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老夫招惹他楊癲瘋了?
一想到寧陽縣出來的那些個生員,朱標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額頭。
“上梁不正下梁歪,古人誠不我欺。”
朱標從桌子上翻出幾份奏本,讓人遞給李善長和劉伯溫。
“韓國公和誠意伯不妨先瞧一瞧。”
“孤是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他一個山西知縣,他要的哪門子丁口?”
李善長滿臉懵逼的接過奏本,只是看了一眼就直接遞給了劉伯溫。
劉伯溫同樣也是一臉懵逼。
山西的知縣喊著人不夠用,這世上還有比這更鬼扯的事情麼?
要知道,整個山西四百多萬人,比河南、山東加起來還要多很多。
這兩年朝廷一直從山西往山東、河南等地遷移百姓,為的就是減輕山西的土地壓力。
現在可倒好,一個山西的知縣,竟然口口聲聲的喊著山西的百姓數據不夠用,請求朝廷想辦法往他那個縣里遷移百姓。
李善長的臉上硬擠出一絲笑容,向著朱標拱手拜道︰“殿下,臣覺得……好像臣等一直都搞錯了一件事。”
朱標微微一怔,不明所以的問道︰“韓國公的意思是?”
李善長伸手捋了捋胡須,說道︰“臣等原本只是覺得山東、河南等地人少,尤其是駙馬爺的奏本里說什麼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路有遺骨,野獸橫行。”
朱標點了點頭,“姐夫在奏本之中所言,與孤當初去山東時在路上所見所聞相比,雖有所夸大,卻也差不多。”
李善長微微搖頭,說道︰“錯就錯在這兒了。駙馬爺說山東人煙稀少,可是山東當時丁口數量有近兩百萬,而山西的丁口數量也不過是四百多萬。”
“看起來比山東多了一倍,甚至有民無立錐之地的說法。”
“但是,山西所謂的民無立錐之地,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百姓,又或者是有土地但是沒有分給百姓?”
這就是典型的拋開兼並談土地分配。
因為都說山西人多地少,所以從朱皇帝到朱標,再到李善長和劉伯溫,乃至于整個大明朝堂,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認為山西是百姓數量太多而導致許多百姓沒有土地。
李善長又繼續說道︰“盛唐時期,僅一座長安城就有百十萬的人口。”
“堂堂一個山西行省,還裝不下幾百萬人?”
“山西所謂的民無立錐之地,其實是建立在土地兼並嚴重的前提下。”
“隨著分田令和累進稅制的推行,再加上洪武三年開始又一直向外遷移百姓……”
李善長黑著臉道︰“所以,山西的丁口也確實不一定夠用。”
“尤其是寧陽縣出來的那些個生員,沒事兒就折騰這個工坊那個工坊,挖礦更是一個比一個積極。”
“除非那個縣沒有任何的優勢,既沒辦法搞工坊,也沒有任何的礦藏資源,甚至都不能養牛養豬養羊。”
“否則的話,就算給他們一個縣里分配一萬人也不夠用。”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
他們寧陽縣的知縣大老爺喜歡修路、搞工坊、挖礦,讓寧陽縣的老百姓過上了相對好一些的日子,這些寧陽縣出身的官員們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就有樣學樣,在自己治下的縣里瘋狂修路、搞工坊、挖礦。
所以,現在的問題根本不是山西的人口數量夠不夠用。
而是寧陽縣出來的那些官員手底下的百姓數量不夠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有了幾個寧陽縣出身的知縣帶著衙役去府衙搶人,搶人之後還彼此寫奏本彈劾對方。
同樣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了灤縣知縣周良玉跟棒子勾搭在一塊兒,大肆使用打黑工的棒子勞工。
“給他們。”
朱標只是略一琢磨,就下定了決心︰“暫停往其他州縣遷移百姓,先可著他們這二十幾個縣來。”
“或者直接告訴其他的州縣,想要朝廷往他們那里遷移百姓,就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寫奏本。”
“總比現在這樣想要的得靠搶,不想要的還硬塞要強。”
說到這兒,朱標又拿起另外一封書信。
“這是我爹寫回來的書信,里面有一封我姐夫的奏本。”
“是關于地方縣衙改制方面的。”
“順帶著也提到了朝堂改制。”
李善長和劉伯溫互相對視一眼。
兩人很想抓著朱標問一句,你丫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叫順帶?
要說他楊癲瘋故意折騰人,整個朝堂上都沒有任何人會懷疑 。
可要說他的奏本是針對地方縣衙改制,順帶著說幾句朝堂改制?
三歲小兒都不信!
李善長從內侍手中接過朱皇帝的書信和楊少峰的奏本,仔細看了一遍後又遞給了劉伯溫。
“青田兄,這次你們御史台可有的忙嘍。”
李善長頗為幸災樂禍的說道︰“從京師的御史台,到布政使司的御史衙門,再到各府、州縣的御史衙門,你們御史台的人手……”
劉伯溫的臉色當即就黑了下來。
老夫招惹他楊癲瘋了?
沒有啊。
老夫放著好好的御史台左都御史不當,非得去招惹他楊癲瘋,然後給自己找一肚子氣?
老夫又不傻!
所以,哪怕老夫沒招他也沒惹他,楊癲瘋還是把黑手伸向了御史台?
劉伯溫越想越氣,忍不住哼了一聲道︰“御史台改制不難,只要駙馬爺那邊能給臣弄來足夠的御史就行。”
李善長同樣黑著臉道︰“殿下,按照上位在書信里說的,還有駙馬爺整理好的奏本,只怕朝堂上也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制,就連地方上的布政使司、府、州縣等衙門也得跟著改制。
“尤其是布政使司和府。”
“這兩個衙門的結構跟朝堂不同,跟地方州縣也不同。”
“如果要進行改制,就得先從朝堂六部開始改,然後是布政使司和府,接下來才是州縣。”
“而一旦涉及到改制……”
李善長直接戴上痛苦面具,咬牙切齒的說道︰“朝堂和布政使司之間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混亂,府和州縣之間也同樣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混亂。”
“下級衙門不知道該找哪個上級衙門,上級衙門也不知道自己該管哪一攤子事情。”
“想要捋清楚這里面的東西,絕非一朝一夕可成。”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