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775章 本官來淮安,就辦兩件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775章 本官來淮安,就辦兩件事

    “讓上位的膽子再大一些。”

    李善長意味深長的笑了笑,捋著胡須說道︰“去年的三百個恩科進士,還有三百個勛貴之後,這就是足足六百個可用的人手。”

    “三百個恩科進士可以替換出三百個知縣,三百個勛貴之後最起碼可以替換出三百個百戶。”

    “現在老夫終于理解了駙馬爺那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哪怕這里面有一半不成器的廢物,剩下的一半里面還有一半會走上貪官的道路,最起碼還能剩下七十五個靠譜的。”

    “哪怕他們只是跟寧陽縣那些生員們差不多的水平,最起碼就有七十五個縣能快速推開五小工業。”

    “一旦讓這七十五個縣像寧陽縣一樣發展起來,起碼能帶動七十五個府的快速發展。”

    “咱們大明才多少個府?”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劉伯溫卻是直接嗤笑一聲道︰“難道不是七十五個天天喊著人手不足的縣?”

    楊癲瘋在寧陽縣的時候天天喊著人手不夠用。

    去了登州府還是天天喊著人手不夠用。

    後來他的那些個好學生當了知縣,一個個的還是天天喊著人手不夠用。

    劉伯溫陰陽怪氣的說道︰“寧陽縣現在有兩萬多的丁口,登州府除去十幾萬的勞工以外,光是這些年陸陸續續遷移過去的百姓就足有二十萬之巨。”

    “咱們就按照一個縣兩萬人來算,七十五個縣,最起碼就得一百五十萬人。”

    “敢問韓國公,你打算上哪兒給他們弄這一百五十萬人?”

    “再從江南遷移?”

    “還是從四川、山西遷移?”

    “你可別忘了,駙馬爺有個好學生在山西那邊做知縣,他那個縣里現在足有三萬多的丁口,照樣還是三天兩頭的寫奏本要人。”

    李善長瞥了劉伯溫一眼,捋著胡須說道︰“所以,老夫才說要勸一勸上位,讓上位的膽子再大一些。”

    劉伯溫微微一怔,李善長又繼續說道︰“咱們先不管他們到底需要多少人,就說一個事兒,那就是駙馬爺之前提過的丁口增長率問題。”

    “根據戶部統計出來的結果,咱們大明現在的丁口增長率是千分之四。”

    “去年有七千萬人,今年就會多出來二十八萬人。”

    “但是很明顯,這里面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戶部的統計並未包括諸多土司。”

    “第二個是丁口增長率並非一成不變。”

    “最起碼洪武三年的丁口增長率只有千分之三,要比現在的千分之四低的多。”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戶部沒辦法統計,甚至就連他楊……駙馬爺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李善長端起茶水抿了一口,說道︰“以前,一畝地的收成也就那樣兒,豐年的時候多一些,其他的時候少一些,其中最能影響收成的,一是干旱,一是水澇,一是蝗災。”

    “水澇和蝗災且不去說它們,就說這個干旱。”

    “有了壓水機,最起碼的收成是可以保住的。”

    “有了收成,老百姓心里不慌,自然就會多生孩子。”

    “更別說司農司那邊已經開始薅寧陽縣育種的羊毛,以後糧食的產量肯定會得以提升。”

    “這麼多的原因加一塊兒,就是丁口增長率提升到千分之八都不稀奇。”

    “到時候還會缺人麼?”

    “恐怕恰恰相反,到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土地不夠分配的情況,很可能會出現一批分不到土地,只能依靠進入工坊做工賺錢的百姓。”

    “如果單純的五年規劃甚至十年規劃,咱們可以不去管這些,可是百年規劃,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考慮到。”

    說到這兒,李善長又忍不住伸手抓了抓後腦勺。

    工坊缺人手。

    丁口多了缺土地。

    土地多了又需要增加衛所,各種工坊也會同步增加。

    然後又他娘的缺人手。

    反復循環上幾次之後,這天底下還有多余的土地嗎?

    如果沒有了足夠的土地,那是不是就要想辦法讓百姓少生孩子?

    總感覺頭皮有點兒癢。

    好像又被人給坑了。

    他娘的,這個破丞相……不對,是這個破首輔,老夫可真是干的夠夠兒的。

    御史台那些廢物一天天的光盯著楊癲瘋,卻對老夫這個當朝首輔視而不見,也真是夠廢物的。

    李善長很是不滿的瞥了劉伯溫一眼,忽然冷哼一聲道︰“青田兄,你們御史台不能光盯著人家駙馬爺,咱們大明朝堂上這麼多的官兒呢。”

    ……

    現任的淮安知府叫徐敬玉。

    而徐知府在洪武五年年底到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整個府的政務全部扔給了淮安府同知,自己則是帶著一個小廝,一個書吏,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將整個淮安府治下的兩州九縣都走了一遍。

    然後,徐知府就把手底下兩州九縣的知州、知縣老爺們喊到了一塊兒。

    “本官來淮安,就辦兩件事。”

    “第一件事兒是壓水機,洪武六年秋收之前,整個淮安府家家戶戶都得裝上壓水機,每個村子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農田里,也得各有一座大型的灌溉用壓水機。”

    “第二件事兒是水利。本官在淮安府的任期內,要修整好淮河跟大運河,修整好咱們淮安府的三個湖。”

    “這兩件事情辦妥當,老百姓得利,你們得功,本官也跟著沾光。”

    “誰要是在這兩件事上給本官拖後腿,那就是跟本官的官帽子過不去。”

    “後果你們自己想。”

    先是給在場的淮安府同知、兩州知州外加九縣知縣等一眾官老爺們來了個下馬威,徐敬玉又端起茶盞,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鹽城,今年的主要任務就是清理海灘,鋪設鹽場,組織沿海百姓打漁,曬鹽。”

    “淮安,今年的主要任務比較重,一是組織百姓墾荒,多墾一些適合種植山藥和蒲菜的地出來,二是把白馬湖好好收拾收拾,組織百姓多養一些蝦蟹。”

    “還有盱眙,你們那里的桃子不錯,多組織百姓種桃,你們這些官老爺不懂的話,讓老百姓自己想辦法培育更大更甜的品種。”

    “……”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775章 本官來淮安,就辦兩件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775章 本官來淮安,就辦兩件事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