任,專司水利整飭一事。
最初劉曄所想整飭水利,僅是將各郡治下的水利整飭,以便于各郡農用,還有興屯所需這樣。
可當知曉曹昂所想,劉曄卻發現他把事情想簡單了!
曹昂提出的水利整飭,可不止上述那樣簡單,而是以淮水水系為主,諸多水系為輔,在南陽、汝南、廬江、九江四郡構建龐大的水利設施,這要滿足的不止灌溉那樣簡單,更包含內河航運、泄洪蓄洪、興建水庫等各項需求。
曹昂太清楚江淮一帶,真正的問題出在何處,所以他想做些能改變江淮的事,以確保江淮一帶,能在亂世征戰下繁榮起來。
可這卻把劉曄坑慘了。
知曉曹昂的水利設想後,劉曄就離開宛縣勘察各處,這期間他還向各郡轉遞公函,請各郡太守府出面協調,招募懂得水利方面的人才,畢竟大方面要把控,要核準,要統籌,要協調,但在小方面也要有人落實才行。
而如此忙碌的,還不止劉曄一人。
在鎮南將軍府任職,專司統籌協調各領域的鄧芝、李嚴、袁渙、宗瑋、魯肅、婁圭等一行人,沒有一個是輕松的。
如果沒有將四郡真正當做一整體發展,曹昂如何會下如此大決心,叫這些極具才華與能力的人,去專門負責一攤子事。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卻難。
曹昂就是要從他節制的四郡開始,為曹氏基業夯築堅實根基,通過一項項具體的政策,要培養與錘煉人才,梳理出對應領域構架,以為後續奪佔荊州、江東等地蓄勢謀劃,甚至在這過程中,會有更多的人吸納進來,為今後曹氏問鼎天下,針對于治理天下方面,能有別于漢室那種治理觀念與方式。
“子揚先生,這是鎮南將軍府近日軍議匯總,還有一些重要內參,公子命末將交給先生。”而在此等態勢下,許儀拿著一摞卷宗走進,遞到了劉曄跟前道。
嗯?
看到這厚厚一摞卷宗,劉曄想起自己進來前,魯肅也在看一摞卷宗,此刻的他篤定一點,肯定是有大事發生!!
隨著造紙術經軍備局改良,籌建對應工坊專司生產,在今下的鎮南將軍府,涉及到軍政方面的文書傳達,皆以這種在民間還很昂貴的紙來記錄。
高效快捷!
這是曹昂提出的,而輕盈的紙張比之竹牘、木牘這類要方便太多,曹昂肯定是要推動改變。
伐荊大計。
當劉曄看到卷宗所寫,他心底生出了驚意,難不成今下公子就要開啟此事?這未免也太快了吧?
在這等驚意下,劉曄不顧其他,便自尋一處去看。
魯肅也沒有多言其他,轉身朝自己所坐走去,他還有很多內參沒有看。
……
時間悄然流逝。
夜無聲而至。
鎮南將軍府核心所在。
典滿、許儀統領著天策衛把守各處,他們如雕塑般挺立,此等場合下敢有人擅闖,那下場是極慘的。
“快點。”
一道催促聲響起,打破了此間平靜。
在道道警覺的目光下,就見曹彰、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