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開始拿數據說話“根據寧陽縣鐵路工坊試制鐵蒸汽機車及鐵路的數據,每台蒸汽機車僅車頭部分就要用掉四萬斤鋼鐵,每節用來拉貨的車廂重量也差不多是四萬斤。”
“單根鐵軌,每一里要用掉鋼鐵五萬斤左右,雙軌就是十萬斤。”
“用來生產蒸汽機車頭以及鐵軌的鋼鐵,需要用到百煉鋼級別的質量,即便是灤縣那邊用最新式高爐所產鋼鐵,每斤的生產成本也要一貫左右。”
“也就是說,單台蒸汽機車頭要四萬貫,再加上九節用于拉貨的車廂,差不多就是四十萬貫。”
“按照李相的規劃,是先修建從寧陽縣到灤縣的鐵路,長度大概有一千二百里,考慮到實際修建過程中的意外情況,長度暫且按照一千五百里計算,鐵軌的費用大概就是三萬萬貫。”
“這還僅僅只是單線鐵路。”
“如果有一列蒸汽機從寧陽縣開往灤縣,灤縣方向就不能發出開往寧陽縣的蒸汽機車。”
“所以,鐵路還要修成雙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而修雙線,也就意味著所有的造價全都得翻倍。”
“兩列蒸汽機車要八十萬貫,四條鐵軌要六萬萬貫。”
“……”
陳墨一筆一筆地算著賬。
朱皇帝、李善長、劉伯溫,乃至于楊思義和各部尚書們全都臉色大變。
早就猜到修鐵路費錢,畢竟一個車頭就要用掉四萬斤鋼鐵,朱皇帝等人的心里也早就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
可是誰他娘的能想到,修建鐵路最消耗鋼鐵的竟然不是車頭和車廂,而是那幾根並不起眼的鐵軌?
僅僅只是寧陽縣灤縣的鐵路修下來就要六萬萬貫,那原本規劃好的幾縱幾橫又要多少錢?
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六萬萬貫?
這麼多的錢,別說換成銅板了,哪怕是換成黃金白銀,都能堆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金山銀山!
不對。
這他娘的已經不是錢不錢的事兒了。
果不其然,就在朱皇帝等人暗自心驚的時候,陳墨又繼續說道“根據寧陽縣鐵路工坊試制鐵路的數據,每修建一里地的鐵路,大概要用到四百個青壯。”
“按照每個青壯每天六十文的工錢計算,四百個青壯一天的工錢就是二十四貫。”
“即便使用勞工,每個勞工每天的工錢也要十文錢,四百個勞工一天的工錢就是四貫。”
“修建整條寧陽到灤縣的鐵路,大概需要用到十萬人左右。”
“如果是大明百姓做工,每天的工錢就要六千貫,一個月要十八萬貫,一年要二百一十六萬貫。”
朱皇帝等人已經麻木了。
在六萬萬貫這個數字面前,兩百多萬貫還能叫個錢嗎?
陳墨輕輕咳了一聲,正打算繼續用數據說話,楊思義卻臉色大變,搶先向著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六萬萬貫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整個大明國庫二十年的收入,而且還是沒有任何支出的前提下。”
說完之後,楊思義又滿臉絕望地看向陳墨,哀聲道“陳侍郎,你直接說點兒靠譜的,要是再拿六萬萬貫說事兒,老夫連夜去瀛國公府門口上吊!”
李善長滿是同情地看了楊思義一眼。
確實,六萬萬貫這個數字太他娘的嚇人了,換誰來做這個戶部尚書,估計都會想著連夜吊死在楊癲瘋的家門口。
嗯,吊死之前還得用血寫上一個大大的慘字。
陳墨頗為遺憾地咂咂嘴。
六萬萬貫很多嗎?
那朝堂上這些官老爺們的水平也不行啊。
還不如寧陽縣的書吏能扛事兒。
陳墨微微搖頭,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甩出腦海,說道“楊部堂先別急。”
“雖然鐵路網的修建要牽扯到無數工坊、鐵礦、煤礦、勞工和錢糧,但是下官剛剛就已經說了,可以自個兒先想辦法籌錢。”
“包括明年修建鐵路的錢糧,也可以不走國庫。”
楊思義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你立字據!”
陳墨毫不遲疑地點頭,“下官可以和楊部堂立字據。”
“不過……”
“下官雖然可以想辦法去籌借錢糧,可是這錢糧和勞工總不可能自己憑空冒出來,也不可能有人白白借給下官。”
“所以,下官先籌借一些錢來修鐵路,等鐵路修好之後,承接一些民間的財貨運輸,賺回來的錢糧要留下一部分繼續修鐵路,剩下一部分還掉先期籌借的。”
“如此一來,可就沒錢給國庫交賦稅?”
“……”
楊思義頓時陷入了糾結當中。
修建鐵路的好處是明擺著的,光是承接民間財貨運輸就能賺回來一大筆。
但是修建鐵路的花銷又實在太大,國庫也確實負擔不起。
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既拿好處,又不用承擔修建鐵路的花銷?
瞧著楊思義滿臉愁苦的模樣,李善長差點兒就笑出聲來。
果然,上梁不正下梁歪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他楊癲瘋不是什麼好東西,帶出來的陳墨同樣也不是什麼好鳥。
就因為楊思義哭窮賣慘,陳墨這狗入的就用偷換概念那一套來折磨楊思義。
不過,楊思義也確實太笨了點兒。
要是換成楊癲瘋來做這個戶部尚書,估計他大手一揮就能給鐵道部批錢,陳墨更是會像鵪鶉一樣老實。
李善長微微搖頭,說道“鐵路修建之事,關系大明千秋萬載之國運,必須由國庫一力承擔。”
楊思義臉色大變,陳墨卻滿心遺憾地咂吧咂吧嘴。
原本還想著給縣尊和上位的小金庫弄點兒錢。
現在,那些小錢錢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了~
李善長直接瞪了陳墨一眼,沉聲道“國庫現在確實沒有多少余錢,但是除了國庫之外,陳侍郎又 打算去哪兒籌借六萬萬貫?”
“而且這一千五百里的鐵路,不是一年就修好的吧?”
“六萬萬貫的花銷,也不是一年就要花出去吧?”
“鐵路最重要的作用是溝通整個大明,實現軍隊與錢糧物資的快速調動。”
“如果陳侍郎打算承接民間的財貨運輸,那朝廷與各地衛所要用到鐵路的時候,你陳侍郎又怎麼說?”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斗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