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之所以懵逼,是因為從來就沒听說過什麼大名鼎鼎的藕絲步雲履。
而楊少峰之所以黑著一張臭臉,則是因為藕絲步雲履這玩意兒在寧陽縣可謂是鼎鼎大名。
眾所周知,明朝時期還沒有電風扇和空調等制冷降溫設備。
而在寧陽縣做知縣大老爺的那兩年,楊少峰也享受不到冰塊降溫、侍女扇風等納涼手段。
無可奈何之下,楊少峰也只能拎著個小馬扎,跑到街上去吹著晚風納涼。
同樣是眾所周知,其他民族的老百姓聚在一塊兒是又唱又跳,而漢家子們聚在一塊兒往往就是吹牛皮侃大山,從盤古開天闢地一直到三皇五帝、秦漢唐宋,上可聊神仙法術,下可講才子佳人,文能詩經風雅頌,黃能蘭陵笑笑生。
楊少峰身為知縣大老爺,又佔了個穿越者的身份,難免就跟人胡扯了幾句藕絲步雲履和黃金鎖子甲、鳳翅紫金冠、如意金箍棒之類的閑篇。
然後,寧陽縣的那些蠢蛋們就記在了心里。
黃金鎖子甲、鳳翅紫金冠、如意金箍棒這些玩意兒不好弄,因為就算整個寧陽縣的響馬們集體出動,也搶不回來足夠的黃金。
但是藕絲步雲履這玩意兒可以整啊。
不就是藕絲嘛,咱們寧陽縣別的不多,就是種了藕的池塘多,實在不行的話,旁邊像汶上縣、曲阜縣的那些村子,他們不也種了挺多的藕?
不能搶,咱們還不能花錢買?
于是乎,某些大聰明一拍腦門子,就開始偷偷摸摸的收集藕絲,然後拿著藕絲紡線、織布。
再然後,當以劉三十二等社長、閭長為首的大聰明們把藕絲步雲履送到楊少峰的面前時,楊少峰整個人都懵了。
藕絲,那破玩意兒稍不注意就會斷掉,一斤藕抽出來的絲,都未必能捻出一尺長的細線。
這些蠢蛋硬生生的把藕絲紡成線,又織成布,這得是禍害了多少藕,又得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還有,這些蠢蛋不聲不響的憋了三年,足足三年的時候都沒露出一點兒風聲,這正常嗎?
合著整個寧陽縣都知道,就本官這個大老爺被蒙在鼓里?
關鍵是這些混蛋還振振有詞,說什麼“大老爺早晚都得高升,戲文里說清官留靴,貪官留帽,所以,大老爺升官的時候得把靴子留下,到時候就穿著咱們寧陽縣的這雙藕絲步雲履去做官,也好步步高升。”
再再然後,就是楊大知縣身上掛的官職越來越多,而寧陽知縣這個官職也一直沒丟,甚至連瀛國公府都被建在了寧陽縣。
楊少峰忍不住就黑著臉罵道︰“一群蠢蛋,淨弄些花里胡哨的東西來糊弄本官。”
朱標滿臉艷羨的說道︰“要是有人給小弟弄這麼一雙靴子,小弟得恨不能天天穿在腳上,睡覺都不脫。”
這是一雙靴子的事兒嗎?
不是!
真想要一雙藕絲步雲履,以朱標當朝太子的身份,其實並不難。
朱標羨慕的是這雙靴子背後的那份人心!
就說跟在自己身邊的那個親衛百戶,如果有一天,真踫到什麼危險,朱標毫不懷疑這一百多個親衛能替自己赴死。
但是,他們能替自己赴死的原因,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因為自己的太子身份,更多的還是因為自己是他們大老爺的小舅子。
朱標忽然扭頭望向楊少峰,說道︰“姐夫,咱們啥時候再回寧陽縣一趟唄?”
楊少峰微微一怔,問道︰“回寧陽縣?”
朱標昂了一聲,說道︰“對啊,從寧陽縣來登州府的時間也不短了,小弟還挺想回寧陽縣看看的。”
李善長頓時也來了精神。
去寧陽縣好啊,去寧陽縣,正好能看看那個窮得掉 的小縣、破縣、窮縣。
順道還能看看蒸汽機的研發進度。
看看他寧陽縣的那些工坊,究竟缺人缺到了什麼程度。
楊少峰暗自斟酌一番,說道︰“回寧陽縣麼?也行,但是咱們得先帶著李相在登州府轉一轉,看一看。”
說到這兒,楊少峰又將目光投向李善長,笑道︰“李相有沒有興趣給藩使們訓訓話?”
李善長直接搖了搖頭,說道︰“榷場的事兒,老夫自問比不過駙馬爺更懂,所以就不胡亂摻和了。”
略微頓了頓,李善長又頗為好奇的問道︰“只是老夫有一件事想不太明白。”
“那個棒……高麗那邊據說以前有十萬匹戰馬,好歹也算得上控弦十萬。”
“怎麼這兩年反倒是沒什麼動靜了?”
楊少峰頗為得意的笑了起來,朱標更是搶先答道︰“這個孤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因為他們的戰馬全都被賣了?”
李善長微微一怔,問道︰“賣了?”
朱標昂一聲,說道︰“對,就是賣了,最貴的時候是十兩銀子一匹,最便宜的時候是八兩銀子一匹,全讓棒子們給賣了。”
李善長頓時更加懵逼,朱標則是慢慢解釋了起來。
“姐夫在剛剛開設榷場的時候,就定下了只收寶鈔的規矩。”
“但是那些棒子和猴子們的手里只有朝廷賞賜的一點兒寶鈔,根本買不了什麼東西。”
“所以,為了寶鈔,那些棒子和猴子真是什麼東西都敢賣。”
“棒子們賣戰馬,猴子們賣象牙和三季稻的種子。”
“後來更是連他們國內的百姓都被他們半賣半送的拉過來當了勞工,好替他們賺取寶鈔。”
“而登州榷場里的價格,李相你也看到了。”
“為了更多的寶鈔,棒子和猴子們甚至爭著賣,搶著賣。”
“有時候拉過來的戰馬太多,他們甚至會主動壓價。”
略微頓了頓,朱標又補充道︰“當然,還不止是這個原因,甚至這個都不是主要原因。”
李善長再次愣住,回過神來後望著朱標問道︰“這還不是主要原因?”
朱標嗯了一聲,說道︰“對,這個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各家藩國的官老爺們也需要寶鈔。”
“走正兒八經的渠道,戰馬賣得貴了還是賤了,都是他們各自藩國的國庫收入。”
“但是通過一些手段,把這些戰馬變成駑馬,多出來的那部分錢,就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收入。”
“尤其是那些王公貴族,很多人都想著把自家的子弟送來大明讀書,需要用到寶鈔的地方很多。”
“相比于藩國的國庫是否充盈,他們更關心自家子弟是否有足夠的寶鈔可供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