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新鮮出爐的漠北行軍大總管,李善長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時候進軍漠北。
“直接去。”
常遇春最先發表意見“不帶糧草,不要補給。”
“現在就殺過去,胡元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李文忠表示反對“這時候殺過去,未免太早了些。”
“尤其是漠北,其苦寒程度比遼東更甚。”
“一旦遭遇白災,將士們極有可能會被凍傷乃至凍死,從而大量減員。”
“應該等到快開春的時候再去。”
常遇春繼續堅持“白災算個屁?”
“要吃的,咱們有寧陽的壓縮干糧和肉干。”
“要穿的,咱們有的是棉衣。”
“前期就糧于敵,就衣于敵,趁著天寒地凍多殺他們的牛羊,多搶他們的衣襖,後期靠咱們自帶的壓縮干糧和肉干頂上去。”
“咱們不好過,韃子們更不好過。”
說到這兒,常遇春忽然將目光投向了李明臣,“你小子在漠北的時候,也沒少這麼干吧?”
李明臣嘿嘿干笑兩聲,說道“其實也沒干幾回。”
“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搶了幾個小部落,後來又帶著那些小部落搶過幾次大部落。”
“再後來,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就都老實了。”
“……”
藍玉跟著附和起來“我覺得吧,姐夫說得對。”
“咱們現在就殺進漠北,一是能禍害韃子的冬儲,再就是破壞韃子的春耕。”
“等于是毀掉韃子的根基。”
“就算有些傷亡,應該也能接受。”
“……”
听著四個殺胚不斷討論怎麼趁天寒地凍的時候去禍害漠北,李善長忍不住伸手撓了撓後腦勺。
這對勁嗎?
這不對勁啊。
歷朝歷代,趁著開春之後、入秋時節殺去草原的案例有許多。
這才是正常人的操作。
輕易不會有人挑選年後最冷的時間進軍漠北。
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連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害怕的“白災”,中原堂口的軍士們會更加不適應。
除此之外,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補給可不僅僅只是糧草。
如果只是涉及到吃喝,確實可以搞就糧于敵的手段。
關鍵是軍士們會有所傷亡,兵刃盔甲也會有所損耗,這些方面也同樣需要補給。
補給,指的是補充軍士傷亡以及給養。
李善長越想越頭疼,忽然將目光投向楊少峰,問道“駙馬爺,你怎麼說?”
楊少峰反手指向自己,“我?”
李善長呵的冷笑一聲道“不是你是誰?這事兒本來就是你弄出來的。”
要不是你楊癲瘋忽然想起來要封狼居胥,黑芝麻湯圓會跑來遼東?
黑芝麻湯圓不來遼東,上位會抓我李善長來做這個什麼漠北行軍大總管?會把他們四個殺胚都派過來?
正當李善長暗自吐槽時,楊少峰卻是呵地笑了一聲,說道“陛下說的是李相臨機決斷,自行決定出兵時間。”
李善長微微一怔,問道“什麼意思?”
楊少峰瞥了黑芝麻湯圓一眼,說道“意思就是,封狼居胥很重要,但是什麼時候封狼居胥並不重要。”
“如果李相有把握現在就殺進漠北,那就現在殺進去。”
“如果李相覺得秋後殺進漠北比較好,那就秋後殺進去。”
李善長嗯了一聲,捋著胡須沉吟一番,忽然開口說道“那就先緩一緩。”
讓人鋪開一份巨大的遼東、漠北、漠北的堪輿圖,李善長起身走到地圖前,一邊伸手比劃,一邊望著常遇春和李明臣說道“從洪武五年到去年入冬,鄂國公和克虜伯數次出兵。”
“結果卻是平一時,不能平一世。”
“雖然有大量的牧民已經選擇了南遷入關,但是這些空出來的草場,又很快被其他的部落所佔據。”
“說句難听點兒的,這些草原上的部族就像是野草。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哪怕是一次又一次的封狼居胥,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削弱他們,卻不能徹底解決草原的問題。”
“但是,這次有了徹底解決草原問題的機會。”
李善長捋著胡須笑了笑,又繼續說道“殿下和駙馬爺要封狼居胥,胡布政要開發遼東,朝廷要往遼東遷移百姓。”
“也就是說,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先開發遼東哪里並不重要。”
“如果將原本的修路、墾荒,改為修路、築城、墾荒呢?”
李善長伸手在地圖上比劃著“每十日路程就建一座城池,規模不需要大,只要能住人,能屯兵,能屯糧就行。”
“有磚窯,有水泥窯,築城修路的時間應該能縮短一些。”
“從開春到入秋,不說從遼陽一路修到狼居胥,起碼也能修到黃龍府甚至更遠。”
“如果遷移過來的百姓數量足夠多,搞不好都能一直修到狼居胥。”
“如果真能把城池修到狼居胥……”
李善長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整個漠北都會處于大明的包圍之中。”
“到時,胡元要麼繼續北遷,深入不毛,要麼就只能西遷,走他們老祖宗的老路。”
“大明再不會有什麼草原之患。”
楊少峰傻傻地看著李善長。
這對嗎?
這不對啊。
這他喵的是永樂年間才搞出來的玩法,你李善長提前幾十年開就玩兒上了?
朱標也來了精神。
封狼居胥?
不好玩。
還是用城池把胡元徹底絞死更有意思。
胡惟庸看了看李善長,又看了看朱標和楊少峰。
拿著遼東的人手去築城,讓他倆想什麼時候封狼居胥就什麼時候封?
好像,只有老夫受到了傷害?
李善長捋著胡須笑了笑,“另外,每十日築一城,其實也未必需要佔用多少遷來遼東的百姓,甚至能反過來促進遼東的發展。”
胡惟庸頓時來了精神。
李善長又繼續說道“克虜伯之前在草原上,可謂是闖出了赫赫凶名。”
李明臣臉色微紅。
“利用克虜伯闖出來的名聲,應該可以招降一部分小部落,讓那些小部落的牧民來為大明築城。”
“為大明築城的小部族多了,大的部落便難以為繼,基本上也只剩下為大明築城這一條路可走。”
“城池甚至可以建得大一些,讓那些牧民也都住進來。”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斗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