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洪武元年

第254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煌貴冑 本章︰第254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朱標瘸了。

    不是物理意義上的瘸,而是認識方面被楊大知縣給忽悠瘸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楊大知縣也是夠損的,畢竟朱標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可是楊大知縣在給朱標灌輸了一大堆“百姓活得好就不會造反”的理念之後猶嫌不足,順道又給朱標灌了好幾噸的雞湯。

    從“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到“不會帶團隊你就只能干到死”,就連讀某者、意某林之林的玩意兒也被楊大知縣改頭換面後灌給了朱標。

    簡單來說就是楊大知縣把自己喝過的雞湯又讓朱標嘗了嘗咸淡。

    效果很明顯,成績很斐然。

    既沒有經歷過讀某者和意某林的荼毒,沒有經歷過短視頻的洗禮,也沒有經歷過職場九九六的毒打,目前還堪稱是一張白紙的大明常務副皇帝在連干了十幾碗雞湯之後立刻變得信心滿滿,立誓一定要帶領大明走向更加強盛的道路,一定要讓大明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分地。”

    “然後遷移百姓。”

    朱標慷慨激昂、信誓旦旦的對楊大知縣說道︰“等小弟回到京城了,第一時間就頒布鼓勵百姓開荒耕種的旨意,每丁限十五畝口糧田和兩畝菜田。”

    “至于超過十五畝土地的,就按照之前已經商定好的那個累進稅制來辦,只要老百姓敢種,小弟就敢讓他們種。”

    “要是那些讀書人和士紳真的不想要那麼多土地了,就由地方官府出面贖回。”

    “可惜姐夫你這里沒什麼讀書人和士紳,百姓家里的土地也不算太多,要不然應該先在寧陽縣試行過後再推開的。”

    “至于商稅這事兒,小弟剛剛也想明白了,像糧食這種涉及到百姓的生計的商品,稅率可以低一些,但是像胭脂水粉這一類不涉及到民生的,稅率就可以高一些。”

    “朝廷養著戶部的官員可不是讓他們尸位素餐的,小弟回去之後就讓他們拿出一個完整可靠的稅制出來,回頭先在寧陽縣試行,效果好的話再全面推開。”

    “另外,小弟還想取消農戶、匠戶和儒戶、商戶的區別,全都劃歸到農戶,只是戶籍這事兒牽扯太廣,回頭也先在寧陽縣試行一番看看。”

    “……”

    楊大知縣瞧著慷慨激昂的朱副皇帝,心里一時間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太蠢,還是眼前這個便宜小舅子太壞。

    可能這家伙從小就跟他爹給教壞了,所以跟他爹那個老登一樣不把官老爺們當人看?

    本官就想問問,什麼叫先在寧陽縣試行,效果好的話再全面推行?

    合著大明一千多個州縣,你們爺倆就踏馬的盯著寧陽縣一個地方,就踏馬可著本官一個六品芝麻官禍禍?

    這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讓楊大知縣很是不爽。

    不爽之下,楊大知縣就不想讓眼前這個慷慨激昂、唾沫橫飛的便宜小舅子好過。

    最起碼也要給他潑幾盆冷水,要不然這家伙一激動,回到京城之後真拿他爹的玉璽寫封詔書可就麻煩了。

    “殿下,治大國如烹小鮮啊。”

    楊大知縣笑著搖了搖頭,打斷了朱標繼續“先在寧陽縣試行”的思路。

    “微臣早早的就把“士人優待過甚”和“累進稅制”、“分類稅制”、“王田制”的奏本遞了上去,朝廷也早早的就已經傳出了風聲,天下士紳和讀書人也早早的就知道了消息,可能江南的百姓也都已經得到了消息。”

    笑著指了指文廟所在的方向,楊大知縣又繼續說道︰“像是吳彥虎、陳墨、呂鵬他們,還有那二十六個童生,哪個不是知道了這些消息以後才決定出來讀書做官的?”

    “但是,陛下卻一直沒有明確的旨意下達,中書省也沒有真正明確的公文,殿下有沒有想過是為什麼?”

    朱標微微一愣,答道︰“因為涉及到的不僅僅只是地方上的士紳和讀書人,同時還涉及到了地方和朝堂上的官老爺們,涉及到了滿朝的勛貴。”

    “哪怕是有李善長和劉伯溫他們的全力支持,這種事情也不是說討論完就能直接落實的,必須要慎之又慎才行。”

    “尤其是“王田制”涉及到天下士紳、讀書人、商賈、百姓,其中有人受益,有人受損,偏偏利益受損之人又無法阻攔朝廷推行“公田制”,這時候他們自然就會盼著朝廷早早推行,因為只有急著推行,才有可能會忙中出錯,他們才有趁亂取利的機會。”

    說到這兒,朱標又忍不住嘆息一聲道︰“小弟其實也明白這些道理,只是看著姐夫能把寧陽縣治理得這般興旺,心里終究還是忍不住有些急迫。”

    楊大知縣哈的笑了一聲道︰“殿下想的岔了,不是微臣把寧陽縣治理得有多興旺,而是有很多因素疊加起來,讓寧陽縣看起來很是興旺。”

    “比如說,如果沒有陛下和殿下賞賜的那些牛馬、雞鴨,沒有徐相和常平章送來的那些牛馬,寧陽縣百姓就養不了豬也養不了雞鴨,指望寧陽縣自己的那個養殖場和養豬場,只怕要不知道多少年以後才能慢慢鋪開這一攤子。”

    “如果不是陛下和殿下賞賜的那些工具和農具,洪武元年的大旱就能讓全縣百姓顆粒無收,如果不是陛下、殿下和朝廷早早的調撥了賑濟糧食,說不定寧陽縣的百姓還要出去逃荒,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興旺與否。”

    “依微臣之見,陛下之所以要把寧陽縣單獨劃歸中書省直接管轄,應該是想讓寧陽縣先富起來,然後再以寧陽縣為基礎,帶動周邊的州縣也跟著富裕起來。”

    “所以,微臣最近也在想著,是不是要把養雞場里的雞崽子們向周邊的州縣販賣出去一批,是不是跟周邊的州縣商量商量,讓他們也學著培育溫室蔬菜。”

    “只是這些事情牽扯到寧陽縣和周邊的州縣,也牽扯到寧陽縣和周邊州縣的百姓,所以微臣也一直在琢磨,而不是立即去施行。”

    “殿下想要讓百姓都盡快過上好日子,想要讓百姓都富裕起來,這是天下萬民之福,只是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听到這里,朱標也忍不住點了點頭,“姐夫說的在理,小弟記下了。”

    喜歡奮斗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洪武元年》,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54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第254章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並對奮斗在洪武元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