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許是被忽悠的次數太多以致于產生了抗體,如今的老登似乎不太好忽悠了。
楊少峰嘿嘿干笑兩聲,擺出一副滾刀肉的模樣,望著朱皇帝問道︰“岳父大人的意思是,這蒸汽機要搞?”
朱皇帝差點兒被氣瘋。
你他娘的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是吧?
你這副十分驕傲的滾刀肉模樣是他娘的怎麼回事啊混蛋!
“搞!”
朱皇帝惡狠狠的瞪了楊少峰一眼,咬牙切齒的說道︰“這東西不僅要搞,而且還要抓緊時間搞,往多了搞。”
“等搞出來了,你讓人往工部和匠營送幾個,看他們能不能琢磨出更多的用法。”
“至于你擔心的那些問題,咱回頭寫信給標兒和李善長還有劉伯溫他們,讓他們去想辦法解決。”
說到這兒,朱皇帝忽然氣呼呼的瞪了楊少峰一眼,冷哼一聲後轉身離去,一邊走一邊罵道︰“你個混賬東西!成天就知道給咱添堵!”
朱皇帝氣呼呼的走了,楊少峰卻頗為得意的笑了起來。
本官給你添堵不是很正常嗎?
要是哪天不給你添堵才不正常!
不過這話又說回來了,老登的心胸確實不一般,眼光也不一般,竟然能看到蒸汽機背後所能帶來的諸多好處。
僅憑這一點,就比麻子那一家強出千倍萬倍。
一想到麻子,楊少峰又忍不住嘖了一聲。
麻子牛批啊,能堂而皇之的說出“勿使為蒙、漢所學”這種屁話,最後還能被吹捧成千古一帝,這份本事還真不是什麼人都能有。
越想越是惡心,楊少峰干脆去找胡惟庸說話。
“听聞遼東有許多野人。”
楊少峰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不知胡參政打算如何處置?”
胡惟庸眼前一亮,隨後便撇了撇嘴,說道︰“駙馬爺休要胡說,遼東乃是良善之地,未來的魚米之鄉,何曾有過什麼野人?”
“頂多就是有些百姓願意來登州做工賺錢,到時候還得麻煩駙馬爺多多關照一二。”
“即便是有一些來路不明又或者是心懷不軌之輩,也難逃大明律法的制裁。”
听到胡惟庸這般說法,楊少峰頓時放下心來。
這就對了嘛。
遼東是良善之地,魚米之鄉,確實不可能有什麼野人。
這話說法是對人家老胡的不尊敬。
至于說有遼東百姓願意到登州府做工,這個事兒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畢竟登州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化大府城,里面可不僅僅只有遼東百姓來做工,同樣也有棒子和矮矬子乃至于安南的猴子們來做工。
到時候還是得加強管理才行。
萬一幾伙來路不同的勞工爆發了斗毆,莫名其妙的打死了某個叫孟特穆的呢?
這種情況必須得提前預防才是。
正當楊少峰胡亂琢磨時,胡惟庸卻疑神疑鬼的望著楊少峰問道︰“駙馬爺怎麼忽然想起來問遼東那邊的情況了?莫不是打算扣下一些勞工去登州?”
那可不行。
別的事兒都好商量。
但是想要扣押勞工是萬萬不可能的。
那可是關系到我胡某人九族老小的勞工,豈能讓你楊癲瘋扣下?
楊少峰直接擺了擺手,說道︰“胡參政誤會了,剛剛不過是想到棒子那邊總有些偷偷跑來大明做工的百姓,故而想著給胡參政提個醒,僅此而已。”
胡惟庸呵的笑了一聲,心道我信你個鬼,你個楊巔峰可壞的很!
要說你正琢磨著怎麼惡心人,那老夫是絲毫不會懷疑。
可要說你替老夫著想?
老夫寧肯相信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
胡惟庸一邊瘋狂腹誹,一邊笑眯眯的說道︰“多謝駙馬爺,等老夫到了遼東之後,必然會多多注意。”
……
就在胡惟庸和楊少峰兩人互相拉扯,商量著該怎麼從遼東往登州弄勞工的時候,朱皇帝已經回到了後院。
“氣死咱了!”
“這個狗東西,真是連裝都不裝了!”
朱皇帝罵罵咧咧的將蒸汽機的事情跟馬皇後說了一遍,隨後便氣呼呼的呸了一聲,說道︰“咱他娘的就納了個悶兒了,你說哪個皇帝傻啊,放著這麼好的蒸汽機不搞,反而還要藏著掖著?”
馬皇後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興許他就是故意給你添堵呢?”
“畢竟你斷了他冠軍侯的念想,給了個國公的爵位還空懸著封地。”
“他要是不想辦法給你添堵,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朱皇帝冷哼一聲道︰“他就是仗著咱脾氣好!這個混賬東西!”
“不過,這個什麼蒸汽機要是真能搞出來,那些婦人確實有可能會受影響,這個不得不防。”
馬皇後一邊做著手中的針線活,一邊笑著說道︰“受影響是難免的,畢竟人總是比不上機器,就像鐮刀啥時候也比不上收割機一樣。”
說到收割機,馬皇後又笑著問道︰“收割機這兩年也放出去不少了吧?”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是放出去不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戶部和中書……內閣那邊給的奏本來看,不說家家戶戶都有,起碼五六戶人家共用一個還是能做到的。”
“等再過上兩年時間,差不多就能家家戶戶都分到一個了。”
“不過……”
朱皇帝話鋒一轉,說道︰“最近咱們大明似乎很缺錢。”
“內閣那邊也好,還是工部也罷,最近上的奏本都是喊著要增加鐵礦和煤礦,順便還要增加冶鐵工坊。”
“他娘的,也不知道多少鐵才能夠他們禍禍的。”
馬皇後直接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多少鐵都不夠——前面收割機還沒徹底鋪開呢,這就多出來壓水機。”
“壓水機還沒開始推廣呢,眼看著又要多一個蒸汽機。”
“要是這麼搞下去,以後多少煤礦鐵礦都不夠他禍禍的。”
隨著馬皇後的話音落下,朱皇帝頓時陷入了沉默當中。
是啊。
真要是這麼搞下去,以後有多少鐵礦、煤礦都不夠用。
而且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不好解決。
人。
因為鐵礦也好,煤礦也罷,最後都需要人去開采、冶煉。
而大明現在的丁口數量才多少?
想到這兒,朱皇帝忽然嘆息一聲道︰“以前咱因為咱大明的百姓太多,需要的地多,需要的糧食多而犯愁。”
“現在可倒好,又要因為人手不夠用而犯愁。”
“這他娘的都是些什麼事兒啊!”
只是說著說著,朱皇帝的臉上又掛上了一抹笑意。
“不過也還好,等再過上十來年,等這一代人都長起來,咱就不再需要因為人手不夠用而犯愁了。”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