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登州和江南之間的中轉港,每天都會有裝滿勞工的船只停靠在淮安府港口。
然後,一艘裝有三百個勞工的船只,上面最起碼都會有五、六十個勞工中暑或者暈船又或者是感染風寒,不得不留在淮安府進行治療。
雖然這些勞工也不明白,為什麼明明還是“春寒料峭”的天氣,自己就能莫名其妙的中暑。
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在漂了那麼久都沒事兒,怎麼一到淮安府就暈了船。
但是也沒有人傻乎乎的直接挑明。
再然後,淮安府的那些青壯就會興高采烈的往船上搬運一些糧草,托他們帶到遼東。
僅有的例外,就是琉球運送勞工的船只。
琉球船只上面的勞工,既不會感染風寒,也不會暈船,更不會莫名其妙的中暑。
第一批送來的三千勞工,到達淮安府時是三千,離開登州府的時候還是三千。
諸多藩國的藩使、藩商乃至于水手們,對此都是感慨萬千。
“路過淮安府竟然沒被扒下一層皮來,真是大白天的見了鬼。”
再再然後,從淮安府到登州府之間的海路上,就莫名其妙的流傳起一段謠言。
內閣郎中周敬心,江湖人稱周扒皮。
淮安知府徐敬玉,江湖人稱徐拆骨。
凡是被他們扣在淮安府的勞工,最後的結局都是扒皮拆骨,無一幸免。
江湖傳言,周扒皮最喜歡活剝人皮,然後拿去做成鼓,還要拿人的腿骨做成鼓槌。
江湖傳言,徐拆骨最喜歡拿人的腿骨做成鼓槌,和周扒皮兩個人狼狽為奸。
江湖還傳言,說周扒皮和徐拆骨兩人身高八尺,腰闊十圍,胳膊上能跑馬,拳頭上能站人,兩個人每天都要拿三五個人的心肝來下酒。
周敬心看著眼前這個比猴兒也胖不到哪兒去的徐拆骨,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就老徐這樣兒的,他拳頭上能站人?
咋的,這人都是從小人兒國來的?
徐敬玉看著周敬心,也同樣有些懵逼。
他到底是怎麼能吃下三五個人的心肝的?
他娘的,又是風評被害的一天!
……
世界上本來沒有什麼謠言。
傳得人多了,也便有了謠言。
登州府同知徐良深切見識到了什麼叫做躺著也中槍。
江湖傳言,登州府同知徐良和淮安的徐拆骨有親戚關系,畢竟兩個人都姓徐。
淮安的徐拆骨喜歡拿把人的腿骨做成鼓槌,登州的徐良則是喜歡把人的腿骨敲開,然後吸食里的骨髓。
“敲骨吸髓是吧?”
不同于周扒皮和徐拆骨的無能狂怒,徐良在得知自己風評被害之後,第一時間就把眾多藩使喊到了知府衙門。
“敢造謠周郎中喜歡扒皮,造謠徐知府喜歡拆骨,更是膽敢造謠本官敲骨吸髓。”
徐良皮盯著一眾藩使,端起茶杯吸溜一口,笑肉不笑地說道︰“這還多虧了駙馬爺不在登州府,要不然,你們是不是連駙馬爺的謠都敢造?”
隨著徐良的話音落下,在場的一眾藩使們頓時坐不住了。
棒子副使樸成性最先站了出來,向著徐良拱手拜道︰“徐同知,你是知道外臣的,外臣一向敬重駙馬爺,絕不可能放任別人胡亂造謠。”
“而且,高麗勞工都是直接去的遼東,也沒有船只走淮安府,謠言一事,絕不會是高麗商賈所為。”
矮矬子副使菊池良田同樣站了起來,又向著徐良重重地頓首下拜︰“徐同知,倭國勞工也是直接去的遼東,並沒有經過淮安府,謠言一事,和倭國也沒有任何關系!”
琉球使節尚寧也同樣站出來澄清︰“徐同知,謠言之事,斷不是琉球所為,還請徐同知明察!”
隨著樸成性和菊池良田、尚寧都站出來澄清,安南使節杜舜欽,還有暹羅使節波隆摩羅 ,外加緬甸、高棉、麻喇甲、三佛齊等藩國使節頓時就坐不住了。
棒子和矮矬子有足夠的理由能洗清身上的嫌疑。
琉球使節雖然沒有足夠的理由,甚至最開始的扒皮謠言都是因他們而起,但是徐吸髓明擺著沒有懷疑琉球。
盡管不知道徐吸髓為什麼不懷疑琉球,但是琉球沒事兒,危險的不就是自己這些南洋諸藩的使節?
一想到這兒,杜舜欽和波隆摩羅 等一眾南洋使節頓時就更加難受了。
他娘的 ,琉球到底有什麼好的?
捅出來這麼大的簍子,徐吸髓竟然都不懷疑他!
難道是因為琉球表現的太過于乖巧?
如果是的話,我安南也可以乖巧,也可以愛大明!
杜舜欽一邊在心里胡亂琢磨,一邊向著徐良拱手拜道︰“徐同知,外臣是真不知道這個事兒,安南的商賈也都是安分守己的良善百姓,絕不可能胡亂造謠。”
暹羅使節波隆摩羅 看了看杜舜欽,又看了看三佛齊和麻喇甲等藩國使節。
算球的吧!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本使得先把自己摘干淨了再說。
至于你們幾個,死不死的,就全看你們自己的造化了!
想到這兒,波隆摩羅 便也向著徐良拱手下拜︰“徐同知,外臣同樣不知曉這個事兒,暹羅商賈也一向老實本份,絕不敢做出如此狂悖之舉。”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使節站出來喊冤叫屈,徐良忽然冷笑一聲道︰“行了。”
“本同知不想听你們解釋,也不想听你們喊冤叫屈。”
徐良再次端起茶水抿了一口,“這次喊你們來,是奉了駙馬爺的指示,有個發財的機會要關照你們。”
隨著徐良的話音落下,樸成性和菊池良田等使節頓時心中一顫。
楊癲瘋會關照我們?
別他娘的開玩笑了。
他楊癲瘋都不拿們們這些外藩使節當人看,他還能特意來關照我們?
估計又是想到了什麼坑人的壞點子吧!
樸成性等藩使在心里瘋狂吐槽,徐良則是笑眯眯地說道︰“登州艦隊的俞指揮使前幾天從遼東回來時,捎回了駙馬爺的口信兒。”
“駙馬爺說,雖然遼東那里天寒地凍,幾乎什麼東西都缺。”
“但是遼東那里也有好東西。”
“比如說,五皇子和太醫院的楊御醫、王御醫在遼東找到一種好東西,服下去之後能夠讓人筋骨強健。”
“倘若家里有小兒不肯好好吃飯的,將這種好東西服下去之後,也會變得胃口大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