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旭哥,我來,你歇會兒。”
何雨弦的到來,解放了忙碌的賈東旭。
倒不是說何雨弦心眼好,只是他只會干這個。
拉風箱沒有技術含量,誰來都行,使勁拉拽就行。
最主要的是,這活輕松……
賈東旭也是實在,有何雨弦換班後,也沒說坐下來歇會,立馬轉頭拿起靠在一旁的鐵鍬,䥅䥅的鏟起煤灰來。
任勞任怨,真乃吾輩牛馬之楷模也∼
管中窺豹,這不是特例。
放眼望去,煉鋼園這邊大多數人臉上都掛著興奮且激動的笑容,皆為能加入煉鋼行動而自豪。
干起活來熱情高漲,基本沒有人偷懶耍滑。
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何雨弦很不理解。
超英超美是必然,但也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按部就班的去行動。
這樣類似揠苗助長的完成高指標工作,必然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那些後果,他們真的承擔的起嗎?
人有力窮時,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明知道這種行動是錯誤的,但何雨弦一點辦法沒有。
他甚至都不能公開說一句反對的話,只能隨波逐流。
時隔一個多月不見,賈東旭比之原先更加消瘦,有點皮包骨頭的趨勢。
胡思亂想之際,耳邊傳來一道興奮的聲音。
“二哥,你看,我們找到了這個!”
只見雨水帶著幾個娘子軍獻寶似的拿著幾個金屬物件。
有銅佛、有香爐,還有錫壺、銅盆之類的生活金屬器皿。
無論哪一個,上邊都帶著精美花紋,一看就是老物件呀。
尤其是那尊銅佛,七寸大小,無論是銅像上佛陀的面目表情,亦或者是其身上的袈裟紋路,都是惟妙惟肖。
猛的一看,就跟一尊活佛坐在那里似的,讓人忍不住心生虔誠。
這怕不是個文物吧?
“這可是個好物件,你們從哪兒找來的?”
雨水努努嘴,朝著不遠處堆放“破爛”的地方比劃道︰“就在那邊的收繳物資存放點。”
“哎呀,不行了二哥,太沉了,我抱不動了,你快搭把手。”
何雨弦單手捏住佛頭,將其拎了過來。
確實挺沉,得有三十多斤重了,怕不是個實心銅疙瘩吧。
翻過來看了看,底部的蓮花座上刻著幾個銘文——乾隆三十九年制。
開門!
太開門了!
穿越前何雨弦沒少看听泉直播,自認為也是有兩把刷子的。
結合銅像表面的氧化程度,外加底部銘文,很快就得出一個結論。
這是個老物件!
至少值三個饅頭。
“甭管他老物件新物件,這種封建殘留,扔進去融了一了百了!”
何雨弦還欲再仔細觀摩一下,不料卻被大哥何雨柱突然搶了過去。
隨後何雨柱沿著高爐旁的木架階梯,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把銅像舉過頭頂,便要扔進燃燒著的爐子中。
“不要……停!”
萬幸是何雨弦在這,換做別人還真不一定攔得住何雨柱。
“大哥,別放,千萬別放!”
“你現在按我說的做,先把銅像抱緊,然後慢慢走下來。”
何雨柱沒念過幾年書,不明白煉鋼里面的彎彎道道。
只是看別人不停的往爐子里加鐵料,他也就有樣學樣的往里面加料。
想著加的料多,那煉出來的鋼水不也就多了嗎?
渾然不知這樣雖然燒出來的鐵水雖然多了,但都是廢渣呀。
燒火中強行添料,在專業冶金人士眼里是違規中的違規,嚴格不允許的。
冷鐵料入爐導致局部溫度驟降,輕則煉出來一爐廢渣,重則當場炸爐。
何雨弦雖然只上了一個月的高中化學,但這點簡單道理還是知道的。
這才緊趕慢趕的攔了下來。
爐子炸了不要緊,人可千萬不能出事。
“鋼,不是這樣煉滴。”
“大哥,做飯你拿手,煉鋼……你不行。”
“不懂?”
“總之,按我說的來就行。”
……
隨後何雨弦讓姑娘們把搬過來的金屬器具統一放在一處,歸攏置放起來。
想著等眼前這爐鐵水開爐後,再上演一波教科書般的煉鋼。
豈料他不煉,有人煉呀。
隔壁與他們相隔十多米的小高爐維護人員,正是官迷劉胖胖。
要說本次煉鋼運動,最積極的非劉海中莫屬。
一心想著在這次運動中好好表現一番,以圖獲得領導賞識,從而謀個一官半職。
那銅像小巧精致,入得何雨弦眼,更入得劉海中眼。
借著觀摩的由頭,跑過來抱起銅像就跑。
而後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咕咚一聲扔進由他“掌管”的小高爐中。
“別……”
等何雨弦察覺到不對,再想攔,已經晚了。
只見劉海中把銅像扔進小高爐里後,頭一撇,滿臉驕傲的說道。
“哼!這種封建殘留你們不敢燒,我敢燒!”
得,你了不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雨弦都懶得搭理他,甚至下意識退了半個身子。
倒不是怕他,而是怕一會兒萬一炸爐了誤傷到自己。
不僅如此,何雨弦還特意囑咐了雨水在內的幾名女同學︰“安全起見,你們一定要記得都離那個胖子遠點。”
……
土法煉鋼于無非就那麼點事。
添高料後,就是一個勁的燒就行。
加煤加碳加木頭,總之就是各種燒,不間斷的燒。
這個過程,最低也要持續八到十二個小時。
何雨弦他們顧著的這座小高爐是早上剛燒上的,離來爐還早著呢。
燒吧……
然而,經過長時間不間斷的煉鋼,門頭溝那邊運過來的煤炭馬上就要見底了。
距離下一次煤炭運過來還有一個多星期呢。
眼瞅著馬上沒得燒,可是愁壞了街道處管理本處煉鋼活動的負責人。
上邊有硬性規定,人歇爐不滅!
“主任,咱們不一定非得燒煤呀,早先兒人們靠燒木頭,不一樣能取暖麼。”
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出的餿主意,這不馬上王主任就從煉鋼園這邊抽調了二十多個壯小伙去周遭收集木材。
何雨弦何雨柱兩兄弟長得人高馬大的,自然也在其中。
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砍樹!
以煉鋼園為軸心,輻射周遭,哪里有樹去哪里,哪棵樹粗砍哪棵。
這下子周遭的百年老樹可是遭了殃,頑強屹立了不知多少載,沒死在蟲害上,倒在人為上了。
前人栽樹後人砍,沒毛病。
“八十!八十!搞定!”
“樹倒嘍∼∼”
……
喜歡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