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希望永遠不見。”
坐在回去的卡車上,何雨弦低頭喃喃。
臉上不帶一絲留戀。
不止是他,幾乎所有離去的學生,都不會對此有任何留戀。
9.30坍塌事件,是近些年門頭溝礦場發生的最大坍塌事件。
直接或間接的造成三人遇害,二十七人受傷。
這還只是書面上記錄的數字。
真實情況,全程參與救援的何雨弦,比誰都清楚。
三天前,經過不懈努力,何雨弦終于將堵在他是身前的坍塌地段挖開。
一條五米多長,蜿蜒曲折僅能供人爬行的狹隘逃生通道。
可即便如此,其中的艱辛,也只有當事人何雨弦最清楚。
若沒有小世界做後盾,他早被隨時坍塌的岩板壓死不知多少次。
一次次坍塌。一次次重新開掘。
這才有了這條相對穩定的逃生通道。
而且,等三人好不容易爬過來後,傻眼了。
舉起馬燈,照亮的不是通往自由的康莊大道,而是一張張灰撲撲的年輕臉龐。
上邊寫滿了擔驚受怕,眼神中帶著依稀看向何雨弦。
“同學,你是來救我們的嗎?”
……
礦洞里空間有限,一旦發生坍塌,所造成的負壓往往都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不計後果的開采,還都是一般學生兵,好些個巷道加固的過于糊弄,以至于一處塌,處處塌。
既而又形成更大的強壓環境,把礦里的主隧道都給干塌了。
何雨弦面前擠在一處的十來人,就是被堵在一段巷道的幸存者。
他們更倒霉,所處空間馬燈都被強壓撲滅,如果不是何雨弦的到來,他們還在黑著影等死呢。
而且,若不是何雨弦行動迅速,早早的挖開一條連接通道,再晚上半天,這幾人也會因為缺氧從而失去年輕生命。
這些人里面,基本都是熟悉面孔,有男有女,全都是何雨弦的校友。
好幾個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帶著傷,但至少還活著。
通道里,何雨弦見到了癱坐在角落里的趙德柱。
再次重逢,喜悅之情難掩于表。
“老趙你沒事,真是太好了!”
“咳咳……也不是很好。”
趙德柱聲音中帶著難以隱藏的疲意,簡短的幾個字,說的十分費力。
何雨弦艱難示意其不要說話,上前幫其檢查起來。
肋骨折了好幾根,其中有一根扎到肺髒里面了,怪不得出氣多進氣少呢。
“忍著點,我給你治治。”
“你說什……啊∼”
一聲痛呼過後,趙德柱感覺渾身舒暢。
“雨弦,你這也太神了,就這麼一按一拽,我這就好了?”
“老趙,你先別看高興的太早,我只是簡單幫你把肋骨扳回去,不是說原本如初的治好,後期還得好好養傷,現在盡量別做大幅度運動。”
可即便如此,在圍觀的同學中,也是神的不能再神。
“同學,我胳膊斷了,你也幫我治。”
“我腿扭了……”
“我痔瘡犯了……”
“我肚子餓,這個能不能治?”
……
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何雨弦一一出手幫其余幾人簡單治療了一下。
至于有痔瘡的那位同學,何雨弦也好心的幫他出了個主意。
就像小狗小貓那樣,自己沒事的時候舔舔就好了。
短暫的休息過後,何雨弦再次提著鋤頭來到坍塌地段。
還是得接著挖,不挖只能等死。
敲敲打打之際,趙德柱踉踉蹌蹌的走了過來,蹲下來幫忙練一些小碎石之類的。
“行了老趙,你還是一邊歇著去吧,你這樣我還得顧著你,還不如我自己挖呢。”
聞言,趙德柱倒也沒生氣,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這時候確實幫不上什麼大忙,自顧自的坐在一旁不遠處。
“對了雨弦,怎麼沒看到老周?”
何雨弦沒有說話,繼續專心開掘通道,趙德柱見此,識趣的沒有再問。
低下頭,神情恍惚,不知在想些什麼。
同甘共苦一個月,幾人每天一同的進進出出,冷不丁少了一個人,很難接受。
在小小的礦洞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小小的石頭……
人多力量大,這次挖掘多了幾個人幫忙,挖掘速度明顯提升。
在不引人注目的前提下,何雨弦不斷地從小世界內抽取新鮮空氣出來,又時不時的把堆積的廢石收進小世界里。
如此下來,約一個多小時的開撅,終于又挖通一段。
這次直接挖到了礦洞主隧道,但很明顯,還是出不去。
繼續挖吧。
當——當——當……
橫鋪在坑底的鐵軌上,時不時的傳來擊打聲,好叫外邊的人知道,這里面還有幸存者。
……
不知過了多久,終于經過不懈努力,通往外界的隧道被打開了。
重獲天日,清晨帶著些許寒意的潮氣撲在臉上,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這是對生命的渴望,對自由的向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經一個晚上,他們終于獲救了。
隨後,何雨弦簡單吃了一些食物,便毅然決然的再次走進黝黑澤人的礦洞。
這里面,還有無數等待救援的同學,必須爭分奪秒。
整整兩天半的時間,何雨弦晝夜不眠的奮斗在第一線。
其他身體無恙的同學,也是力所能及的伸出援助之手。
運石頭的運石頭,抬人的抬人,總之這兩天大家都盡力了。
3號坑,當日進峒二百三十七人,這里面有一百五十九人是學生勞動隊人員,其余為礦上正式開采工人。
囫圇走出來的有一百二十三人,剩下的皆是被抬著出來的。
同時回收拾取了各種開采工具二百三十七八,以及破損馬燈一百多盞。
軌道礦車一個不落,全部搶救出來,修一修,大部分仍可再次投入使用。
采礦遇難,時有發生。
在這礦上不是什麼稀罕事,老工人對此早已經麻木。
全當休息了三天,學生勞動隊集結離開之時,老工人便又如往常一樣,穿戴好采礦裝備,頭頂礦燈,如行尸走肉般進坑采煤……
一件很小的事件,甚至沒有驚動上邊,搶救遇難人員,全程都是由礦上當地工人進行。
開的時候浩浩蕩蕩十幾輛大卡車,回去也是十幾輛。
只不過其中有兩輛裝著的是一些盒子,再加其遺物。
坐在回去的路上,迎面駛來一縱車隊,這是本月過來換班的高二同學。
車隊交錯之時,何雨弦看到了車斗斗里,每一個人臉上激情澎湃的稚嫩面龐。
“年輕,真好……”
喜歡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