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差點兒被楊少峰給氣笑。
每個州縣二三十萬人?
真是癩蛤蟆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氣!
就說現在的大明吧。
表面上來看是有七千多萬人,平均到每個州縣也差不多有七萬人。
問題是這種算法只能存在于紙面上。
現實就是有的州縣可能有十萬人,有的州縣可能連一萬人都不到。
別人不清楚這一點,難道你楊癲瘋還不清楚?
是不是忘了你當初在寧陽做知縣的時候,整個寧陽縣才兩千來人的事兒了?
所以,人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問題在于根本就沒人!
李善長直接黑著臉說道“這樣兒吧,駙馬爺要是有什麼辦法,能讓咱們大明的丁口數量快速增長到兩萬萬人,老夫就去找上位,替你要冠軍侯的爵位,如何?”
楊少峰眼前一亮,問道“當真?”
李善長剛想答應,朱標卻趕忙叫道“不當真!別的事兒都好說,就是冠軍侯這個事兒不行!”
萬一他真有辦法呢?
萬一真被他想出來辦法,讓大明的丁口數量快速增長,這冠軍侯的爵位到底是給還是不給?
且不說他現在已經是瀛國公。
就是歷代冠軍侯的結局,也注定沒人敢把冠軍侯給他。
大明冒不起這個險,也承擔不起這個損失。
楊少峰滿是遺憾的咂吧咂吧嘴,卻還是哼了一聲,說道“要丁口數量快,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百姓多生孩子。”
李善長和朱標對視一眼,直接嘲諷道“就算百姓願意生,一年也就能生一個出來,難道駙馬爺還有別的辦法,能讓百姓一胎生仨?”
楊少峰微微一怔。
什麼叫做讓百姓一胎生仨?
你以為本官有那種瞪誰誰懷孕,而且還能一胎仨寶的技能?
楊少峰嘖了一聲,陰陽怪氣的說道“下官確實做不到讓百姓一胎生仨,但是卻有辦法讓百姓一年生仨。”
嗯?
一年生仨?
不用懷胎十月?
這是他娘的什麼神仙手段?
瞧著李善長和朱標外加胡惟庸都是一臉懵逼的模樣,楊少峰當即便得意洋洋的說道“一個青壯,娶一個妻子,一年當然只能生一個。”
“可要是再納上兩個妾呢?”
“一妻兩妾,一年生仨,不難吧?”
“要是再多幾個妾,豈不是能生得更多?”
隨著楊少峰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和朱標還有胡惟庸三個人頓時有一種目瞪狗呆的感覺。
理論上來說,好像是這麼回事?
大明現有丁口數量七千萬,按照一半男丁一半女子來算,差不多就是三千五百萬左右。
假設其中有兩成男丁正處于婚育年齡,也差不多有七百萬。
七百萬男丁,每人一妻兩妾,一年生仨,明年就能變成兩千一百萬。
就按照兩千萬來算。
只要堅持個年,大明的丁口數量就能輕松突破一萬萬。
這個速度可比慢慢增長快得多。
李善長暗自琢磨一番,忽然皺著眉頭說道“不對,老夫差點兒又被你給帶溝里去。”
略微頓了頓,李善長便又繼續說道“假設咱們大明現在正處于婚育年齡的男丁有七百萬,每人一妻兩妾。”
“也就是說,需要足足兩千一百萬的適齡女子才行。”
“問題是適齡的男丁有七百萬,差不多也就意味著適齡的女子在七百萬左右,或許多一百萬,或許少一百萬,但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女子比男丁多一千四百萬這麼邪門的事情。”
“而且你還忽略了一件事情。”
楊少峰一臉懵逼的望向李善長。
李善長卻是捋著胡須輕笑一聲,滿臉嘲諷的說道“駙馬爺大概是沒听說過不舉這個詞吧?”
嗯?
軟而不舉,舉而不堅,堅而不久?
這他喵是去幼兒園的車嗎!
楊少峰暗自吐槽,李善長卻又繼續說道“歷朝歷代,除了唐明皇那段時期,平常你看哪個朝代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
“尋常百姓也好,鄉賢士紳也罷,又或者是什麼達官貴人,往往都不乏溺斃女嬰的例子。”
“故而才有凡不舉者不得科舉為官的規矩。”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楊少峰才明白過來,所謂的不舉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跟堅不堅的沒關系,跟久不久的更沒牽扯。
所謂的不舉,指的是婦人產下女嬰之後,往往會溺斃女嬰。
這種情況尤以民間的窮苦百姓居多。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因為生產力低下給鬧的——生男丁的話,別管能不能讀書科舉,能不能當得上官老爺,最起碼代表著家里多了一個壯勞力。
可要是生女兒的話,不光意味著要多養活一口人,更意味著要替女子準備好嫁妝。
敲個黑板。
彩禮這個玩意兒跟聘禮是兩回事。
聘禮是娶正妻用的,女方通常要回報數量更多的嫁妝。
比如說楊少峰,取兩個公主的聘禮也不過兩只大雁和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干漆等,而且這些東西還都是陳忠他們幫忙準備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全加一塊兒也不足一千貫錢。
但是老登回過來的嫁妝可就多了去了。
從日常的吃穿用度,再到楠木垂花柱式千工拔步床乃至于棺材,所有嫁妝首尾相連,足足有十里地,這就是所謂的十里紅妝,說是價值連城也不為過。
就這,還沒算兩座單獨的駙馬府,以及老登單獨再賞賜給楊少峰的那些專屬于駙馬的東西。
民間婚嫁當然不可能按照這個規格來操辦。
但是,民間婚嫁也往往是嫁妝多于聘禮。
像大宋的時候,別說民間百姓會因為嫁妝而發愁,就連皇帝也一樣會發愁。
至于說男方多給聘禮,女方不回嫁妝?
別搞笑了,那他喵的就不叫娶妻!
納妾?
納妾是屬于買賣,妾的地位比家里的大牲口也強不到哪兒去!
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寵妾滅妻是重罪的說法。
順帶著還得敲個黑板。
古代納妾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納的。
能不能納得起妾,只是納妾的一個潛在標準。
真正的硬性規定是“年四十無子者,听納一妾”。
明白了麼。
尋常百姓,四十歲還沒有生出兒子的,才允許納一個妾室。
要是再生不出來,通常情況下就只能說明是命中注定無子,官府也不會允許你再納第二房小妾。
哪怕是特殊情況,比如說在當地還多少有點兒地位,也需要宗族里的族老們證言才能再納第二房小妾。
而且,納妝還對經濟實力有硬性規定,必須得有五分田地才能納一個妾,以確保能夠供養妾室及子女。
即便是皇帝,也只能擁有一位皇後,三位夫人,九位嬪妃,二十七位世婦,以及八十一位御妻。
其中皇後為正式配偶,其余皆屬妾室。
綜合計算,皇帝可擁有一位正妻和一百二十位妾室。
到了宗室這一層面,如世子、郡王,二十五歲無子可納二妾,三十歲仍無子可增至四妾;將軍、中尉等則依年齡遞增名額
(出自《明會典•禮部》)
至于官老爺們……官老爺們另算。
畢竟規矩是規矩,現實是現實。
不讓官老爺們納妾,官老爺們就養書僮嘛。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奮斗在洪武元年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