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抬頭打量著李善長家里的屋頂。
李善長、劉伯溫和一眾尚書、寺卿、院正、監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然一起大笑起來。
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劉伯溫直接捋著胡須說道︰“不管是不是欺負老實人,總歸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嘛。”
最終工部尚書薛祥看不過眼,站出來說了句公道話︰“咱們別管駙馬爺到底是不是個老實人,也別管這些事兒都是誰干的,反正死的是矮矬子,受益的是大明,你們御史台總盯著駙馬爺彈劾,未免有點兒太欺負人了。”
吏部尚書李信眼珠子一轉,說道︰“老薛這話在理兒,你們御史台總盯著駙馬爺彈劾,咋還好意思要寧陽縣出來的生員?”
“莫非你劉青田還打算讓寧陽縣的生員去彈劾駙馬爺?”
“嘖,做人不能太劉青田啊。”
薛祥和李信兩人一唱一和,劉伯溫頓時就急了︰“干什麼?干什麼?顯著你們兩個了?我告訴你們,想搶人也不是這麼搶的!”
懟了薛祥和李信兩句,劉伯溫又將目光投向朱標︰“殿下,自從空印案之後,官老爺們貪腐的手段就越發隱蔽,御史台糾察百官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正是需要引入寧陽縣生員的時候。”
緊接著,劉伯溫又將目光投向楊少峰︰“至于駙馬爺剛剛說的那些彈劾奏本,雖然是御史台上的沒錯,但那也只是謹守風聞奏事之責,可不是御史台有意針對駙馬爺。”
楊少峰直接冷笑一聲道︰“有意也好,無意也罷,反正你們御史台沒替本官澄清謠言,就是你們失職。”
劉伯溫差點兒被氣瘋︰“什麼叫做御史台的失職?替你澄清罪這事兒明明是禮部所轄報社的事兒,怎麼能賴到御史台身上?”
禮部尚書錢用壬當即就瞪大了眼楮。
禮部所轄報社?
那玩意兒雖然掛靠在禮部,但是真正管著報社的卻是東宮。
合著你劉伯溫不敢得罪太子殿下,所以就把髒水往老夫身上潑?
再扭頭一看朱標,卻見朱標正抬頭打量著韓國公府的屋頂,似乎在研究屋頂的木質結構?
好家伙,你們一個兩個的都不當人,最後卻要推老夫出來背黑鍋?
那不行,要死就一起死!
錢用壬冷哼一聲,捋著胡須說道︰“要說到駙馬爺在江南士林之間的一些罵名,老夫倒也听說過一些。”
“更有甚者,還有傳言說太子殿下和駙馬爺沆瀣一氣,由駙馬爺在寧陽縣拖住上位,太子殿下則在京城大權獨攬,生殺予奪。”
隨著錢用壬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劉伯溫等人頓時齊齊翻了個白眼。
造謠了,又等于沒造謠。
畢竟朱皇帝賴在寧陽縣大半年是事實,朱標大權獨攬也是事實。
至于說想要依靠這個謠言來離間朱皇帝和朱標、楊癲瘋之間的關系,進而逼著朱皇帝殺了楊癲瘋?
別傻了。
與其想辦法讓朱皇帝殺了楊癲瘋,還不如想想怎麼樣才能朱皇帝把玉璽從朱標手里拿回去,又或者想想怎麼樣才能讓朱皇帝把能夠調兵殺官的王命旗牌和尚方寶劍從楊癲瘋手里拿回去。
只是在翻完白眼之後,劉伯溫卻心中一動,捋著胡須說道︰“嗯,說到謠言,臣也听說過一則,說是駙馬爺乃鬼金羊降世,為的就是禍害大明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隨著劉伯溫的話音落下,朱標和李善長等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鬼金羊?
這個謠言倒是傳得像模像樣兒,而且還很是貼切。
楊少峰有些懵。
說本官跟朱標聯手架空老登?
這種謠言根本就無所𤦔謂。
說白了,像老登這種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皇帝,見識過的陰謀詭計數不勝數,他要是信任一個人,什麼樣兒的離間也沒有用,他要是想殺一個人,同樣也是什麼樣兒的證據也沒有用。
最關鍵的是,老登這個人縱然有千般毛病,萬般缺點,但是卻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不太像皇帝,反而更像是一個怕老婆、疼兒子的老農民。
有丈母娘護著,區區一個老登,他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兒。
所以,跟謠言比起來,楊少峰反而更加好奇鬼金羊降世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听著好像是角木蛟、亢金龍一類的星宿名字?
楊少峰直接望向劉伯溫,問道︰“敢問誠意侯,鬼金羊是啥?”
劉伯溫笑了笑,捋著胡須說道︰“駙馬爺,鬼金羊,屬金,為羊,南方第二宿,分野在雍。”
“有星官七,曰鬼,有四星,曰積尸,有一星,曰 ,有四星,曰天狗,有七星,曰外廚,有六星,曰天社,有六星,曰天記,有一星。”
“二十八星宿吉凶歌訣說︰鬼宿值日不非輕,一切所求事有驚,買賣求財都不利,家門災禍散零丁。”
“《觀象玩佔》說︰鬼中白色如粉絮者,謂之積尸氣。”
楊少峰頓時也怒了。
合著就是說本官不干什麼人事兒,專門就是禍害人?
劉伯溫再次嘆息一聲,說道︰“不過,《隋書•天文志》也說︰輿鬼五星,天目也,主視,明察奸謀。”
“東北星主積馬,東南星主積兵,西南星主積布帛,西北星主積金玉,隨變佔之。中為積尸,主死喪祠祀。”
“一曰 質,主誅斬。鬼星明大,谷成。不明,人散。動而光,上賦斂重,徭役多。星徙,人愁,政令急。鬼質欲其忽忽不明則安,明則兵起,大臣誅。”
嗯?
剛夸了一句明察奸謀,接著又是“主死喪祠祀”,“明則兵起,大臣誅”,合著還是說本官是個禍害,專門禍害大臣?
楊少峰越想越氣,忍不住就黑著臉問道︰“誠意侯是從哪兒听來的這些?”
劉伯溫捋著胡須笑了笑,說道︰“是御史台派往東南的巡察御史在一份小報上面看到的,上面各種似是而非的新聞一大堆,各種謠言也是層出不窮。”
楊少峰愣了愣,問道︰“小報?”
劉伯溫嗯了一聲,說道︰“駙馬爺之前不是提出來五小工業麼?”
“江南許多地方或是不適合搞小冶鐵工坊,或是不適合搞小煤礦,于是就有人搞出了紙坊。”
“紙多了,再加上有活字印刷,更有朝廷發行的報紙在前,于是又有了一些小報。”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