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登在學本官攤手擺爛的樣子!
這老登在模仿本官說人手不足的樣子!
關鍵是你個老登不感覺可笑嗎?
無論是缺少官吏還是缺少軍士,這些都是你個老登和黑芝麻湯圓、李善長、劉伯溫他們應該想辦法解決的問題。
本官區區一個駙馬都尉兼登州知府、兼寧陽知縣、兼鴻臚寺少卿、兼錦衣衛鎮撫使、兼錦衣衛登州千戶,哪兒來的本事解決這兩個問題?
楊少峰心中瘋狂吐槽,臉上卻是絲毫沒有顯露出異常。
“岳父大人說的是,眼下朝廷確實缺少官吏,也缺少軍士。”
“不過,小婿讀《韓非子•初見秦篇》,對其中一句話倒是頗為認同。”
“兵甲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n中椋 牧謚詈畈環 醞踔 懷傘4宋摶旃剩 淠背冀圓瘓Σ渲乙病! br />
“朝廷缺少官吏,此皆禮部、吏部之不盡其忠也。”
“缺少軍士,此皆兵部、大都督府未能盡其忠也。”
“小婿竊以為,非罰俸不可治也。”
“……”
面對楊少峰的胡謅八扯,朱皇帝只是冷哼一聲道︰“你也是咱的臣子。”
“登州雖有大學,卻不能足朝廷對官吏之所需。”
“寧陽縣有工匠,卻不能足蒸汽機制造之所需。”
“此,非汝未能盡其忠之故耶?”
陰陽怪氣的懟了楊少峰幾句,朱皇帝又再次冷哼一聲道︰“你也別跟咱扯那些沒有用的,再放任你繼續這麼折騰下去,只怕劉伯溫他們都能提前跑來寧陽掐死你。”
“還是那句話,在沒有徹底解決胡元之前,咱沒心思去管那麼多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朝廷也沒辦法分出來足夠的精力去管。”
“倭國那些矮矬子的事兒,你可以派人去給那些鄉紳老爺們傳話,但是咱絕對不會承認,朝廷更不可能承認。”
“至于說那些跑到海外胡作非為的,咱一時半會兒的不去管他們,你身為鴻臚寺少卿,就該把這個事兒給咱擔起來。”
“就像你說的那樣兒,謀盡須盡其忠。”
隨著朱皇帝的話音落下,楊少峰整個人都陷入了凌亂當中。
本官是誰?
本官在哪兒?
本官在干什麼?
好不容易拿著《韓非子•初見秦》顯擺顯擺,結果被老登反過來給拿捏了?
不是,他一個要飯的放牛娃,閑的沒事兒研究什麼韓非子啊!
楊少峰輕輕哼了一聲,心里瘋狂吐槽的同時,又伸手拿起了桌上的另外一份奏本。
“請置蓋州、復州、金州。”
這個倒是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遼東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落入大明手中,像蓋州、復州、金州這三個地方又在遼東的最南邊兒,陸路可通棒子,海上可通登州,設置三個州來管轄倒也正常。
“倭夷寇福州之寧德縣。”
“濟南府歷城等縣遭遇蝗災。”
“南安府大庾、上猶、南康三縣大疫。”
“京師風雨地震。”
“開封大水。”
“徐州蝗災。”
“大同蝗災。”
“鳳翔、平涼府累月大雨,冰雹傷豆麥。”
“海門縣水災。”
“……”
一連看完好幾份奏本,楊少峰整個人都麻了。
除了倭寇襲擾寧德縣和南安府三縣大疫以外,剩下的竟然都是些干旱所引發的蝗災又或者是水災、雨災?
不是,這大明朝到底還他娘的能不能正常幾天啊,咋一天天的就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呢?
還有朱重八這個老登,放著諸多報災的奏本在後面,反而有心情跟本官扯海外的那些破事兒?
關鍵是他看上去還一點兒都不著急!
楊少峰越看越是心驚,干脆抬起頭來望著朱皇帝,試探著問道︰“岳父大人,這些……?”
朱皇帝哈的笑了一聲,說道︰“現在知道咱為啥那麼急著要壓水機和蒸汽機了?”
楊少峰嗯了一聲,朱皇帝卻微微嘆息一聲,說道︰“干旱,水災,乃至于大疫,這些都是沒辦法的事情,咱這個皇帝能做的,就是催著你這邊趕緊把壓水機弄出來以抗旱,天天盯著登州大學醫學院以期能夠治疫。”
“至于水災……”
朱皇帝微微搖頭,再次嘆息一聲,說道︰“工部已經想盡辦法去疏浚河道以治水,可是河道、溝渠、湖泊諸般事情哪是一天兩天就能治好?”
“更何況,工部大大小小的官員全加起來也就那麼點兒人,整個大明一百多府,一千余縣,縱然工部的官老爺們能舍出命來,落實到地方官府去疏浚河道、挖掘溝渠、湖泊時,又難免牽扯到徭役等諸般事宜。”
說到這兒,朱皇帝又是好氣又是無奈的說道︰“還有這個,你看看。”
朱皇帝從一摞奏本的最底下單獨抽出一份奏本,扔到楊少峰面前的桌子上。
“河南百姓要給咱進獻白兔。”
“你說,這他娘的算怎麼個事兒?”
“是河南的官老爺們胡來?還是老百姓自發的要給咱進獻白兔?”
“關鍵是這只白兔咱不能收啊,一旦收下,說不定明天就會有人進獻麒麟,後天就有人進獻鳳凰。”
“他娘的,一個個兒的都不把腦子用到正地方啊。”
朱皇帝越說越氣,正打算再吐槽幾句,夏煜卻匆匆忙忙的走了過來,向著朱皇帝和楊少峰拜道︰“上位,駙馬爺,福州千戶所急報。”
朱皇帝伸手從夏煜手中接過奏本,只是剛剛看了幾眼,臉色便徹底黑成了禍底一般。
楊少峰心中好奇,朱皇帝卻直接冷笑一聲,將沒有看完的奏本甩到了楊少峰身前的桌子上。
“好,好啊。”
朱皇帝咬牙切齒的說道︰“到底是咱的性子太過軟弱,以至于什麼東西都敢跑過來踩上兩腳!”
略微頓了頓,朱皇帝忽然冷哼一聲道︰“既然這些混賬王八蛋們想死,那就別活了!”
伸手指了指楊少峰,朱皇帝又繼續說道︰“你替咱擬詔,福建都司都指揮使及所涉衛、所之指揮使、千戶,盡斬,凡沿途之衛、所、寨之軍官,盡皆罷職,勒令其歸鄉。”
“命,羽林衛指揮使于顯、指揮同知袁義,領兵捕倭,所逮倭寇,盡數送往登州府。”
“令,俞通源調任登州府為水師大都督,挑選擅海戰之軍士操練成軍。”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