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著蒸汽機車打量了半天,徐良才扭頭望著周敬心說道“周同知,下官這次去寧陽縣履職,不知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周敬心直接搖頭,“寧陽縣沒有什麼鄉紳,或者說遍地全都是鄉紳,而且大部分都是從江南和山西遷移過來的普通百姓,後來一點點兒攢下的家底。”
“說白了,寧陽縣的百姓都是受過苦的,沒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對于他們而言,有地可以種,有工可以做,有錢可以賺,有書可以讀,這就是頂好的日子。”
“至于什麼寧陽出響馬之類的說法,徐同知千萬別當真。”
“要知道,寧陽出響馬是咱們山東的說法,到了江南,就是咱們山東出響馬。”
“最主要的還是大老爺……嗯,反正就是大老爺弄出來的一些土特產比較多,有些名頭,難免會跟其他地方的土特產撞上。”
徐良頓時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看來,自家府尊這可真是隔著門縫吹喇叭,聲名在外。
正當徐良在心底暗自吐槽時,周敬心的臉色卻變了變,說道“還真有一件事,徐副縣要多多注意。”
徐良微微一怔,問道“什麼事兒?”
周敬心瞧著寧陽縣的方向,說道“陳侍郎。”
“他去新成立的鐵道部履任,必然會帶走一批生員、工匠和勞工。”
“徐副縣到了寧陽縣,交接的時候千萬要小心一些。”
只是剛說到這兒,周敬心又直接搖了搖頭,否認了自己的說法“算了,小心也沒有什麼用,陳侍郎必然會拿著寧陽縣的鐵路來說事兒,攔也攔不住。”
徐良再一次愣住。
這叫什麼?
賊不走空是吧?
關鍵是本官還打算從登州府衙里帶走幾個書吏,順便再從登州大學里弄一批生員帶去寧陽縣的……
瞧你周同知這意思,你好像有可能攔著本官?
徐良嘿嘿干笑兩聲,試探著說道“鐵道部新立,而且也沒有人比陳侍郎更了解蒸汽機,他要帶幾個人去京師,也算是應有之意?”
周敬心整個人都麻了。
好家伙,你不攔陳墨,本官就不好意思攔你,是這麼回事兒吧?
難道人家說山東出響馬!
瞧你們這一個個的,都是些什麼土匪性子!
也得虧本官從淮安府來的時候多順了點兒山藥種子,要不然的話,就本官自己一個人吃虧!
周敬心一邊在心里瘋狂吐槽,一邊又輕輕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徐副縣說的對,陳侍郎帶幾個生員、工匠去履任,也算是應有之意。”
徐良心里冷哼一聲。
幾個?
看起來是不能超過十個了。
真摳!
同樣都是府尊帶出來的,你周同知怎麼就像個山西人一樣摳摳搜搜的,半點兒沒有咱們山東人的大方?
再次瘋狂吐槽一番,徐良卻也熄了多帶幾個書吏和生員的心思,轉而笑眯眯地說道“等下官履任之後,便會全力推動寧濟鐵路的事兒,濟登鐵路這邊,卻還要周同知多多費心?”
……
當徐良和周敬心各懷鬼胎的互相算計時,包含陳墨、周敬心和徐良三人調動公文的邸報也送到了遼東。
然後,楊少峰的臉上就像是地鐵里看手機的老頭兒一樣,慢慢地浮現出一個問號。
什麼鬼?
配合徐敬玉在淮安府搞壓水機推廣的周敬心怎麼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登州府同知?
原本的登州府同知徐良又是怎麼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寧陽縣常務副知縣?
哦,原來是老登新搞出來一個鐵道部,結果這個新成立的鐵道部卻沒有直接任命一個尚書,反而把原本的寧陽縣常務副知縣陳墨給調過去做了左侍郎?
好家伙,老登夠會玩的啊~
楊少峰強壓著當場吐槽的沖動,轉而笑眯眯地望著朱標和李善長說道“殿下,李相,陳墨那家伙你們是不用惦記了。”
陳墨上任鐵道部的左侍郎是好事兒。
無論是鐵路線路的單、復線,還是岔道設置又或者是車站及客貨運輸,陳墨這家伙都了解得相當清楚。
而且從蒸汽機車立項研發的時候開始,陳墨就全程跟著,為整個研發團隊保駕護航,對于蒸汽機車的了解,也沒有哪個官老爺能比他更清楚。
按照自己對陳墨的了解,這家伙在上任之前一定會從寧陽縣抽調人手,包括但不限于懂得地質勘探的生員,懂得蒸汽機制造的工匠,懂得鐵路鋪設的工匠。
老登把他抓去做這個鐵道部的左侍郎,確實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朱標和李善長則是黑著臉對視一眼。
算計來,算計去,結果被人給截胡了可還行?
偏偏自己還拿截胡的這個人沒辦法!
只是轉念一想,朱標又嘿嘿干笑兩聲,說道“姐夫原本不也沒答應把陳墨給小弟?”
“所以,陳墨是否被調任,跟小弟也沒什麼相干。”
“姐夫只要把當初答應小弟的人手調過來就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善長眼前一亮,捋著胡須說道“殿下說的是,駙馬爺當初也沒答應把陳墨給老夫。”
隨著朱標和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楊少峰臉上的笑容先是變得僵硬無比,隨後又慢慢消失。
這算什麼?
來自岳父的背刺?
合著里外里都只有本官一個人虧了?
眼看著楊少峰臉上的神色有些不對勁,李善長當即就想岔開話題“人手的事兒還是待會兒再說,眼下最重要的還是關于鐵路。”
李善長指了指楊少峰手中的邸報,說道“陳墨走馬上任鐵道部左侍郎,鐵路之事就不可能再由得各布政使司乃至于各州府自行規劃。”
朱標趕忙敲起了邊鼓“李相說得對。”
“除了姐夫以外,整個大明的官場上,也就只有陳墨對蒸汽機最為了解。”
“如今他上任了左侍郎,必然會有相應的規劃。”
“說不定就會影響到遼東。”
楊少峰再次冷哼一聲。
影響遼東?
影響個錘子!
李善長和劉伯溫那個老匹夫,早在去年剛剛听說蒸汽機火車的時候就已經跟老登研究過,要在大明搞幾橫幾縱,甚至連幾個比較關鍵的編組車站都已經選好了地方。
陳墨去了鐵道部,頂多也就是按照老夫和劉伯溫的指示,大力制造蒸汽機車,玩命修建鐵路。
剩下的,他也影響不了什麼!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斗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