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
“那感情好!”
一听能白嫖到肉吃,張小花心里可是樂開了花。
意外驚喜呀!
要換了從前的賈張氏,听到這里早高興的找不到北。
張小花不行,她得對得起自己這個名字,對得起自己光榮的工人身份。
“弦子你看這多不好意思,大媽只是想借幾個餃子吃,沒想要肉,誰家也不富裕……”
客氣客氣就行啦,張小花也不敢多客氣,萬一對方又後悔了呢,于是急忙改口道。
“既然弦子你都這麼說了,大媽也不好拒絕,你看,那個肉咧?”
前後變臉之快,一副讓何雨弦懷疑這張小花怕不是雙重人格吧?
不過,他也沒打算細究,趕緊打發走,不然一會嫂子……餃子都涼了。
! !蹬!蹬!
雨水之前攢下來的“壓縮肉干”終于是派上用場。
“張大媽,這個東西叫‘人造肉’,是我們學校專門研究出來的‘人工合成肉’,高科技產品來的!”
“您別看這麼不起眼的一小塊,用水泡發後跟肉一個樣!能有一大碗呢!”
樣子是一樣,但味道嘛……
“我們家今天吃的就是這個,您聞聞,香吧?”
打一進來,張小花就一個勁兒的大吸氣,香不香,她還能不知道?
“嗯!香!太香了!”
“香就對嘍!”
“家里煮的餃子確實不多,這樣,這‘人造肉’您拿回去,泡開後撕成‘肉條’,炒菜也行,剁成餡包餃子也行,隨您自己,想怎麼吃怎麼吃。”
“那可太好啦!”都不用讓,張小花自己上手便把“壓縮肉干”搶了過去。
美滋滋的拿在手里打量著,“這東西好!高科技食品,得不少錢吧?弦子,要不大媽給你拿點錢?”
呀呀呀!!!
這是從張小花嘴里說出來的話?
就沖這句,何雨弦當即又大方的遞了一塊過去。
“什麼錢不錢的,咱們兩家這關系提錢多傷感情?您家人多,我再給您拿一塊,咱一次吃個夠!”
“這……哎呀弦子你讓大媽怎麼說你好……這肉可是救了我們一家的命了!我……我讓棒梗給你磕個頭!
一開始棒梗不想來的,別看他人小,但是要臉。
是奶奶張小花硬要揪著他過來當擋箭牌。
小孩子終究是小孩子,饞嘴是天性。
听到能有肉吃後,早從一開始的抗拒逐漸變得期待起來。
打小懂得感恩的小家伙,接到剛才奶奶的指示後,毫不猶豫的撲倒在何雨弦跟前。
“謝謝小弦叔!”
梆!梆!梆!
孩子實誠,是真磕呀!
“哎哎哎,快起來,這還沒過年呢,你要這樣,我還得給你包紅包呢。”
棒梗吸溜了一下大鼻涕,天真的說道︰“小弦叔我不要紅包,有肉吃就行。”
“你這孩子,行了,快跟你奶奶回家吧。”
餃子雖然沒有要到,但現在收獲也不小,張小花恨不得立馬回家嘗嘗這高科技“人造肉”到底怎麼個好吃法。
見何雨弦這麼說,便順著話茬接了下去,“那弦子你們吃,大媽就不打擾你們了。”
“走,棒梗咱們回來包餃砸!”
“好誒,吃餃子啦……”
看著高興離去的祖宗二人,何雨弦不由為自己的機智點贊,還得是我呀!
“謝謝嗷!”
“哎呀,不用謝,不用謝,快回去吧。對了,記得用熱水泡啊,那樣泡發的快一些。”
“知道啦∼∼∼”
……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賈家祖孫二人高興離場,這邊雨水不高興了。
“二哥,你怎麼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人造肉送人啦?我還說過兩天再吃一頓人造肉餃子呢!”
“別過兩天,今天就可以。”說著何雨弦作勢就要奪雨水手里的碗,“來,把你這碗餃子給我,我拿去找張大媽把你那寶貝人造肉換回來。”
“那還是算了吧。”雨水急忙低頭專心招呼起自己碗里的餃子,絕口不提人造肉的事。
雨水不提了,何雨柱倒來了興趣。
滋一口小酒,“哈∼”
放下手中酒杯,順手拿起剛才何雨弦扔桌子上的褐色小餅餅,翻來覆去的研究,好奇的不得了。
“這東西,叫什麼來著?哦,對了‘人造肉’!”
“弦子,這玩意真有你說的那麼好?這麼小點東西能泡發成一大碗?還跟肉一樣,我怎麼不行?”
何雨弦神秘一笑,“大哥,好吃不好吃的,你自己嘗嘗不就知道了?”
“是得嘗嘗,這東西可稀罕,還什麼高科技食品,今兒咱也開開眼。”
何雨柱先是放在鼻尖聞了聞,眉頭微微一皺,隨後將信將疑的放進嘴里,啃了半天費了老大勁才咬下來一小角。
叭叭嘴,細細咀嚼起來……
puo∼∼
“這踏馬什麼味啊?怎麼跟搜了豆汁一個味兒?這是人吃的東西?”
呸!呸!
連吐好幾口吐沫的何雨柱,仍覺得嘴里不是味,端起碗來咕嘟咕嘟干了一大碗餃子湯,這才把嘴里的異味壓了下去。
初嚼猶如在啃食干樹根,韌性十足,十分費牙,不用點吃奶得勁,根本嚼不動。
嚼著嚼著,許是有口腔內唾液中合,人造肉本身的味道開始顯現出來。
先是有些發澀,然後一股濃烈的酸臭味在嘴里迸發。
像三伏天兩頭沒洗的臭襪子泡水後再發酵半個月的產物,又像是隔了夜的豆汁,味道又酸又臭還有點沖。
總之,沒點特殊愛好的,接受不了這個。
一旁何雨弦听到大哥的形容,恍然大悟,怪不得一開始他說不好吃,雨水一直反駁他呢。
原來是把這東西當豆汁吃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雨水打小就獨愛豆汁,每天早上必喝!
那玩意她喝起來都跟瓊漿玉液似的,這廢紙液中提煉出的工業微生物蛋白,不得跟龍肝鳳髓一樣?
是了,一定是這樣!
那照這麼說的話,剛才同樣作為是地道老北京人的張小花,怕也是讓她因禍得福吃到好東西了。
哎。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呀!
這麼一想的話,何雨弦現在多少有些理解那些教授了。
同樣作為地道老北京人,別當初這微生物蛋白,就是照著豆汁為原型創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